自從抗戰題材的影視劇爆火,幾乎每年都會有幾部抗日劇竄出來,但品質基本都無法保證,甚至總會出現一部兩部“神劇”。
![]()
這些神劇不僅僅劇情夸張,而且完全不尊重歷史也不尊重先輩,今天就來說說抗日神劇當中的餐食到底有多離譜。
抗日神劇當中八路軍吃的有多好?為什么這樣與歷史相悖的影片能上映?
![]()
當凍土豆變成魚子醬
談論抗日“神劇”,不知道您的腦海里會不會浮現出那些突破常識的畫面,什么“手撕鬼子”、徒手接子彈、又或者是兩個8倍鏡疊加就是16倍鏡,但其實這些離譜的常識真的都不算什么,神劇之所以被稱為神劇,就是因為它每一個地方都不同尋常。
![]()
偶然發現有些神劇開始對戰士們的餐食展開了“進攻”,沒錯,這編劇不看劇本看上菜譜了,而當他們研究起菜譜的時候,桌上的伙食那叫一頂一的離譜,但我們可不能把這些當個樂子看,我更覺得這是在消遣我國那段悲痛的歷史。
![]()
真實的抗日戰爭是什么樣的?是物資極度匱乏、是戰士們吃了上頓愁下頓、是肚子里連點油水都沒有,饑餓在那個年代是常態,在那個年代,一個冰冷的凍土豆就能算是一頓不錯的餐食,能吃上白面饅頭,足以讓戰士們感到無比幸福。
![]()
哪怕是像《亮劍》里打了大勝仗的李云龍,上級給出的最高獎勵,也不過是半斤解饞的地瓜燒,這才是《亮劍》真正能深入人心的原因,他的火不僅僅存在于一聲聲的“開炮”,而是真的讓歷史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
就算是稍微富裕的時候,一個月也才能勉強開一次葷,這才是那個年代里最真實的寫照,然而在神劇塑造的世界里面,這些常識完全被顛覆,八路軍的餐桌上擺著的餐品堪比五星級酒店的自助餐。
![]()
一整只油光锃亮的烤全羊被端上宴席,旁邊擺著鮮美的梭子蟹,甚至還有大個的鮑魚和蝦仁,那場面仿佛他們不是在物資緊缺的敵后,而是在某個物資充裕的海鮮市場度假,更夸張的是還有戰士得意洋洋地宣稱首長獎勵了他一瓶珍貴的“魚子醬”。
![]()
這種劇情的出現已經不是簡單的“考量不精”了,而是將先輩們在絕境中的境地無底線的娛樂化,將流血犧牲的抗戰搞成了一場不愁吃喝的武裝郊游,這是對歷史的玷污,也是對先輩的玷污。
![]()
吃肉的都是二傻子
如果說憑空捏造奢侈菜肴是對歷史的無知,那么讓劇中角色對食物表現出的“嫌棄”則是赤裸裸的惡意,這已經不是缺乏常識的問題了,而是從根子上扭曲了革命先輩們的精神,都不知道編劇是喝了多少才能想出如此逆天的東西來。
![]()
炊事員辛辛苦苦送來白面燒餅,一位戰士竟抱怨“餅這么硬”,另一位更是夸張到啃了一口就直接吐掉,女兵們吃著當時極為難得的芝麻燒餅,臉上的表情不是珍惜而是“難以下咽”,她們的領導甚至稱以后這種難啃的餅就是“家常便飯”,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
最讓人無法理解的劇情莫過于這一段了,一名女戰士面對犒勞的驢肉火燒時,竟一臉不耐煩地說“又是驢肉火燒”,放在那個年代這就是山珍海味了,但她表現出來的完全就是不耐煩,接下來的劇情更是看的人血壓升高。
![]()
有的影視劇中刻畫的人物完全就是失去對一切的尊敬,面對一桌子的盛宴,一名戰士居然義正言辭地說著“吃肉的都是二傻子,我吃素”,這種以現代人養尊處優的心態去揣度革命年代的故事,簡直是對那段艱苦奮斗歷史的與背叛。
![]()
秋天的玉米地里,戰士不思戰斗,卻惦記著跟炊事員要西瓜解渴更是和上文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用荒誕的邏輯來演繹部分戰士的懈怠,在完全沒有事實根據的情況杜撰這些離譜的劇情,讓孩子們看到了還真的以為煞有其事,這樣的電視劇是如何過審的?
![]()
咖啡雪茄和高跟鞋
這些離譜的“美食”場景其實只是冰山一角,現在的影視劇要的就是“娛樂化”,要的就是出錢快,所有的劇情完全服務于“偶像化”,創作者們完全不是為了拍好一部戰爭劇而努力,而是鐵了心的就是想要搞流量。
![]()
于是在劇中我們看到,一位川軍師長招待八路軍團長開場白是“伙食不行”,結果端上來的卻是用潔白陶瓷盤子盛著、切片整齊的午餐肉,旁邊還配著刀叉,這位師長在炮火連天的指揮所里還能悠閑地喝著咖啡,當炮彈襲來,他的第一反應竟是護住咖啡杯。
![]()
受邀的團長也不甘示弱,面對西式餐點,他擺出一副講究生活品味的姿態,表示自己更喜歡大蔥卷餅配蘸料,這種“精致感”怎么瞅怎么讓人渾身不自在,餐桌上“瀟灑”戰場上更加瀟灑。
![]()
指揮官在槍林彈雨中如同開了外掛,毫發無傷,陣地即將失守時還能冷靜地掏出雪茄,八路軍的指揮部不再是簡陋的窯洞,而是奢華的獨棟別墅,前來支援的女醫療兵,穿著統一的肉色絲襪和锃亮的高跟白皮鞋。
![]()
戰爭的殘酷,英雄的犧牲,在這些劇里都被偶像劇的濾鏡磨得一干二凈,只剩下“酷”和“美”,就連女戰士向心上人表白的方式都是許諾“每天給你送砂鍋羊肉”,硬生生把生死情誼變成了過家家式的戀愛游戲。
![]()
從“一人對抗整個團”到“頓頓鮑魚烤全羊”,抗日神劇的創作底線一再被拉低,這些光怪陸離的劇情絕非簡單的涉及失誤,他們能夠安然無恙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完全就是從拍攝到審核都對我們歷史的輕視。
![]()
影視作品是大眾,尤其是很多兒童認知歷史的重要渠道,如今卻變得如此荒腔走板,甚至散發出變質的味道,其負面影響將難以估量,守住歷史的底線不僅是創作者應有的敬畏,也是對那段崢嶸歲月和無數革命先輩最基本的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