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宮高調宣布與澳大利亞的稀土合作是“大勝利”。
然而話音剛落,澳專家就潑來冷水:至少五年才能趕上中國,更戲劇性的是,特朗普在會上突然點名澳大使“我不喜歡你”,同盟團結的氣氛瞬間凝固。
一場本想展現力量的合作,為何接連出現意外?澳大利亞這步棋,真的是選對邊了嗎?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編輯:CY
特朗普宣布勝利卻被“打臉”
白宮的會議室里,特朗普意氣風發,他向世界宣布,美國與澳大利亞的85億美元稀土協議是一場“大勝利”,他甚至夸下海口,一年后美國的稀土將“多得用不完”。
這番豪言壯語,像一劑強心針,試圖緩解美國國內日益嚴重的“稀土焦慮癥”,畢竟,中國前腳剛加強出口管控,美國后腳就拉上伙伴搞聯合,這個時間點太過微妙,簡直就是一場針對性的政治表演。
然而,劇本似乎并沒有按特朗普的預想發展。澳方專家的“五年論”,像一盆冷水,直接澆在了特朗普的頭上,也讓全世界的觀眾看清了一個現實,錢不是萬能的,技術鴻溝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填平的。
![]()
更具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簽署協議的當天,特朗普突然在會議上“點名”澳大利亞駐美大使陸克文,直言不諱地說“我不喜歡你,可能永遠也不會喜歡”。
這句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瞬間打破了會場中“同盟團結”的虛假氛圍,也暴露了美澳之間并非毫無裂痕,這哪里是勝利慶典,分明是一場“宮斗劇”的現場直播。
![]()
這背后,是特朗普被“卡脖子”后的急不可耐,也是澳大利亞在戰略上“押寶”美國的同時,又在經濟上精打細算,生怕被美國當成“槍使”,他們在協議中推動設立“關鍵礦產價格底線”,甚至建立聯合審查機制,處處都在提防著這位“強大”的盟友。
這樣的聯盟,更像是兩個各有心思的合伙人,同床異夢,各懷鬼胎,這樣的聯盟能走多遠?恐怕連他們自己心里都沒底。
![]()
中國是全球唯一“稀土航母”
當美澳還在為資源聯合而沾沾自喜時,他們或許沒搞清楚,中國真正的優勢,早就不是地下埋著多少礦那么簡單了。
中國早已構建起一座全球唯一的“稀土航母”,它擁有完整的戰斗群,從資源到技術,再到規則,構成了一個別人無法逾越的系統。
先看資源倉,中國已探明的稀土儲量有4400萬噸,占全球近一半,其中珍貴的 中重稀土儲量更是占了全球的80%以上,這是雄厚的家底,也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
但這僅僅是開始,真正的火箭發動機,是那套全球唯一、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從原礦開采,到冶煉分離,再到材料加工,中國能搞定一切。
全球90%的稀土分離提純都在中國完成,這個數字背后,是無數工廠和工人的支撐,是龐大而復雜的工業體系在運轉,美國雖然自己也有礦,
但因為環保、成本等問題,早已將這些環節轉移出去,現在想重建,何其困難,再看制導系統,這才是最核心的戰斗力,那就是技術和專利。
![]()
從1950年到2019年,中國累計申請了近26000項稀土相關專利,數量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中國能將17種稀土元素提純到99.9999%,這種精度,是歐美國家望塵莫及的。
這背后,是以徐光憲院士為代表的幾代科學家,甘坐冷板凳,用“串級萃取理論”等智慧結晶,為中國筑起了深厚的技術壁壘,美澳即使挖出了礦石、拿去提純,拿去加工,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坎。
每一步都需要時間和巨額投資,這不是一紙協議就能解決的。美國F-35戰斗機,每一架就需要408公斤稀土材料。
![]()
全身超過80000個零部件都與中國出口的關鍵礦產有關,這架飛機簡直就是中國稀土的“移動廣告牌”,時刻提醒著世界,誰才是產業鏈上真正的“鏈主”。
美澳“資源爭奪”
更關鍵的是,中國已經不滿足于僅僅擁有產業鏈,我們開始著手制定游戲規則了,這,就是所謂的“升維打擊”,當棋手還在爭搶棋盤上的棋子時,我們已經開始重新設計棋盤的規則。
中國最新一輪的稀土出口管制,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用上了“域外效力條款”,這是個什么概念?簡單說,就算你是外國企業,只要你的產品用到了中國的稀土原料或者技術,就得受中國的管控。
![]()
這一招,直接將中國的管控能力,從國境之內延伸到了全球供應鏈的每一個角落。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卡脖子”,而是在塑造全球產業的“神經系統”。
美澳的協議,本質上是“資源爭奪戰”的老路子,是物理層面的連接,而中國的“域外效力”,是“規則制定戰”的新玩法,是化學層面的融合。
這完全是兩個維度的博弈,美國想在澳大利亞建鎵精煉廠,年產100噸,看似雄心勃勃,但只要這個工廠的技術、設備、甚至工程師培訓,有任何一環與中國有關,就可能被納入中國的管轄范圍。
![]()
![]()
這種“降維打擊”,讓對方的努力顯得有些徒勞,有人可能會說,美國可以聯合日本等技術強國,打造一個“美澳日三邊資源聯盟”,但問題在于,日本的稀土加工,在核心環節上依然嚴重依賴中國,
這個閉環,短期內根本無法形成,他們就像一群還在練習基本功的武者,而我們,已經開始撰寫武林秘籍了,澳大利亞的研究員說得很實在,就算把稀土產業定為國家項目,也至少需要五年才能形成可用的替代體系。
五年,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足以改變很多東西。
![]()
真正的王牌
那么,中國的底氣從何而來?不是憑空而來,也不是喊喊口號,而是源于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源于幾代人“甘坐冷板凳”的堅守,這背后,是一種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
想象一下,幾十年前,當徐光憲先生在實驗室里,為“串級萃取理論”的計算而徹夜不眠時,他想到的,或許只是一項技術攻關。但他可能沒有想到,他的這一個理論,會為中國未來幾十年的稀土產業,筑起一道旁人難以逾越的高墻。
![]()
這就是“積累”的力量,它不像簽署一份協議那樣立竿見影,卻如水滴石穿,最終會決定一場競賽的走向,中國的優勢,是時間的朋友,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耐心打磨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耐心培養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耐心構建自己的標準和專利池。
而對手,總想用“捷徑”來超越,總想用金錢來換時間,但核心技術,是錢買不來的,是等不來的,更是求不來的,越南等國家,手握資源,卻選擇與中國合作,因為他們看得很清楚,誰才是產業鏈上的真朋友,誰才能帶來真正的共同發展。
![]()
這種基于規則的吸引力,遠比基于威脅的強迫力,要來得更持久,也更強大,這場稀土博弈,說到底,比的不是誰挖的礦多,而是誰的產業鏈更完整,誰的技術更頂尖,誰的規則更先進,誰更有戰略定力。
從這個角度看,勝負早已有了分曉。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競爭,而是一個時代的必然選擇。
結語
真正的王牌,從來不是手里握著什么,而是你有沒有定義游戲規則的權力,當對手還在為了一張牌爭得面紅耳赤時,我們早已是那個發牌人,這場博弈,我們看到的不是輸贏,而是一個時代的選擇。
![]()
![]()
#烽火瞭望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