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聲雷,黃金市場炸穿了所有人的預期!就在不久前,國際金價還一路高歌猛進,直沖4380美元一盎司,多少人喊著“黃金牛市永無止境”,甚至有人加杠桿進場。結果呢?短短幾天時間,金價就來了個自由落體,單日最大波動直接干到300美元,創下十二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這波操作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可能有人會說,黃金漲漲跌跌不是很正常?這次的暴跌絕非普通的回調,而是市場發出的強烈求救信號!黃金作為公認的“避險之王”,只有遇到極端風險才會波動,像這種從歷史高位突然斷崖式下跌的情況,在歷史上屈指可數。那問題就來了,到底是什么神秘力量,能把黃金按在地上摩擦?其實答案很簡單,本質上就是兩個字:缺錢!專業點說,就是市場對流動性的饑渴已經到了臨界點,就像久旱的土地急需雨水一樣,現在的金融市場正瘋狂渴求資金,為了拿到現金,投資者連黃金這種壓艙石資產都得忍痛拋售。
那么問題又來了,全球市場又為什么會出現流動性短缺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美聯儲這只“無形的手”了,美聯儲現在在做一件什么事呢,叫做縮表。這個詞很多人聽不明白,說白了就是美聯儲在擰緊水龍頭,把市場上的錢收回來,為什么要收呢,以前前幾年放的水太多了。
![]()
2020年疫情爆發的時候,美聯儲為了救市,啟動了瘋狂印錢模式,短短兩年就把資產負債表從4.2萬億美元干到了9萬億美元,市場上的錢多得像發大水一樣,資產價格自然水漲船高,當時黃金也跟著沾了光。但印錢的代價就是通脹失控,隨后幾年,美國的通脹最高飆到了9%,于是又急急忙忙從2022年6月開始縮表,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量化緊縮,至今已經持續了兩年半。
本來縮表是為了抑制通脹,聽起來沒毛病,但問題就出在“用力太猛了”。最近市場上的幾個關鍵信號已經亮紅燈了:美聯儲的常備回購便利工具最近被連續大規模啟用,10月15日單日操作規模67.5億美元,16日更是沖到83.5億美元,創下自疫情以來的最大規模。這個回購工具可不是隨便用的,它相當于金融機構的“應急提款機”,只有當市場上資金緊張,金融機構互相借不到錢的時候,才會向美聯儲求助。更關鍵的是,美國銀行體系的準備金規模已經跌破了3萬億美元關口,這個數字被業內視為“緊張準備金”的分水嶺,現在越過了安全線,相當于市場的“資金蓄水池”快干了。
這一系列信號都說明,市場的流動性已經從“極度充裕”變成了“結構性緊張”,就像一個人從頓頓山珍海味突然變成了吃不飽飯,這種落差直接引發了恐慌。黃金作為流動性最好的資產之一,自然就成了投資者拋售換取現金的首選。當金融機構都缺現金的時候,手里的黃金再香也得變現,畢竟活下去才是王道。
![]()
除了流動性緊張,全球市場還藏著一個超級大雷,美國的個人信貸業務。個人信貸主要包括信用卡貸款、汽車貸款這些,根據美聯儲的報告,美國家庭總債務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17.8萬億美元,其中信用卡貸款就有1.14萬億美元,汽車貸款1.63萬億美元,光看規模已經很嚇人了,更恐怖的是,這些債務的質量正在急劇下降。
美國通脹一直居高不下,美聯儲為了抑制通脹又持續加息,導致貸款利率飆升。很多美國人一邊要面對上漲的生活成本,一邊要償還高額的貸款利息,日子早就捉襟見肘了。現在有50%的信用卡持有者每個月都背負著債務,其中60%的人負債時間超過一年,相當于陷入了“利息滾利息”的惡性循環。
其次,拖欠率持續上升。尤其是30歲到39歲這個群體,疫情期間,美國政府有各種補貼,大家還能勉強還款,可現在補貼沒了,收入沒跟上,債務問題就徹底暴露了。很多人還拿著這些高利率的消費貸去加杠桿炒黃金,前段時間黃金價格大漲,不少人鋌而走險,用信用卡、消費貸的錢進場投機,現在黃金暴跌,這些人不僅虧了本金,還得背負巨額債務,簡直是雪上加霜。
![]()
這個債務大雷要是真的爆了,對市場有什么影響呢?首先,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率會飆升,就像2008年次貸危機那樣,從個人債務危機蔓延到金融體系。到時候金融機構會變得非常謹慎,不敢放貸,市場上的流動性會更加緊張,企業融資困難,經濟增長會進一步放緩,甚至可能引發新一輪的金融危機。股市、債市這些風險資產都會遭到拋售,市場恐慌情緒會達到頂點。
一旦出現這個苗頭,美聯儲肯定會緊急救市,大概率會停止縮表,甚至重啟量化寬松,也就是重新打開水龍頭印錢。到時候市場上的錢又會多起來,通脹預期會再次升溫,美元信用會受到沖擊,而黃金作為抗通脹、避險的硬通貨,需求會大幅增加,價格很可能會迎來報復性反彈,甚至突破之前的歷史高位。
這一波黃金上漲,壓根不是因為買的人多了,核心因素還是在貨幣體系的歷史性更替,想當初布雷頓森蘭體系崩了的時候,黃金也是暴漲了一波,現在我們也在見證歷史,一方面,全球貨幣信用體系正在重構,去美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很多國家都在瘋狂增持黃金,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為黃金提供了長期支撐;其次,美國不光個人信貸問題大,政府債務也高得嚇人,財政可持續性面臨嚴峻挑戰,美元的信用根基正在動搖,這個時候買什么,還是黃金。這次黃金暴跌既是風險,也是一次重新認識市場的機會。當然了,邏輯和走勢還是兩回事,黃金能不能上漲,普通人不能隨便就去賭,市場永遠不缺機會,但缺的是理性和耐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