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綜藝《天聲一對》,真的被陸毅和鮑蕾狠狠喂了一大波狗糧。
不像有些夫妻上節目,還得靠節目組給設計點劇本橋段。
他倆的恩愛,根本不是演出來的。
就非常的自然流露,一秒鐘就能捕捉到對方的默契。
不是每次都很高調的撒糖,但那些不經意間的小細節,都能看出老夫老妻的真實和穩定。
![]()
一開始,節目組讓他們對視一會兒。
沒想到鮑蕾看著陸毅,看著看著眼淚就掉下來了。
沒有臺詞,沒有煽情,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哭了。
![]()
還有兩人坐沙發上看電視——
坐著坐著,鮑蕾就到陸毅身上去了。
不是在鏡頭前作秀,是真心覺得那樣更舒服。
![]()
陸毅在節目里還自曝,說鮑蕾不會做飯,三十年了連方便面都沒煮過。
鮑蕾也特別“實誠”,笑著說:
“他不想讓我進廚房,我就特別當真了三十年。”
![]()
這就是他們最真實的樣子:
一個心甘情愿地寵,一個理直氣壯地被寵。
這種藏在細節里的依賴與信任,比任何浪漫宣言都動人。
網友們也紛紛在說:
“陸毅鮑蕾是真的很甜。”
![]()
在陸毅和鮑蕾身上,我們看到了愛情最讓人安心的一面:
選擇一人,白首不離。
他身處浮華的娛樂圈,卻沒有半分浮躁,始終守著最初的那個人;
她為愛回歸家庭,那份被安穩愛著的幸福感,讓她眉眼間不見風霜,愈發溫柔。
林清玄曾說:
“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而他們,正是這句話的寫照——
用三十年的時光,把陪伴熬成了最深的浪漫。
不過,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從來都不是佳偶天成,而是后天不斷磨合的結果。
陸毅和鮑蕾,之所以能攜手到現在,是因為他們做對了這三件事。
儀式感,是藏在日常里的深情
村上春樹說:
“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讓本來單調乏味的生活,變得不一樣,它讓我們對所在意的事情,懷有敬畏心理。”
這一點,在陸毅和鮑蕾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還在大學熱戀時期,兩人就天天膩歪在一起。
有一次鮑蕾在外地接戲,趁著有三天假偷偷飛回上海。
陸毅特別感動,于是他騎了一輛二八自行車,冒著大雨趕到機場來接她。
兩人回到校園,又一直散步到凌晨兩點,就算被蚊子咬了上百個包,卻仍覺得浪漫至極。
![]()
還有一次,鮑蕾接到一個非常好的戲。
可因為要去三個月,她很是舍不得離開陸毅。
于是,她竟然直接把戲推了!
![]()
即使現相處快三十年了,但兩人依舊儀式感滿滿。
節目后采時,兩人坐在一張沙發上,仍自然地牽著手。
被工作人員要求分開坐遠些時,陸毅還忍不住調侃:
“說實話,我倆相戀30年,在一塊的時候,從來沒坐這么遠過。”
直到今天,陸毅仍親昵地喊鮑蕾“寶寶”,有時連女兒都會吃醋。
他們毫不避諱地現場示范,一聲“老公”,一聲“寶寶”,眼神都要拉絲了。

前面不是說鮑蕾連泡面都不會煮嘛。
因為在不管外面遇到什么好吃的,陸毅都會在家復刻做給她吃。
雖然味道可能并不能完全一樣,但這種小小的儀式感,就是讓鮑蕾感受到了愛。
![]()
正如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所說:
“愛不是盛大儀式,而是微小瞬間的永恒疊加。”
一支路邊順手買的花,一句“你今天穿得真好看”,甚至睡前互相捶捶背,都是他們婚姻里的“保鮮劑”。
別總覺得老夫老妻就不需要這些。
正是你肯花心思,我懂你心意,日子才不會過得像白開水。
彼此捧場,做彼此的頭號粉絲
有一句話說得好:
好的親密關系,都是夸出來的。
好的夫妻,就是懂得相互吹捧對方。
“你在別人眼里或許平平無奇,在我眼里卻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你的事業或許沒有別人成功,但你愛老婆愛孩子,是一個有擔當的男人。”
當我們帶上發現的眼睛,就能看到對方的優點,兩個人互相欣賞,就能相處得越來越合拍。
![]()
在這點上,鮑蕾和陸毅就做得很好。
在節目中,從沒看過他們互相指責對方,說對方不好。
相反,他們無時不刻的在贊美著對方。
節目中有一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
陸毅親手為鮑蕾制作俄羅斯套娃,臨摹她的模樣畫畫。
周圍人都調侃他畫得“有點嚇人”。
鮑蕾卻認真地端詳,然后指著畫說:
“我覺得你畫得挺好的。這個項鏈墜子畫得特別像,而且是有光感的,是立體的。”
她沒有敷衍地說“挺好的”,而是精準地點出具體優點——
這種看見,比泛泛的夸獎更顯真誠。

正如《看見情緒價值》中說的那樣:
“婚姻關系中,情緒價值抵萬金;接住對方的情緒,才能捧住彼此的心。”
人終究是一種感受的動物,理性更多的是為感受服務。
所以,積極地看見、正向地回應、熱烈地在乎,相處自然會越來越合拍。
好的夫妻,都懂得做彼此的“頭號粉絲”。
給生活加點鹽,讓日子有滋有味;
給婚姻加點糖,讓感情甘甜爽口。
最高級的恩愛,是懂得“快速和好”
有人說——
看一對夫妻能走多遠,關鍵不是看他們吵不吵架,而是看他們如何和好。
在節目中,陸毅和鮑蕾就上演了“教科書式”的和好。
節目中,兩人一起劃船卻因配合不當,在湖心不停打轉。
陸毅有些氣餒,帶著情緒連聲抱怨:“你別動了行嗎,啊?啊?”
鮑蕾回頭懟了一句:“啊屁呀,你劃呀!”
![]()
可能很多普通夫妻到了這個時候,不說一定會吵起來,但也可能會生起悶氣。
而陸毅和鮑蕾呢。
他們話音剛落,兩人自己先沒忍住,相視一笑。
剛剛升起的火藥味,瞬間煙消云散。
更難得的是后續。
下船后,他們很自然地坐在一起復盤。
陸毅說:“對不起我錯了,嗓門有點大。”
鮑蕾立刻接話:“我嗓門更大。”
![]()
一場可能引發冷戰的小摩擦,就在這輕輕柔柔的互相認錯中翻了篇。
正如《情緒親密》一書中所指出的:
“每一對夫妻都會爭吵,但幸福的夫妻懂得如何修復。”
陸毅和鮑蕾正是如此,他們從不執著于爭對錯、論輸贏。
遇到分歧,陸毅總是率先退讓,他曾坦言:
“在老婆面前,什么面子、尊嚴,啥都不是。”
![]()
世上沒有不吵架的夫妻,只有不懂和好的伴侶。
所有令人羨慕的“佳偶天成”,背后不是永不爭吵,而是每次爭吵后,都更確定離不開彼此。
回頭看陸毅和鮑蕾的愛情,沒有戲劇化的轟轟烈烈,卻有一種細水長流的動人。
他們用三十年告訴我們:
愛不是一瞬間的煙火,而是一輩子的微光。
是在柴米油鹽中依然保持儀式感,在平淡相處中依然不忘贊美,在偶爾磕碰中依然選擇快速和好。
婚姻最好的狀態,或許就像他們這樣——
年輕時的熾熱漸漸沉淀為溫暖的依賴,而我看向你時,眼里仍有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