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14:00,著名音樂人李偉菘發布微博提到,著名音樂人、弟弟李偲菘一個月前在北京突發腦出血,慶幸被同事及時發現并緊急送往醫院,經北京專業醫療團隊及時救治身體有了好轉。李偉菘在微博中萬分感謝“中國專業醫療團隊的及時救治”,更祝福所有人平安健康。
![]()
隨微博消息發出的多張圖片顯示,病床上的李偲菘頭發已剃光,且頭上粘著膠布,顯然已做了腦部手術。
![]()
![]()
![]()
![]()
23日下午,孫燕姿也留言關心李思菘病情,表示希望老師“好好休養,快快康復”。
![]()
李偲菘今年7月剛滿59歲,作為華語樂壇極具影響力的曲作者和音樂制作人,他在他長達40年的藝術生涯中創作了大量在華語樂壇留下印記的作品,比如張學友的《一千個傷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兒也謝了》,林憶蓮的《聽說愛情回來過》,梁詠琪的《膽小鬼》,孫燕姿的《天黑黑》《我要的幸福》《逆光》,蕭敬騰《王妃》,黃義達《那女孩對我說》等等。
![]()
當然,對華語樂壇而言,李偲菘、李偉菘兄弟最大的功績,可能是發掘孫燕姿并將其推向臺前。
2000年,孫燕姿憑借首張個人專輯《孫燕姿》出道,當即紅遍全亞洲,而李偲菘就是那張專輯的第一位制作人。
李偉菘的報平安微博中還提到,兩人將在11月底在北京舉行音樂會,不少網友及歌迷在其微博下留言:“請早點康復,期待音樂會上見!”
李偲菘1966年7月24日出生于新加坡,新加坡男歌手、音樂制作人、演員。
![]()
1984年,李偲菘在電視劇《霧鎖南洋》征集主題曲的比賽中進入了前十名,為人所注意。
1996年,李偲菘獲香港金曲獎最佳作曲獎。2000年,獲臺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2003年,獲新加坡電臺93.3FM金曲獎最佳作曲獎。2008年,簽約星光國際,正式開拓中國內地市場。2015年,參演了電影《梔子花開》。
![]()
專家緊急提醒,大降溫這類人別“硬抗”
冷冷冷,全國多地大降溫!有不少地方冷空氣零幀起手,實現從夏入冬直接切換。氣溫大幅波動也讓心腦血管面臨“考驗”。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劉健提醒,秋季降溫,心血管疾病患者別盲目“秋凍”。
氣溫下降,血管也會“熱脹冷縮”
劉健表示,秋天氣溫驟降,也是心血管病的高發季節。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1.血管“熱脹冷縮”
秋季晝夜溫差較大,寒冷會使血管收縮、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加大心臟負荷,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血栓形成,引發心肌梗死。
2.血液也“秋燥”
秋季干燥,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血液的粘稠度增大,流速減慢,更容易促進血栓形成。
3.盲目“貼秋膘”
已經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果盲目攝入高脂高熱量食物,可導致血脂、血糖升高,引發急性事件。
4.情緒“傷春悲秋”
到了秋冬季節,有些人會無精打采,感到悲傷或者情緒低落,困倦疲乏,這種心理狀態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冷了別硬抗,護住幾個關鍵部位
人們經常說“春捂秋凍”,但實際上也不是所有人都適用。
劉健強調,對于已經患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人群來說,“秋凍”也要講究科學,應該注意以下3點:
1.以自我感覺為度
溫度在20℃左右,可以適度進行“秋凍”,進入深秋,就不要嘗試了。“秋凍”以身上略感涼意為適宜,但不要感覺寒冷。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及時增減衣物。
2.關鍵部位不能凍
身體有些部位盡量不要受寒,包括頭部、頸部、腹部和腳部。
3.上薄下厚穿衣法
由于下肢離心臟較遠,比上肢和胸腹更容易受寒冷侵襲。可以適當增加下半身的衣物,特別是腰部和下肢的衣物,有助于保持體溫,預防感冒等疾病。
秋季“護心”要點
1.適度“秋凍”,注意保暖;
2.均衡飲食,以少鹽、少油、少糖為原則,同時注意飲食的多樣化;
3.進行適量運動,比如散步、打太極拳,如果室外氣溫較低,可以在室內做運動,比如舉啞鈴、拉彈力繩等;
4.調整心態,避免情緒激動;
5.適當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可采取少量多次原則,以免喝太多或太快增加心臟負擔;
6.定期監測指標,關注自己的血壓、脈搏、血糖等。
發生猝死該如何應對?
劉健表示,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慌、呼吸不暢、頭暈、大汗淋漓、不明原因的惡心、嘔吐等情況,又或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牙痛、左肩部疼痛等,很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前兆。
當患者出現持續胸痛,應采取以下措施:
1.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先讓患者就地休息、停止一切活動,全身放松;
2.如攜帶硝酸甘油,在沒有血壓過低、心率過慢或青光眼的情況下,可以舌下含服1粒,如未緩解,5分鐘后再試一次;
3.如果癥狀持續超過15分鐘,或者癥狀加重,可能發生了心肌梗死,需要馬上撥打120。
當患者出現暈厥,則應采取以下措施:
1.檢查患者的意識、脈搏和呼吸。如果患者沒有反應,而且沒有呼吸或僅有很淺、很費力的呼吸,應該盡快撥打急救電話120,大聲呼救并尋找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隨即進行心肺復蘇;
2.心肺復蘇(CPR)。這是心臟驟停現場急救中最關鍵的步驟。胸外按壓30次和人工呼吸2次交替進行,重復循環,直到患者恢復心跳、呼吸和脈搏波動,患者有反應或呻吟,或者直到專業醫護人員趕到;
3.如果現場有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應盡快使用。

來源 | 極目新聞、中國新聞網
編輯 |代紅燕
審核 | 孫軼英
校對丨胡普甜
簽發 | 李文峰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