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前國腳孫繼海在騰訊新聞《從何說話》節(jié)目中分享了自己做青訓的故事。這位曾經(jīng)在英超踢球的足球名將,如今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培養(yǎng)下一代小球員上。
他說自己99%的工作時間都花在了青訓基地,連國慶中秋假期都在陪孩子們訓練。
![]()
全免費青訓,花費驚人
孫繼海的青訓基地現(xiàn)在有84個孩子。這些孩子白天在學校正常上課,下午回到基地訓練。最重要的是,所有這些訓練、吃住、甚至出國比賽的費用,全部免費。
“去年我們投入肯定超過一千萬了。”孫繼海坦言。就連他自己接代言賺的2000多萬,也都全部投到了青訓事業(yè)中。
這些孩子來自全國各地,孫繼海的團隊會公平選拔,不管來自足球發(fā)達地區(qū)還是偏遠地區(qū),只要有潛力都有機會。
最看重的不是技術,而是專注力
孫繼海選材有個特別的標準:他最看重的不是孩子的踢球技術,而是專注力。
“個人技術可以練,但專注力是天生的。”他說。教練們會特意在嘈雜環(huán)境中觀察小球員,看他們無球跑動時的表現(xiàn)。
這個標準來自他對國足比賽的觀察。他發(fā)現(xiàn)中國球員在關鍵時刻容易分心,這是個大問題。
學習訓練兩不誤
和其他青訓不同,孫繼海特別重視文化課學習。孩子們每天正常上學,下午放學后才訓練。基地還專門請老師輔導作業(yè)。
“至少在小學階段,踢球是不耽誤學習的。”孫繼海說。他希望孩子們不用過早地在足球和學習之間做選擇。
曾為青訓放棄1600萬合同
做青訓是個長期投入,孫繼海心里很清楚。他甚至為此放棄了一份稅后1600萬的球員合同。
“8歲到18歲才能看出成果,哪個生意愿意等10年?”孫繼海笑著說,自己做青訓不是圖賺錢,而是真心想為中國足球做點事。
面對爭議,堅持初心
今年5月,有家長說孩子因傷退出時被要求賠18萬,這件事讓孫繼海的青訓項目受到質(zhì)疑。
孫繼海回應說:“說我圈錢,我圈誰的錢呢?這些孩子每年要花這么多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現(xiàn)在,孫繼海的青訓項目已經(jīng)走到第四年。他說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他親自選出來的,每個孩子的名字他都叫得出來。
十年后,這些孩子中也許有人能成為職業(yè)球員,也許有人會選擇上大學。但不管怎樣,孫繼海都在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