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野
![]()
晨光里小區的老人們,曾都愿意跟張桂蘭打招呼。這位 58 歲的女人總提著自家種的蔬菜,幫獨居老人換燈泡、查煤氣,直到 10 月 12 日,警方帶著搜查令走進她家,鄰居們才知道,小區半年內接連發生的五起 “意外死亡”,竟都與這個 “熱心人” 有關。
一、四起 “意外”:都是老人 “沒注意”?
![]()
最先出事的是 72 歲的王大爺。3 月 18 日清晨,他的女兒發現父親倒在衛生間,淋浴噴頭還滴著水,地面有一灘水漬 —— 法醫初步判定為 “洗澡時滑倒,突發心梗”。
沒人懷疑這是意外。王大爺有高血壓,小區老人都知道他洗澡愛關窗,“悶得慌也舍不得開排風,說費電”。
可接下來的三個月,意外接連發生:4 月 25 日,68 歲的李阿姨在廚房做飯時暈倒,燃氣灶上的粥溢了一地,經檢測是 “煤氣輕微泄漏,一氧化碳中毒”;5 月 19 日,獨居的趙爺爺被發現倒在客廳,手邊放著半瓶過期的降壓藥,判定為 “誤服過期藥品導致肝損傷”;6 月 30 日,81 歲的周奶奶在家中觸電,插線板燒得發黑,結論是 “老舊線路短路,意外觸電”。
“都是老人常見的疏忽,誰能想到不對勁?” 小區物業經理劉軍回憶,前四起事故后,他們還特意排查過電路和燃氣管道,“沒發現任何問題,只提醒大家多關照獨居老人”。
二、第五起死亡:一枚指紋打破 “巧合”
![]()
三、“熱心” 的偽裝:她總在 “意外” 前上門
![]()
“每次出事前,張桂蘭都去過老人家里。” 民警調取小區監控發現,王大爺出事前一天,張桂蘭以 “送青菜” 為由進門;李阿姨家的燃氣灶,是她 “幫忙檢查” 過的;趙爺爺的過期藥,是她 “整理藥箱” 時拿出來的;周奶奶家的插線板,是她 “看線太亂,幫著理了理”。
“她太會裝了。” 孫爺爺的兒子孫明紅著眼眶說,父親行動不便,張桂蘭總來 “幫忙”,出事前一天還幫父親換過電熱毯的插頭,“我們當時還挺感激,現在想起來,渾身發冷”。
10 月 12 日,警方在張桂蘭家中搜出了改錐、電線、過期藥品等物品,還有一本筆記本,上面記著五位老人的作息時間,以及 “插線板擰松螺絲”“燃氣灶調小風門” 等字樣。
四、動機:鄰里矛盾藏了五年
面對證據,張桂蘭終于認罪。她交代,五年前,她因樓道堆放雜物與王大爺發生爭執,后來又因噪音、停車等問題與其他四位老人產生矛盾,“他們總覺得自己年紀大,處處占理,我心里越想越氣”。
她發現老人們大多獨居、行動不便,且安全意識薄弱,便想到用 “意外” 的方式報復。“我假裝熱心,他們不會防備我。” 張桂蘭說,她專門查過家電使用安全知識,知道怎么修改插線板、燃氣灶能造成 “意外”,“以為這樣永遠不會被發現”。
目前,張桂蘭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晨光里小區的居民們至今心有余悸,“以前覺得意外離得遠,現在才知道,危險可能藏在‘熱心’的笑臉后面”。
警方也提醒,居民尤其是獨居老人,面對陌生人或鄰居的過度 “幫助” 要留個心眼,家中電路、燃氣設備出現問題,應聯系專業人員維修,避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