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長期潛伏在毛主席身邊的國民黨“諜王”,卻因對特務下手太狠被“自己人”怒斥是“共產黨臥底”
膽大心細的沈之岳,在國共特工史上留下了無數謎團,其真實身份與動機至今仍眾說紛紜。
1990年,一位身患前列腺癌的老人從臺灣來到北京求醫,被安排住在國賓館,還得到了李時珍后代的診治。這位看似普通的病患,竟是曾擔任毛主席秘書的國民黨“第二代諜王”沈之岳。
盡管大陸高層有意接見,他卻委婉拒絕:“我就是來看病的,其他就不談了”。
這位身份特殊的老人,其生平經歷比小說更為曲折。他既是國民黨戴笠之后公認的王牌間諜,又曾被臺灣同事指控是中共地下黨;既曾潛伏在毛澤東身邊,又曾在臺灣執掌調查局大權。
沈之岳1913年2月18日出生于浙江仙居,早年是一名進步青年。1933年,正在上海復旦大學就讀的他帶領工人罷工,因此被國民黨逮捕。
在獄中,年輕的沈之岳急中生智,編造自己有個國民黨大官親戚的謊言,唬住了審訊特務。事情傳到軍統負責人戴笠耳中,戴笠對沈之岳的隨機應變能力頗為賞識,親自召見并將他招入軍統。
從此,沈之岳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
在戴笠的安排下,沈之岳化名“李國棟”在上海破壞我黨組織,據說在此期間他殺害了七八位地下黨員,手上沾滿了鮮血。
經過一系列鍛煉,戴笠認為沈之岳是“可塑之才”,決定交給他一項更為重要的任務——潛入延安。
1938年,在戴笠的精心安排下,沈之岳化名“沈輝”,以蕭致平私人助手的身份,隨教授訪問團來到延安。
為了通過審查,戴笠早已為他的履歷做了充分的“漂白”工作。
沈之岳在延安生活一個多月后,當教授訪問團準備離開時,他主動要求留在延安參加革命。組織經過幾次背景調查,未發現任何問題,同意了他留在延安的請求。
憑借精明干練的表現,沈之岳在抗日軍政大學如魚得水,他多次受到相關領導的表彰,并因成績優異,畢業后被分配到八路軍留守兵團擔任參謀。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后來甚至進入了中央機要部門,一度擔任毛主席辦公室的秘書。
在延安期間,沈之岳的成熟穩重、心細如發給許多人留下深刻印象。曾與沈之岳共事的張愛萍后來評價他:“他在這九年,其中有七年是模范黨員,個性十分內斂含蓄,這一點像周總理。”
關于沈之岳為何離開延安,有兩種說法:一說他因行蹤可疑被毛主席懷疑,所以被調往浙江;另一說則認為他并未暴露身份,是奉命前往浙江執行任務。
1949年,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節節敗退,沈之岳逃到臺灣。赴臺后,他憑借出色的情報工作能力,獲得了蔣介石和蔣經國的賞識。
1950年3月,保密局破獲了“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蔡孝乾共諜案”。蔡孝乾供出中共華東局指派的地下黨女黨員朱諶之,即近期熱播大劇《沉默的榮耀》中的朱楓。
時任保密局“蘇浙情報站”站長的沈之岳接到臺北密電,命令他務必逮捕朱諶之。沈之岳在舟山島上進行地毯式搜索,最終找到并逮捕了朱諶之。
因此次大功,沈之岳在臺灣情報系統中的地位迅速上升,被譽為“間諜之王”。
1964年6月,在蔣經國的極力推薦下,沈之岳出任調查局局長。他一手建立了調查局的制度,規定調查局干員必須有大專以上學歷、最好能通一、二種外語等。
沈之岳遵照蔣經國的指示,積極清除非蔣經國派系的異己,在臺灣情報系統內大力整頓,以“通共”名義逮捕了100多名調查局骨干,其中包括曾被蔣介石召見的反共專家、一處副處長李世杰,以及起草“懲治叛亂條例”的蔣海溶。
更加撲朔迷離的是,九十年代,臺工委叛徒、曾任調查局二處處長的曾永賢竟指控沈之岳是國民黨內部“未暴露的兩大地下黨臥底之一”。
曾永賢認為,沈之岳在潛伏延安抗大時已被策反,成為雙面間諜。他在臺灣任調查局長的13年間,既消滅了CC派勢力,又把調查局的主要功能——特別是對共產黨斗爭與政治偵防工作裁撤。
“以至于后來調查局沒辦法做好政治偵防,為臺灣地下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對共黨而言,是很大的貢獻。”曾永賢這樣評價。
沈之岳于1979年退休,但蔣經國不舍得他離開,繼續把他聘任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1990年,沈之岳罹患前列腺癌。在妻子的勸解下,他來到北京尋訪名醫。大陸方面對他禮遇有加,安排他住在國賓館,并請來李時珍后代為其診治。
1994年2月14日,沈之岳在臺北病逝,終年81歲。這位諜海浮沉一生的特工,帶走了許多不留存于任何檔案的秘密。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