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醫療水平背景下,大部分普通人都能活到70歲以上,但總有部分領域人才的生命,卻遺憾停留在五六十歲,甚至更早的三四十歲。每當聽聞這類早逝悲劇,大家都會感到無比心痛。
盡管如今土木領域的發展節奏較以往有所放緩,但不可否認的是,土木行業為國家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這個行業里深耕的專家學者,憑借專業付出贏得了大眾敬重,沒人愿意看到他們出現早逝的悲劇。
![]()
但在10月22日,有媒體報道了一則噩耗,我國著名黃土力學與工程專家、西安理工大學教授邵生俊,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10月22日凌晨在西安不幸逝世,生命永遠定格在62歲。
![]()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11月,CHINA ROCK 2024第二十一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蘭州中心會場在蘭州大學舉行,當時邵生俊教授還以陜西省黃土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和西安理工大學教授的身份出席了蘭州中心會場開幕式。
![]()
期間還舉行了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黃土力學與工程分會成立儀式,選舉產生了黃土力學與工程分會第一屆理事會,邵生俊教授當選為理事長。邵生俊教授介紹了黃土力學與工程分會成立的目的等,從當時照片來看,他本人精神狀態比較不錯。
![]()
從去年11月到現在,才過去了不到一年時間,邵生俊教授就因病去世了,這讓大家無法接受。
邵生俊教授基本上將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土木領域的發展。
邵生俊老師在1964年10月出生于甘肅武威。
他在1985年本科畢業于陜西機械學院水工專業。(陜西機械學院現為西安理工大學)
在1988年碩士畢業于陜西機械學院巖土工程專業。
在1999年博士畢業于西安理工大學巖土工程專業。
![]()
邵生俊老師是西安理工大學自主培養起來的人才,他曾任西安理工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長、陜西省黃土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他的去世對西安理工大學來說是大損失。
邵生俊教授是我國黃土力學與工程領域的著名專家,主要從事土動力學與土工抗震、黃土力學與工程等方向研究,他在行業深耕這么多年,產出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他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其中主持了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牽頭數十項省部級課題與生產科研項目。出版《結構性黃土力學》、《巖土工程學》等學術專著,發表了200多篇論文,獲批發明專利35項。
![]()
相信很多土木人,都學過《巖土工程學》這本書。這本書是在2008年出版的,根據當時國內外巖土工程領域缺乏系統性學科專著的現狀,首次構建了涵蓋學科理論、方法與實踐的完整框架,填補了學科空白,這本書的作者就有邵生俊老師,由此大家可以再次清晰感覺到邵生俊老師在行業中的地位。
![]()
邵生俊教授憑借科研成果,獲得了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等省部級及行業學會科技進步獎多項榮譽,邵生俊教授為我國巖土工程的發展與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去世是土木領域的大損失。
看到這,不少人會疑惑,邵生俊教授已62歲,按照退休年齡來看,他已經可以退休了,為何他還在工作呢?
值得注意的是,邵生俊老師是二級教授,二級教授屬于正教授序列的第二層級,地位僅次于一級教授,一級教授通常僅授予院士。
![]()
對于二級教授這類高級人才,是可以延遲退休的,根據相關規定來看,專業技術二級崗位人員,延退原則上不超過65周歲。對62歲的邵生俊教授而言,繼續工作符合規定,是正常的職業選擇。
再加上,邵生俊教授作為深耕領域的專家,大半輩子都投身巖土工程研究,這份事業早已融入他的生活。對他而言,若突然停下忙碌的研究與工作節奏,反而會覺得不適應。相信他更希望趁著精力尚可,抓緊時間繼續為行業發展發光發熱,這份主動擔當讓這份堅守更顯珍貴,我們大家要對邵生俊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
最后希望邵生俊教授可以一路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