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認為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不合適”,所以取消了和普京在布達佩斯的會面。他說,雖然兩人談話愉快,但談不出進展,現在會面“不合適”。這話聽起來客氣,實際上就是談崩了。
![]()
為什么突然談崩了?就因為過去這幾天,特朗普在俄烏兩邊同時碰了釘子。
先看俄羅斯這邊。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普京在16日和特朗普的通話中,開出的條件是:烏克蘭必須割讓整個頓涅茨克州,俄羅斯才愿意停火。這可不是小要求,頓涅茨克州面積差不多有2.65萬平方公里。普京甚至還暗示,可以用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的部分地區來交換。這聽起來像是做買賣,但關鍵是,烏克蘭的領土,憑什么由他們倆來做主?
而且,普京這個要價,暴露了他根本沒打算妥協。他想拿到的是整個頓巴斯地區,這差不多是他當初發動戰爭公開宣稱的目標之一。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話時,說得更直接。他強調,相比急著定會面時間,不如先落實他們之前在阿拉斯加談妥的東西。意思很明白:之前答應我的都沒兌現,現在又想談新的?
![]()
特朗普同時在烏克蘭那邊也碰了一鼻子灰。就在他和普京通完電話的第二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去了白宮。特朗普當面施壓,要烏克蘭在領土上妥協,趕緊停火。結果澤連斯基直接拒絕了。會談不歡而散,據說氣氛相當“緊張”。
這樣一來,特朗普就卡在中間了。俄羅斯要烏克蘭割地,烏克蘭堅決不給。他這個調停人,手里沒有能撬動雙方的籌碼,就算和普京見了面,大概率也是白忙一場。所以他干脆取消了會面,說自己不想“浪費時間”。
![]()
那么,特朗普為什么這么急著要調停成功?你看他從今年1月上任以來,對俄烏和談的態度變來變去:一開始夸口24小時能結束沖突,后來又說要退出斡旋,之后改口說是開玩笑;他一會兒說烏克蘭應該“務實讓步”,一會兒又說對普京“十分失望”,前段時間還說考慮給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
這種搖擺,其實暴露了特朗普的兩個真實心態。第一,他核心目標不是追求哪一方的真正勝利,也不是關心戰后的安排,他就是想快速搞成一個停火協議,把這個當成他自己的外交成績。第二,他嘴上說“以實力促和平”,但心里根本不想大量軍援烏克蘭,更怕沖突升級把美國拖下水。所以他那個“戰斧”導彈,更多是當個外交籌碼晃一晃,并不是真下決心要給。
現在特朗普采取了更強硬的步驟。他宣布,“是時候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了”。美國財政部已經出手,制裁了俄羅斯兩家最大的石油公司Rosneft和Lukoil,直指俄羅斯的能源命脈。這可是動真格的。
不過有意思的是,就在前幾天,美國參議院還主動暫停了一個針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法案。那個法案本來在參議院有高達82票的支持,內容包括對俄能源貿易伙伴實施二級制裁,甚至對俄油氣進口征收500%的天價關稅。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圖恩當時說得明白,暫停是為了把法案留在“特朗普總統的武器庫”里,當籌碼逼俄羅斯談判。
可現在,談判的桌子都快被掀了,這個“武器”也沒必要藏著掖著了。制裁從“暫停”到“啟動”,恰恰說明外交手段暫時走入了死胡同。
![]()
歐洲國家們的態度也很關鍵。他們發了一份聯合聲明,說“強烈支持”特朗普的立場,也就是立即停火,以當前戰線為起點談判。但聲明里也特意強調了一句,“國際邊界不得通過武力改變”。這話表面是支持,實則是在劃紅線,生怕特朗普為了達成協議,把烏克蘭的領土主權給賣了。
所以現在的局面就僵住了:俄羅斯咬著整個頓巴斯不松口,烏克蘭在法律上絕不可能承認領土喪失,歐洲要的是原則不能破,而特朗普只想要一個速成的“勝利”。各方的核心訴求全是沖突的。
特朗普取消會面,不是什么大戰略,而是他意識到,在目前的條件下,他根本贏不到那份他想要的外交成績單。這場仗,可能還得繼續打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