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裝修風格”這件事上,00后徹底脫軌了。
他們不要“北歐風”的溫吞平靜,也不信“奶油風”的甜膩套路,而是開始動手——用磚、水泥、廢舊家具,造出一個別人看不懂,但自己能待得住的空間。
在硬裝上,00后更像是拆房子而不是裝修。有人把客廳砸成半開放工作間,有人用空心磚壘沙發、做書架;有的干脆保留毛坯墻,連線管都不包。視覺上看起來“沒裝完”,卻比任何樣板間都真誠。
軟裝部分,他們也拒絕被模板化。木托盤能當茶幾,收納箱能疊成床頭柜,墻上貼的是手繪、照片和票根——不是在追求風格,而是在記錄生活。
這種看似“反常識”的裝修方式,其實藏著年輕人的生活邏輯。對于他們來說,裝修不該是被消費主義“包起來”的過程,而是一次重新定義“家”的實驗。空間是療愈的容器,也是個體自由的投影。
有人笑他們“窮裝”,但他們更愿意稱之為“自裝”——少一點預算,多一點自己。
當然,這股“去設計化”的潮流也有風險。承重墻亂拆、水電亂改都可能埋下隱患,DIY材料的環保問題也不容忽視。極簡空間一旦收納不當,就可能從“高級”變成“凌亂”。創意和安全、浪漫與現實之間,年輕人還在摸索平衡點。
從產業端看,這股個性化需求也在重塑市場。根據天眼查數據,截至目前,全國仍有超過 682 萬家裝修相關企業。僅2025年一年,就新增注冊 55 萬余家,行業總體保持穩步增長。山東、廣東、江蘇是家裝企業最密集的三大區域,合計占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可以說,00后掀起的“反裝修風”,正在成為設計公司和裝修平臺的新課題。
他們用水泥、磚塊、拼貼和光影,造出了一個不靠預算、只憑感覺的家。那或許不是完美的“作品”,但一定是真實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