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土這張牌,中國打得穩準狠
2025年10月9日商務部的公告來得突然,但底子早就鋪好了。從2023年開始,美國商務部三輪對華半導體管制,先是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到中國,然后2024年12月又加碼,禁售AI相關設備和技術。結果呢,中國這邊不慌不忙。
先是2023年7月對鎵和鍺實施出口許可制度,這倆東西是芯片蝕刻和封裝的關鍵原料,中國產量占全球九成以上。接著2024年12月3日,商務部直接宣布禁止鎵、鍺、銻、超硬材料對美出口,理由是這些屬于軍民兩用物項,美國那邊剛好前一天出新禁令,針鋒相對。
![]()
到了2025年,這輪升級更狠,10月9日公告2025年第62號,明確對鎵、鍺、銻等實施更嚴格審查,還加了鈥、銪、鐿、銩、鉺五種重稀土,出口經營者得申請許可,涉及14nm以下邏輯芯片或256層以上存儲芯片的生產。海關總署配合,海關數據稀土出口環比降31%,連續三月下滑。
這不是小打小鬧,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七成靠中國這些礦物,汽車、AI芯片全得用。外媒像紐約時報就說,這招讓特朗普政府坐不住了,財政部長都得掂量掂量。英國金融時報也提,中方這是在建出口許可墻,2024年底就傳出風聲,現在落實了。
這管制不是關門打狗,而是有針對性,歡迎合法申請,但對美出口原則上不批,石墨也實時監控。邏輯上講,美國想卡中國脖子,中國就卡回去,稀土這資源,中國手握王炸,誰也繞不開。
![]()
臺積電夾縫求生:大陸市場丟不得,美方訂單也懸
臺積電這幾年走得太偏,親美路線明擺著,但大陸市場丟了就真疼。2020年美國禁華為后,臺積電在9月15日立馬停供,南京廠是2016年建的,本來占營收近兩成,現在2025年9月美國撤豁免,庫存告急。
商務部這管制一出,鎵鍺銻短缺直擊痛點,南京廠蝕刻線得停擺,全球AI訂單堆積,蘋果英偉達全得等。外媒Wccftech發文,直指臺積電供應鏈危機,可能被迫停美方供貨,股價盤中跌3%。
Forbes分析,延誤交付,成本飆升,亞利桑那廠在2024年4月4納米試產,2025年7月3納米基建完,但沙漠建廠成本已超預算20%,勞動力貴,良率低。路透社記者問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這會不會波及臺灣企業,她回得滴水不漏,說依法審查,確保國家安全。
![]()
臺灣地區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影響有限,但企業得多元化采購,日本歐洲備料。臺積電劉德音說,加強韌性,推亞利桑那二廠在2026年動工,但業內都知道,南京廠關了,營收掉10%不是夢。
臺積電去美建廠,本是避險,結果跳進陷阱,美國本土化喊得響,但技術壁壘還在中國手里,管制一緊,全球芯片價得漲15%。黃介正那專家在節目里直說,臺灣地區半導體業有隱形控制力,中國握著原料,誰也別想獨善其身。
![]()
全球鏈條抖三抖:誰的麻煩更大
這事兒鬧大,全球半導體都跟著遭殃。2025年上半年,中國三輪稀土管制,第一輪鎵鍺銻,第二輪鎢銦鉬鉍碲,第三輪重稀土,6月汽車業就喊危機,電動車電池缺銻,價格翻倍。
阿斯麥那荷蘭光刻機巨頭,出貨延遲,為管制做準備。英特爾三星全線漲價,供應鏈重組,日本信越化學得美方許可才能賣中國。這博弈,中國半導體自立加速,華為昇騰芯片已無美技術,全球去美元化,美經濟下坡,盟友都看清了,跟美走沒好果子。
長遠看,臺積電得掂量掂量。商務部調查到2026年9月,期間反饋多,企業申請許可,北京審批透明。國臺辦朱鳳蓮在10月22日說,臺灣地區推芯片赴美,不過割肉飼虎,民眾利益損。臺積電聲明探索日本歐洲路徑,但鍺全球八成中國,繞不開。
![]()
技術與平衡共存,稀土牌打出,中國半導體崛起那天,臺積電若不反思,轟然倒塌沒人救。張老頭的芯片帝國,經此一劫,得重新定位,大陸市場巨大,早年支持顯著,兩岸聯系緊,現在站美營,忘本了。希望臺積電清醒,深化中企合作,推動發展,這才是出路。
全球去美元,美衰退,盟友醒悟,跟美沒下場。美國雙標,長臂管轄先從美開始,中國反制正當。總之,這麻煩來了,臺積電得自省,芯片路長著呢,誰笑到最后,還得看誰穩得住。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