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昱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Vista看天下
盧浮宮,被盜了。
這條不像會出現在21世紀的離譜新聞,真實發生在了昨天。
當地時間10月19日清晨,數名蒙面嫌犯從塞納河一側的施工區闖入巴黎盧浮宮,利用電梯進入阿波羅畫廊展區,打碎玻璃后盜走九件拿破侖時期的珠寶藏品。
法國文化部長拉茜達·達蒂當天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今晨盧浮宮開館時發生搶劫案。無人受傷。”達蒂表示,她正在現場與博物館工作人員及警方共同處理該事件,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
![]()
警察聚集在盧浮宮博物館外。 圖源:新華社/美聯
盧浮宮博物館發布消息稱,由于特殊原因,博物館當天將暫停對外開放。
事件一出,消息漂洋過海,迅速在中文互聯網上炸開了鍋。
其震撼程度,可以提前鎖定全網的2025年度奇聞TOP5。
![]()
盧浮宮這樣的世界頂級博物館也能被盜?這些稀世珍品難道不該被層層科技加人力守護得萬無一失?
什么手眼通天的江洋大盜連盧浮宮都敢偷?他們究竟是怎么作案的?搶走了哪些寶貝?這么知名的藏品又該如何銷贓?
這樁震驚全世界的大案里,每一環都突破了網友們的既有認知;下落未明的人類文明珍寶,也時刻牽動著大家的心。
![]()
你以為敢對盧浮宮下手的,得是真人版“驚天魔盜團”?
想象中的盧浮宮失竊案:一個巨大的高智商犯罪團伙里應外合,精密運作,不僅有各種高科技設備屏蔽館內監測,而且小偷都是三頭六臂、飛檐走壁的“行中高手”。
現實中的盧浮宮失竊案:整個作案過程都透露出濃濃的草臺班子感,人員少、過程快、手段原始且直接。
突破安保系統只需略施小計,盜獲王室珠寶猶如探囊取物,逃離過程又像狗熊掰苞米,一邊偷一邊掉。
法國媒體《巴黎人報》援引其掌握的消息報道,嫌犯共有四人,其中兩人身穿工人裝及黃色反光背心偽裝成施工人員,乘升降吊籃進入博物館;另外兩人各自駕駛摩托車接應。
![]()
具體的作案過程更是粗暴得荒唐——
巴黎檢察院檢察官洛爾·貝屈奧介紹案情時說,當地時間19日9時30分左右,4名蒙面人來到盧浮宮外(塞納河一側的施工區:弗朗索瓦·密特朗碼頭)。
他們分工配合操作升降裝置,從建筑物外部陽臺潛入室內,用角磨機打碎展柜,劫走文物,其間還用角磨機威脅博物館保安。
據警方消息來源稱,盧浮宮工作人員在看到入室盜賊后,立即前往安全區域避險。
直到9點37分,劫匪破壞兩個高安全級別的展柜時,館內警報才被觸發。作案人員隨后通過升降機從窗戶逃離,并于9點38分騎著摩托車逃走。
![]()
盧浮宮地形圖。圖源:央視新聞
也就是說,從警方消息來看,偷盜團伙從抵達到撤退,一整套動作還不到十分鐘。
法國文化部長達蒂稱整起行動“僅持續約4分鐘”。
一樁世界級珠寶偷盜案,得逞順暢得如入無人之境,比我去樓下便利店買杯咖啡還快。
![]()
@新華網
警方在現場發現了兩臺切割機、一具噴燈、一些汽油、手套、一部對講機以及一條毯子,后續又找到其中一名嫌疑人作案時穿的黃色馬甲。
復盤整個案發過程,盧浮宮由外至內的安保系統都脆弱得驚人:
警方經初步調查發現,施工區域圍擋后的臨時通道未設置攝像頭和報警系統。按理需要加強警戒的施工區域,卻放任弱點暴露在外,成為安防盲區。
建筑外立面可以被不明人士隨意接近,僅需幾件偽裝工人的馬甲和一臺升降機,就能突破場館的外部警戒。
兒戲得仿佛網紅社會實驗照進現實——
互聯網上有一項火了快十年的搞笑挑戰,就是整活博主們扛著梯子,假裝維修工人,然后就能正大光明地進入各種場所。包括但不限于游艇、火車站、電影院、五星級酒店、高級餐廳后廚……不僅沒人阻攔,工作人員還可能幫你指路。
![]()
![]()
網友們玩梗說“發現了這個世界的bug”“誰說現實里沒有任意門的”。這下算是被犯罪團伙付諸實踐了,“原來假裝維修工甚至可以潛入盧浮宮”。
至于內部的安保措施,更是讓全網迷惑。
在緊急情況下,安保人員團隊所能做的響應有限。盡管盧浮宮方面表示,工作人員反應迅速、處置得當,阻止了嫌犯試圖縱火焚毀所用的機械設備的行為。
但面對歹徒威脅,現場并沒有能夠壓制切割機的力量。
游客莫妮卡在央視新聞的采訪中提到,通常在進入博物館后,每個房間都會有一個工作人員看守,但讓她感到震驚的是,今天早上那里竟然一個人都沒有。
![]()
所以保安都去哪了?
根據澎湃新聞的報道,盧浮宮在近15年來已削減了200個全職崗位,相當于博物館總員工數量的十分之一。匿名工會人士透露,由于削減的崗位中包含安保崗位,博物館的“安保工作遭到了破壞”。
巴黎副市長大衛·貝利阿爾在社交平臺X上譴責博物館的管理層和有關部門忽視了工作人員的警告:“幾個月前,博物館員工就曾警告博物館存在安全漏洞,隨后發生了這次搶劫案。”
今年6月,盧浮宮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舉行了短暫罷工,抗議“人手不足”阻礙了他們履行職責。工作人員還指出,盧浮宮的參觀游客難以管理、工作條件惡劣,因而無法承受當前的客流量。
![]()
圖源:受訪者桐桐
人力短缺,物力也不夠穩定可靠。
想象中的盧浮宮展柜:堅硬結實無比,常見的暴力手段定然難以撼動其分毫。
現實中的盧浮宮展柜:玻璃可以被切割機在幾分鐘內迅速摧毀,說碎就碎。
想象中的盧浮宮展廳:紅外線、運動傳感器密布,人群中一有異動即可實現毫秒級警報。
現實中的盧浮宮展廳:警報直到偷盜行動尾聲才遲遲響起。
網友納悶:“盧浮宮里的寶貝們居然沒有配備一拿起來就嗞哇亂叫的警報系統?!”
![]()
當然有配備——
法國內政部長洛朗·努內茲表示,近年來,盧浮宮的安全措施得到了加強。另有法國官員說,安全措施升級包括安裝新一代監控攝像系統、周邊入侵檢測系統,設置新的中央安保指揮中心。
可惜這些措施并沒有在此次案件中發揮出強大效用,嫌犯還是光天化日、明目張膽地得手了。
![]()
難道是因為涉事展柜在珍奇異寶車載斗量的盧浮宮里不夠起眼、失竊藏品沒那么重要?
事實卻恰恰相反。
![]()
阿波羅畫廊。 圖源:盧浮宮官網
阿波羅畫廊展區專門收藏法國王室珠寶和“王冠鉆石”系列。偷盜者的目標正是該展區內兩座高安全級別展柜。
這次失竊的是8件“無法估量歷史價值”的珠寶,具體包括:
瑪麗-阿梅莉王后與奧爾唐斯王后的頭飾套件中的冠冕、藍寶石套裝中的項鏈、耳環;
瑪麗-路易絲王后的祖母綠套裝中的項鏈、耳環;
“圣物匣式胸針”、歐也妮皇后的冠冕,以及歐也妮皇后的大襟花胸針。
![]()
部分失竊珠寶資料圖。 圖源:央視新聞
此次被盜的第九件藏品是法皇拿破侖三世之妻歐仁妮皇后的皇冠,嫌犯在逃跑的慌亂過程中將其遺落。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聯社報道,皇冠在博物館外被發現時已經損壞,具體情況還在評估當中。
![]()
歐仁妮皇后的皇冠。 圖源:央視新聞
另外,有法國媒體稱,目前包括歐仁妮皇后的皇冠在內的2件珠寶已經被找回,但該消息尚未得到法國警方證實。
而這項震驚世界、將會給盧浮宮歷史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奇案,還被許多同胞現場見證了。
中國游客王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事發時他曾聽到玻璃切割聲,隨后被保安指揮撤離,重返現場時聞到了切割金屬或者玻璃的焦糊味。
還有許多網友,稀里糊涂地親歷了電影場面。
![]()
![]()
網友@凡 表示,自己早上九點十分到達盧浮宮,然后一直在排隊等待進館,“入口卡了很久不動”。
中途她目擊有警察上了電梯,直到十點四十左右,工作人員出面解散了等待的隊伍。
另一位已經進館的游客@SHUYI 回憶道,入場不到一個小時她就被工作人員“轟到了大堂,然后被趕出去了”。
案發后第一時間,@SHUYI 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它有的門一會兒開,一會兒關,我們一會兒可以走,一會兒又不讓我們進。但是也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么事情。”
視頻來源:受訪者SHUYI
直到上廁所的時候,有工作人員讓游客趕快出去,她才意識到“大事不妙”了。
同樣暈暈乎乎繞在“一會開、一會關”的案發現場的,還有中國游客@桐桐。
她先是被卡在了檢票口。進場時,@桐桐所在的驗票通道被告知關閉。工作人員解釋說疑似有人在場館內落了包裹,要排除問題以后才能放行。
等待了兩分鐘后,驗票員說另外一個區域已經開放,于是她們從另一個通道順利進入參觀,但半小時后又被請離。
“當時的工作人員也不太清楚情況,就說要關閉某個區域,先暫時請出。”
然后,@桐桐收到了盧浮宮官網退款補償的信息。
![]()
圖源:受訪者桐桐
幾位親歷者都反映,現場人群的撤離、疏散比較有秩序,并沒有感受到騷亂或驚慌,“游客也覺得很懵”。
@SHUYI 感嘆:“一想到‘盧浮宮被盜’覺得好離譜,在國內好像從來沒有聽到過這種新聞。”
@桐桐在遺憾沒能親眼看到蒙娜麗莎,還有更多網友在遺憾,也許以后再無機會一睹失竊藏品們的真容了。
因為這些珍寶太過珍稀,一旦出現在市場上目標將會非常顯眼。所以很多人擔心嫌犯會將藏品進行拆解破壞,然后售賣寶石“零件”。
對此,法國最大的拍賣公司之一、巴黎德魯奧拍賣行總裁亞歷山大·吉凱洛則表示,犯罪分子最好能意識到自己所犯罪行的嚴重性,主動歸還這些珠寶,因為這些珠寶的名氣太大,幾乎完全無法銷贓,即便他們試圖拆解珠寶、單獨出售。
![]()
縱觀這件事的相關各方——
幾個技術手段不算高超、而且還著急忙慌丟三落四的盜賊;
館藏奇珍異寶,但安保系統存在重大疏漏的世界頂級博物館;
本想美美參觀打卡,卻無意闖入超級罪案片現場的普通游客;
躺在館內價值連城,流出館外難以變現的“燙手山芋”珠寶……
每一樣都反差巨大。
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么離譜的新聞已經在法國發生成“舊聞”了。
法國文化財產打擊辦公室(OCBC)的數據顯示,全法國家級博物館有1200個,這類盜竊案在2015年達到峰值(31起),近十年平均每年19起,2023年有9起,2024年為21起。
OCBC曾發出警告,博物館日益成為犯罪目標,尤其館內珍藏的金銀與珠寶類文物“風險極高”,并直言多數博物館的安全級別“遠不及銀行”。
僅這兩個月,法國就有多個博物館慘遭失竊。
9月17日,有竊賊闖入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盜走了展區內價值約70萬美元(約合500萬元人民幣)的自然金塊標本。
![]()
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 圖源:紅星新聞
9月4日,法國南部小城利摩日的阿德里安·杜布謝國家陶瓷博物館失竊,丟失三件珍藏的中國瓷器,估算價值約950萬歐元(約合7900萬元人民幣)。
![]()
阿德里安·杜布謝國家陶瓷博物館。圖源:上觀新聞
法國著名的楓丹白露宮,也在這些年里先后發生過兩起重大盜竊案。2015年,盜賊在不到7分鐘時間里,洗劫了楓丹白露博物館中國館的15件珍寶。1995年,拿破侖館也曾遭竊15件作品。
![]()
失竊的鎮館之寶“銅胎掐絲琺瑯麒麟”。 圖源:光明網
此次事發的盧浮宮,也早已成為竊賊眼中的香餑餑。
法國媒體回顧,盧浮宮上一次記錄在案的失竊事件發生在1998年,法國畫家卡米耶·柯羅的畫作《塞夫勒之路》被盜,當時無人目擊,畫作從墻上被直接取下,至今仍未找回。
1983年,兩件文藝復興時期的盔甲從盧浮宮失竊,直至近40年后的2021年才得以找回。
史上更轟動的案件發生在1911年,盧浮宮鎮館之寶《蒙娜麗莎》也曾被一名意大利裱畫工人盜走,三年后被追回。
![]()
《蒙娜麗莎》失竊后的展墻,只剩下四顆釘子。
盧浮宮前館長侯森貝格早在1998年發生畫作遭竊時,就警告“安保不足”的問題。現任館長德卡爾也曾在2021年,要求警方進行安全稽核。
直到昨天,盧浮宮八件拿破侖時期珠寶藏品在眾目睽睽下遺失,刷新了這座藝術殿堂、萬寶之宮的盜竊案歷史。
且這次的案發點距離《蒙娜麗莎》陳設處僅250米——
盧浮宮失竊,確實不像是發生在2025年的新聞,它是歷史又在昨天輪回上演。
本文轉載自【Vista看天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