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歲,他走完了這一生。
2025年10月18日,北京清華園的一棟老宅靜悄悄地關上了門。那個白發(fā)蒼蒼、精神矍鑠的老人——楊振寧,悄然離開了這個他深愛的世界。而身邊的那個陪伴了他二十年的女子翁帆,從此一個人走完余生。
![]()
多年以前,楊瀾曾直白地問過他:“您百年之后,翁帆怎么辦?”楊振寧的回答,沒有一點保留,卻叫人聽得心酸。他那時候說:“她還年輕,我希望她能繼續(xù)生活下去,甚至再婚。”一旁的翁帆,當場紅了眼眶。
很多年過去了,如今他走了,那句“希望她再找一個伴”的真心話,如今成了現(xiàn)實里最柔軟的告別。
![]()
01 出生書香門第,小小年紀就立下“諾獎夢”
楊振寧出生在一個講究讀書傳家的家庭。
1922年,他在安徽合肥的一個大院里呱呱墜地,父親楊武之是個數(shù)學家,很早就留學美國,回國后成了清華大學的教授。楊振寧小時候聰明伶俐,母親天天在家教他識字,五歲就能認三千多個漢字,鄰居們都說這孩子“不簡單”。
![]()
后來,他搬進清華園跟著父親一起生活。別的孩子瘋玩,楊振寧卻最愛鉆到書房看數(shù)學書,還愛爬到屋頂看星星。他說他小時候看了一本叫《神秘的宇宙》的書,那晚回家就對爸媽說:“我以后要拿諾貝爾獎。”
這話聽著像童言無忌,可幾十年后,他真的做到了。
![]()
讀書時期,楊振寧跟著清華、北大一路南遷,考進了“西南聯(lián)大”,在那里他學到了真正扎實的數(shù)理功底。之后考上芝加哥大學,坐著船顛簸了好幾個月,才遠赴美國深造。
在物理系,楊振寧的才華很快就顯露出來。他讀書特別快,理解也深,考試十分鐘就寫完離場,遠遠甩開其他學生。可他也有短板——做實驗老是“出岔子”,老師還給他起外號,笑他“哪有他哪響”。
![]()
幸好遇到好導師,勸他轉做理論物理。從那之后,他像魚兒進了水。
1948年,他博士畢業(yè),被推薦進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在那里,他遇到了愛因斯坦。每天早上,老愛都會背著手在走廊散步,年輕的楊振寧遠遠看到,總忍不住偷偷打量幾眼。
在這段時間,楊振寧寫出了震驚世界的“楊-米爾斯理論”,幾年后又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
![]()
![]()
1957年,兩人一舉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成了第一個拿下這份榮譽的華人科學家。
那個小時候看星星的少年,真的追上了宇宙的秘密。
![]()
02 兩段婚姻,一段溫情五十載,一段深情送終身
很多人知道楊振寧,是因為他82歲那年,娶了比自己小54歲的翁帆。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翁帆之前,他和第一任妻子杜致禮相濡以沫過半個世紀。
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美國,一次偶遇。杜致禮當年是他曾經帶過的學生,在異國餐廳重逢后,兩個中國人聊得投機,很快陷入熱戀。
![]()
婚后兩人生活穩(wěn)定,養(yǎng)育了三個孩子。她負責家庭,他負責科研,一起走過五十年春秋。直到2003年,杜致禮因病去世,楊振寧一下子墜入孤獨的深淵。
也是在這一年,翁帆出現(xiàn)了。
其實早在1995年,他們就有過一面之緣。當時翁帆是汕頭大學的大一學生,被安排接待前來出席物理大會的楊振寧夫婦。翁帆做事得體,言談大方,讓楊振寧印象頗深。
![]()
后來他們陸陸續(xù)續(xù)有些書信往來。直到杜致禮去世,翁帆寫信表達慰問,兩人的聯(lián)系才變得頻繁起來。
誰也沒想到,這份聯(lián)系慢慢變成了依靠。2004年,他們宣布結婚,消息一出,輿論炸了鍋。
有人冷嘲熱諷,說翁帆圖的就是名利;也有人質疑楊振寧“老牛吃嫩草”,這段婚姻一時間成了風口浪尖的“談資”。
![]()
可兩人沒有理會這些雜音,默默過自己的日子。
婚后,翁帆對楊振寧照顧得無微不至。
![]()
知道他在美國吃膩了西餐,就天天研究新菜譜;楊振寧怕吵醒她看書,就躲到洗手間點燈看報。
他們生活簡單,卻處處是細節(jié)里的愛。外人看不懂,他們卻甘之如飴。
![]()
有一年在三亞,楊振寧演講結束后沒見到翁帆,非要親自去酒店接她回來吃飯,牽著她的手走進餐廳,全場一片靜默。那一幕,叫人難忘。
他們的感情,不需要大張旗鼓,用日常點滴就能證明。
![]()
03 如今他走了,她還留在人間,生活卻還沒停
2025年10月18日,楊振寧逝世,享年103歲。
走的時候,安靜得像他這些年來的生活一樣。
楊振寧曾說過,最幸運的三件事,一是遇見了物理學,二是遇見了杜致禮,三是遇見了翁帆。
![]()
他沒有食言,也沒有留下遺憾。
楊瀾在采訪中曾問他:“等您百年之后,翁帆怎么辦?”楊振寧沉默片刻,然后緩緩回答:“她還年輕,我希望她還能找一個伴。”
那句“再找個伴”,不是放手,是成全。楊振寧懂得,她要走的路還長,他不想讓她孤單一人。
![]()
翁帆聽到這句話時,眼眶濕了。她沒有承諾,也沒否認,只是輕聲說了一句:“我要一直陪著他。”
這一句輕聲細語,是她的回答,也是選擇。
這十幾年,翁帆放棄了原本的生活,留在清華園陪著他,幫他整理書稿,陪他讀書看劇、散步看星星。她并不是那個傳統(tǒng)意義上被照顧的小妻子,而是那個并肩同行的伴侶。
![]()
楊振寧曾說,這段婚姻延長了他的生命。他看到了三四十年后的事,因為翁帆的存在,讓他相信未來依然有意義。
如今楊振寧走了,留下的,是一個干凈整潔的書房,是一棟名叫“歸根居”的小樓,是那位還留在人間的女子。
![]()
翁帆或許會選擇繼續(xù)孤身,也或許真的會再找一個伴,但無論她做什么選擇,外人都無權指指點點。
她曾說:“楊先生給了我一個象牙塔里的象牙塔。”這個世界喧鬧不止,但他們之間的那份寧靜溫柔,沒人能剝奪。
![]()
楊振寧這一生,從清華園出發(fā),走遍世界,最終又回到清華園。
這個物理學界的大佬,曾在13個物理領域留下重量級的貢獻,被稱為“最接近愛因斯坦的人”,卻始終保持一顆簡單的心。
![]()
他不愿做網(wǎng)紅,也從不靠“名氣”刷存在感。楊振寧一心撲在學術上,把自己畢生的心血捐給清華,連最后的生活安排都精打細算,只為不給他人添麻煩。
而他和翁帆那段感情,也早已超脫凡俗定義。
![]()
或許,對楊振寧來說,人生最后幾十年,比拿諾貝爾獎還難得。
懂得珍惜的人,永遠不怕世俗評價。
今天,他安靜地走了。
![]()
而他的愛,也在另一個人的余生里,繼續(xù)延續(x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