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可以看到不少的醫務人員抱怨被降薪也沒績效了,有網友就曾發文說今天開會說以后績效根據醫院收入情況發放了,有可能兩到三個月發一次,醫院發展困難,不滿意的職工可以辭職!那我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醫院收入好的時候會有績效收入不好可能沒有績效。
![]()
他感慨中帶著不滿,說要是職工收入得不到保障,誰還會有動力看病?光叫牛干活,不叫牛吃草?
其實不只是他,其他的醫生也發文吐槽,說現在做醫生真是憋屈,降薪、沒績效就忍了,病人費用超了還要返扣回醫生個人,躺平得了,反正做不做得這樣,做的越多錯得越多…
![]()
說到病人費用超了要扣醫生個人的這點,可能跟這次的醫保改革有關,以DRG/DIP為代表的醫保支付改革,給各類病癥設定固定支付標準,若治療費用超出醫保規定定額,超出部分通常由醫院承擔,醫院則會扣減相關人員績效工資和獎金,導致醫生績效降低。
![]()
加上現在全國超 60% 的公立醫院運營資金中,政府財政補貼占比不足 10%,醫院負債總額高,運營壓力大,不得不削減人力成本,降低醫生績效,而且一些醫院績效核算機制未隨工作量變化及時調整,醫生面臨工作量增加但收入未相應增長的 “隱性降薪”。
總而言之,現在醫生護士的工資績效相比起以前確實有所下降,哪怕是公立醫院一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前不久一位醫護人員發文說,我們醫院可能快要破產了,已經拖欠了好幾個月的工資了,而且我們的飯卡從9月份開始就沒有再打錢,我們不是私立醫院啊,是公立二甲醫院。
![]()
這些帖子引發了很多醫護同行的共鳴,有人表示要么給錢,要么落實8小時工作制9,現在是罰錢降工資,還要求你燃燒自己,超時工作,360天無休,醫生群體不是傻子,早晚會崩。
確實,有些人說現在的醫生確實很難,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是,其實索性能不干不干,省的麻煩,只是這樣下去,醫生也不看病了患者也沒有好藥了。藥廠也沒錢研發了,這不就崩潰了嗎?
只能說各有各的難處,各有各的不幸吧,但是幸與不幸都是相對的,有份工作是不是比失業找不到工作的人好一些呢?其實誰都沒有錯,也沒有做錯什么,是時代變了,時代的一個小轉身,扭動的是千萬人的生活。
![]()
社會在不斷發展變革,只要是改變必然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正是因為有問題才要改,這過程中有陣痛是必然的,作為普通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先守住飯碗,然后再提升自己,有能力的可以做個副業增加收入,再或者改行去更好的行業,只不過就當下這個環境,沒有十足的把握還是不建議換行業。
如果說改變不了環境,那就改變自己吧,心態放平,坦然應對,努力提升,積極生活,你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