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看我這氣色,像不像剛做完體檢的老頭?”2024年4月開封的活動現場,68歲的周國松舉著復查報告,臉上掛著笑。誰能想到,這個精神頭足得能爬城墻的老人,11年前曾被癌癥“絆了個大跟頭”?
![]()
從“手術成功”到“肺轉移”,他的天又塌了一次
2014年夏天,禹州的周師傅蹲廁所時總覺得“解大手勤了點”,一開始沒當回事,直到兒子硬拉他去做腸鏡——結果查出了乙狀結腸癌。“當時腦子嗡的一聲,想著只要能手術,怎么都行。”
![]()
手術很順利,切掉了病灶。周師傅松了口氣,又乖乖做了7次化療,每天按時吃口服化療藥。“那會兒就想著,只要聽醫生的,肯定能好。”他還特意托同學找了人參粉之類的中藥,想著“中西醫結合更保險”。
可命運沒打算輕易放他。2018年6月,一次常規復查的CT報告像一盆冷水:雙肺上葉查出了轉移灶。“我盯著報告看了半天,肺轉移,這不就是晚期了嗎?”周師傅蹲在醫院走廊抽了半包煙,兒子攥著他手直掉眼淚。
同鄉一句話,讓他抓住“最后機會”
去鄭州腫瘤醫院問,醫生建議“化療+靶向”,但效果說不準。“我不想再遭化療的罪了,關鍵是怕錢花了,人還是沒了。”這時候,同鄉老李拍了他肩膀:“我表舅當年肺癌轉移,就是在鄭州希福中醫找袁希福院長吃的中藥,現在還能下地干活呢!”
![]()
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周師傅揣著CT片坐了2小時大巴到鄭州。初診時,他臉色蠟黃,說話都沒力氣。袁希福院長翻了病歷,又搭了脈:“中藥得按時喝,別斷。”
2個月見效,他活成了“反例”
沒想到,喝到第2個月復查,CT單上的“雙肺小結節變小、密度變淺”幾個字,讓周師傅舉著片子直抖:“真縮小了?”接著更驚喜的事來了:2018年11月復診,他腰不疼了;再去當地醫院檢查,單側肺的轉移灶居然沒了!
從那以后,周師傅成了希福醫院的“老熟人”。每天按時熬中藥,定期復查,日子慢慢回到正軌——早上和老伙計打太極,下午幫女兒帶外孫女,連體檢醫生都夸:“你這指標比我還健康!”
![]()
去年4月,聽說袁院長在開封辦抗癌明星活動,周師傅特意讓女兒開車帶他來。“就想當面謝謝袁院長,要不是他,我現在可能連外孫女都抱不動嘍。”
現在,周師傅的復查報告一年比一年漂亮。他總跟病友嘮叨:“癌癥轉移別慌,找個靠譜的中醫大夫,堅持喝中藥,咱們也能多活好幾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