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有個女生高考考了 684 分,憑這個優異成績成功考進了浙江大學。浙江大學是中國頂尖的高等學府,在 985 高校里那也是佼佼者。女生選的專業是植物保護專業。
植物保護專業是典型的農業類學科,從學術方面講,和國家糧食安全關系特別大。這個專業主要研究植物病蟲害防治、農藥應用這些領域。
![]()
不過從就業市場的實際情況看,這專業的對口崗位沒多少。主要集中在農業科研機構、農業技術推廣站、植保站這些單位,而且大部分崗位都在基層地區。可這女生想留在大城市發展,這差距就很明顯了。
四年后到了畢業季,女生拿著浙江大學的名校文憑,卻在就業上碰到大難題了。
看市場上的就業路不好走,女生就把希望放到體制內,打算通過選調生的途徑進入體制工作。
結果她發現,植物保護專業在選調生崗位里幾乎找不到能匹配的。
![]()
要是去參加 “三不限” 崗位的競爭,她又一點優勢都沒有,考公這條路也走不通了。
就業不順利,考公也沒希望,這雙重打擊讓女生心里特別挫敗。
她開始回想自己當初的選擇,再對比高考 684 分這個高分,后悔得不行。
她甚至直接說 “ 后悔多考了 100 分”。她就想啊,要是當初沒被浙江大學的光環吸引,選個師范專業,畢業后就能成為有穩定體制內工作的教師。
就算選個普通本科院校,挑個熱門專業,至少考公也不會這么難。所以她覺得 “選浙大還不如去普通本科” 。
![]()
684 分的高考成績,放在任何省份都是妥妥的 “學霸級” 分數,足以讓她在志愿填報時擁有諸多優質選擇,可最終卻因為專業選擇的偏差,陷入 “就業跑不動、考公進不去” 的尷尬境地,任誰看了都會覺得 “虧大了”。
當年填報志愿時,大概率是被 “浙江大學” 這塊金字招牌沖昏了頭,覺得 “能考上浙大就是光宗耀祖,專業好不好無所謂,反正名校畢業肯定有好工作”。
他們可能根本沒花時間去深入了解 “植物保護” 專業到底學什么、畢業后能做什么、就業市場需求如何,甚至可能連這個專業的核心課程和對口崗位都沒搞清楚,就憑著 “名校光環” 拍板決定,屬于典型的 “為了面子,丟了里子”。
如果當初能多花點心思研究專業,結合未來職業規劃做選擇,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困境。
現在就業市場競爭有多激烈,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尤其是體制內工作和優質企業崗位,更是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很多崗位明確標注 “僅限 XX 專業報考”,專業不對口,哪怕你是名校畢業,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就像考公,稅務、政法、教育等熱門系統,大多招的是 “法學”“會計學”“漢語言文學”“師范類” 專業,“植物保護” 這類農業相關專業,對口的大多是基層農業部門,崗位少不說,還可能面臨 “蘿卜坑” 或更激烈的競爭。
但浙大作為頂尖名校,能給她的也絕不止一張文憑。
身邊的同學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學霸,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思維方式、學習能力都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 同伴壓力帶來的成長,是普通本科院校很難給到的。
浙大的師資力量、科研資源、講座活動、國際交流機會,都能拓寬她的視野,讓她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浙大強大的校友網絡,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未來不管是考研、創業還是換行業,說不定都能得到校友的幫助。
![]()
不能說名校就是白讀的,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目前她的需求,是解決不了現在的困境的。
這也給我們上了一場生動的志愿填報課,優先選 “實用專業”,別被名校光環綁架。如果分數能上名校的冷門專業,不如退一步,選擇普通本科里就業前景好的熱門專業。
很多家長和考生選專業時,容易被 “高大上” 的專業名稱迷惑,比如 “生物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聽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就業面很窄。
先想清楚孩子未來想從事什么職業,然后去查這個職業需要什么專業背景,再根據這個專業去選學校。
當然,強調 “實用” 不代表完全忽視興趣。如果孩子對某個專業有濃厚的興趣,且這個專業就業前景不算太差,那就可以優先考慮。
希望所有高考生和家長都能吸取這個教訓,填報志愿時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目;多關注 “專業實力”,少迷信 “名校光環”。
![]()
別再問 “我能上哪個好大學”,而是多問 “上了這個大學,我能學什么專業?這個專業畢業后能做什么工作?這份工作是不是我想要的?”
“名校≠好前途”,專業選擇錯了,再高的分數、再亮的名校光環,也可能在就業時 “翻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