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內容
蝦蟹加工副產資源的高值化開發與利用研究
我國蝦蟹生物資源儲量豐富,因其具備可再生性強、存量大、風味優良且營養價值高的特點,成為水產加工領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伴隨全球漁業資源的深度開發以及水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實現水產品加工副產物的高效利用已成為水產領域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焦點。然而,當前水產加工業在綜合利用技術方面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導致加工副產物的資源量逐年累積,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已有研究表明,蝦蟹加工副產物中富含功能脂質、功能肽、甲殼素、鈣等多種高附加值的功能活性成分。本研究聚焦于蝦蟹加工副產物,基于脂質組學方法對具有代表性的蝦加工副產物中的脂質輪廓進行了表征,并構建了其中主要功效脂質成分(如多不飽和脂肪酸、磷脂、蝦青素等)與危害因子的鑒定及脫除技術體系;研究形成了功能脂質的精準轉化與綠色大容量高效制備技術,有效提升了功能脂質的提取效率和純度;開發了蝦、蟹副產物中功能脂質的微/納米運載體系設計制造關鍵技術,以解決功效脂質在終端產品開發過程中存在的穩定性差、水溶性欠佳、腥味重以及生物利用率低等問題。本研究旨在為蝦蟹加工副產物的高值化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
專家介紹
![]()
周慶新教授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海洋技術系
周慶新,博士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專業,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海洋技術系教授,德累斯頓工業大學訪問學者,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創新團隊帶頭人,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海洋甲殼類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食品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日照市海洋食品資源高效利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創新平臺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食品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先后承擔各類科技攻關項目20余項,發表研究論文和報道4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核心成果在20余家企業轉化應用,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中國專利優秀獎等。
實習編輯:楊瑞蕾;編輯:閻一鳴;責編:張睿梅
![]()
為進一步促進動物源食品科學理論的完善與創新,加速科研成果向實際生產力的轉化,助力產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中國食品雜志社將與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南昌師范學院、 家禽遺傳改良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共同舉辦的“ 2025年動物源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國際研討會 ”,將于 2025年10月25-26日 在 中國 江西 南昌 召開。
長按或微信掃碼進行注冊
會議招商招展
聯系人:楊紅;電話:010-83152138;手機:13522179918(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