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振寧、翁帆
文丨談古論今
大家好,這里是談古論今。
10月18日,103歲的楊振寧走了。
網上瞬間炸開了鍋。
但奇怪的是,大家更關注的不是這位物理學巨匠的離世,而是另一個問題——
48歲的翁帆,接下來怎么辦?
21年前那場震驚全國的婚禮,今天,該有個說法了。
21年了,翁帆被罵了整整21年。
拜金女、圖遺產、耐心等死、釣凱子......這些污名化的標簽,伴隨著她到今天。
但事實是——翁帆不僅優秀、堅強,更深愛著楊振寧。
為什么說她優秀、堅強?
一、選為學生代表接待楊振寧夫婦
1995年,汕頭大學舉辦了國際物理學家大會,有4位諾貝爾獎得主出席。
彼時,學校要選學生做接待向導,標準很高:不僅要成績優異,還得外語流利、舉止得體、應變能力強。
翁帆被選中了。
她當時才19歲、大一,成績年年拿第一。老師評價她“文靜乖巧,從不接受男生追求”。
![]()
這說明什么?
說明她的優秀,是經得起選拔的,是被學校和老師認可的。
接待那幾天,翁帆觀察到一些細節:
73歲的楊振寧,不僅精神矍鑠,還隨身給68歲的妻子杜致禮帶著保溫杯,自己卻喝著礦泉水;杜致禮身體不好,走累了就要坐石凳,楊振寧總是先掏出手帕鋪好,再小心攙扶她坐下。
這些場景,翁帆都看在眼里。
她看到的是什么?
是一個物理學家對自己妻子53年的體貼,是“執子之手”最樸素的模樣。
杜致禮后來對兒子說了一句話:“你們對我的照顧,都不如翁帆這個小姑娘。”
這句話的分量,懂的人自然懂。
一個19歲的女孩,能被頂尖學府選去接待世界級科學家,能讓挑剔的名門太太贊不絕口——這本身就說明,她不是普通人。
更重要的是,也正是那一次的接待,讓她看清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愛情。
愛情不是花前月下,不是海誓山盟,而是一個保溫杯、一塊手帕,和五十年如一日的細心。
二、第一段婚姻不幸福,果斷離婚
翁帆大學畢業后,在深圳的一家高爾夫俱樂部工作,和一個香港人結了婚。
婚后,她辭職當起了全職太太,以為可以經營好這個家。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段婚姻沒有給到她想要的尊重——每次自己向丈夫要錢時,都被丈夫嫌棄。丈夫覺得她沒能力,只會要錢;她也覺得自己過得像“乞討”,毫無尊嚴。
兩個人的感情,就這樣被生活的瑣事消磨殆盡。
不到兩年,翁帆就提出了離婚。
這個決定不容易。
當時她沒工作,沒收入,離婚意味著要從頭再來。但她還是選擇了離開。
杜致禮得知后,還專門寫信鼓勵她:“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不能依附于任何人。”
翁帆聽從了這個建議,考上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碩士。
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她要的不是錢,而是尊重。
如果她真的是“拜金女”,為什么不忍一忍,守著那個多金的香港丈夫?為什么寧可自己從頭再來讀研究生?
要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一個香港丈夫意味著太多太多。
這種決斷力,不是每個女人都有的。
三、面對全世界的質疑,她內心平靜
2003年,楊振寧的夫人杜致禮去世。
翁帆寫信慰問楊振寧,兩人開始頻繁地通信。一年后,楊振寧向翁帆求婚。
于是,2004年12月24日,28歲的翁帆嫁給了82歲的楊振寧。
54歲的年齡差,引發了鋪天蓋地的質疑:
“一樹梨花壓海棠”、“老夫少妻”、“肯定是圖錢”、“這婚姻能撐幾年”......
![]()
但21年過去了,翁帆的表現打了所有人的臉——
她沒孩子、沒分手、沒炒作,更沒作妖。
她做的,這是陪楊振寧參加學術活動,和他一起翻譯亞運會會歌,在博物館里暢聊后交換意見......
她說:“是楊振寧塑造了現在的她,給了她一個純凈的世界。”
她還說:“愛是成全,而非占有。”
28歲,正是一個女人最美的年華,有無數條路可以讓她們選。
她毅然選了最難走、最被非議的那條。
但走得很穩。
能在全世界的口水里保持內心平靜,這份定力,值得尊重。
很多人不知道,楊振寧和翁帆結婚后,曾公開談過一個敏感話題:
翁帆的再婚。
楊振寧說:“贊成你將來再婚,是年紀大的楊振寧講的;年紀輕的楊振寧,希望你不再結婚。”
翁帆當時不高興地回應:“我當然不會,你怎么可以這樣講!”
這段對話里藏著什么?
藏著一個103歲的老人對年輕妻子最深沉的愛與愧疚。他知道自己終將離開,他不想讓她被“守寡”的道德綁架困住下半生。
![]()
翁帆回顧時,說自己當時很不理解丈夫,因為愛自己的話,就不會讓自己嫁給別人。
但時至今日,她明白了——那才是丈夫愛的體現。
而她當時的氣憤,不正是自己愛楊振寧的體現嗎?
很多人一直不理解:翁帆到底在圖什么?
要我說:
1、不是錢——楊振寧雖有退休金,但她除了必需品,沒有要楊振寧任何錢財。
2、不是名——這“名”帶來的更多是非議,而非榮耀。
3、不是孩子——她放棄了去做一名母親。
那她要的是什么?
也許,她要的是1995年那天,看到的愛情;
也許,她要的是精神世界的豐盈,而非世俗意義的圓滿。
也許,她要的是楊振寧說的那句話:“愛是成全,而非占有。”
這是一條大多數人不理解的路,但這不妨礙它是一條值得尊重的路。
坦白說,我能理解翁帆,但如果我是女人,我活不成她那樣。
我更喜歡和另一半去享受煙火人間:
菜市場的討價還價、孩子的哭鬧、普通人的柴米油鹽......
但這不妨礙我尊重她。
每個人都有權利定義自己的幸福。
翁帆用21年證明了:自己的婚姻不是一場交易,而是因為忠于愛情。
至于楊振寧走后,她會不會孤獨?
或許會。
但她在這21年里,可能早已找到了與孤獨相處的方式吧。
作為外人,我們只能做到——
祝福她,然后閉嘴。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信息來源均為網絡,如與事實不符或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作者澄清或刪除。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綠色網絡世界!
敢為蒼生諫真言,豈因禍福避趨之!
@關注、點贊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