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一男子察覺妻子行為異常,搶過手機后發現妻子竟和8個陌生男人聊曖昧,崩潰直呼“天都塌了,三個女兒都這么大了”。面對丈夫的委屈,丈母娘卻反駁“你都打她兩次了”,而男子最終表態“你要回來,我還選擇原諒”。事件曝光后,“原諒”背后的婚姻困境、家暴爭議引發熱議,本文結合法律點拆解事件里的是非對錯,梳理網友不同觀點。
一、現場直擊:手機里藏8個曖昧對象,丈夫崩潰丈母娘卻“翻舊賬”
10月20日,開封這位男子的一段視頻刷爆網絡,鏡頭里他拿著妻子的手機,語氣又急又啞:“你們看看,8個陌生男人!全是聊曖昧的!” 他對著鏡頭反復說:“三個女兒都這么大了,我感覺天都塌了!”
可沒等網友替他揪心,丈母娘的話直接讓劇情反轉。面對女婿的控訴,丈母娘當場反駁:“你都打她兩次了!” 一句話把“妻子聊曖昧”的焦點,拉到了“丈夫曾家暴”上。更讓人意外的是,即便發現妻子的曖昧聊天,男子最后還是松了口:“這次你要回來,我還選擇原諒你。”
這段視頻一出來,評論區直接炸了——有人心疼男子“為了孩子忍氣吞聲”,也有人罵他“家暴還有理”,還有人疑惑“丈母娘提家暴,是在轉移話題嗎?”
![]()
二、法律拆解:別被“原諒”帶偏!這兩件事的法律性質完全不同
很多人盯著“原諒不原諒”吵,但從法律角度看,這件事里藏著兩個不能混為一談的關鍵點,不管是婚姻里的哪一方,都得搞清楚。
1. 妻子聊曖昧:不違法,但可能成離婚“過錯”
首先明確一點:妻子和他人聊曖昧,屬于道德層面的問題,目前不違反法律,既不構成重婚,也不算“出軌”(法律上的出軌通常需要實質性親密行為證據)。
但如果這段婚姻走到離婚那一步,情況就不一樣了。根據《民法典》,法院判決離婚時會考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而長期與他人曖昧聊天,可能被認定為“對婚姻不忠實”,進而成為法官判斷“感情破裂”的依據之一。如果男子能提供完整的聊天記錄,證明妻子的行為嚴重影響夫妻關系,在財產分割、孩子撫養權歸屬上,可能會對妻子不利——但前提是,得有扎實的證據,光靠幾句曖昧話可不夠。
2. 丈夫“打了兩次”:這不是“家務事”,是明確的違法行為
相比曖昧聊天,丈母娘提到的“打了兩次”,性質要嚴重得多。很多人覺得“夫妻吵架動手,是家務事”,但法律早就明確:家暴不是家務事,是違法行為!
根據《反家庭暴力法》,不管是打了一次還是兩次,只要實施了毆打、捆綁、殘害等身體暴力行為,就屬于家暴。哪怕沒有造成輕傷以上的傷害,只要讓對方感到身體或精神上的侵害,就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要求禁止丈夫接近、毆打自己。
更重要的是,如果丈夫的家暴行為有證據(比如醫院診斷記錄、報警回執、鄰居證言等),妻子在離婚時可以主張“損害賠償”,而且法院在判決撫養權時,會優先考慮家暴方是否適合撫養孩子——畢竟,有家暴史的一方,很難被認定為“能給孩子提供安全成長環境”。
3. 男子“選擇原諒”:法律不禁止,但權利不能隨便讓
有人問:“男子自己愿意原諒,法律管得著嗎?” 答案是:法律尊重當事人的選擇,不會強制干預。但要提醒的是,“原諒”不代表“放棄權利”。
如果男子這次原諒后,妻子繼續聊曖昧,或者自己再次動手家暴,雙方都可以保留證據(聊天記錄、報警記錄、照片視頻等),未來真要離婚時,這些證據都是維護自己權益的關鍵。尤其是涉及三個孩子的撫養權,證據越充分,越能幫法官做出對孩子有利的判決。
三、網友吵翻:有人心疼“為娃忍”,有人怒批“家暴零容忍”
事件曝光后,網友的觀點直接分成了三派,每一派都有自己的道理,吵得不可開交。
心疼丈夫派:為了三個孩子,他是被逼無奈
山東網友:“三個女兒都大了,他要是不原諒,孩子就沒完整的家了。換誰都得糾結,畢竟孩子是無辜的!”
河北網友:“8個曖昧對象,換哪個男人能扛住?可他最后還是選原諒,明顯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太不容易了。”
安徽網友:“說不定他是想給妻子一次機會,也給這個家一次機會。畢竟組建一個家難,拆了容易,孩子遭罪。”
批判家暴派:不管妻子錯沒錯,動手就是不對
廣東網友:“丈母娘提‘打了兩次’,這才是重點吧?妻子聊曖昧不對,但丈夫家暴更違法!別拿‘為了孩子’當借口,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四川網友:“聊曖昧可以離婚,但動手就是犯罪。要是妻子因為家暴才想逃避婚姻,那責任該算誰的?”
浙江網友:“心疼孩子沒問題,但不能用‘原諒’掩蓋家暴的錯。孩子在有家暴的環境里長大,比單親家庭更受傷!”
理性分析派: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別只看一面之詞
北京網友:“現在只有男子的一面之詞和丈母娘的一句話,到底妻子為什么聊曖昧?丈夫家暴的原因是什么?都沒說清楚,別太早下判斷。”
湖南網友:“婚姻里沒有絕對的對錯,曖昧和家暴都是錯。關鍵是他們得想清楚,這樣的婚姻繼續下去,對三個孩子到底好不好?”
陜西網友:“要么好好溝通解決問題,要么好聚好散。拖著不離婚,又互相傷害,最后最慘的還是孩子。”
結論:“原諒”不是解藥,別讓孩子為大人的錯買單
這場婚姻鬧劇里,“曖昧”和“家暴”都是扎在婚姻里的刺,而“為了孩子原諒”更像一句自我安慰的話。可現實是:孩子需要的不是“完整的家”,而是“有愛的家”——一個充滿爭吵、冷戰甚至家暴的環境,遠比單親家庭更傷害孩子。
不過網友的討論還沒停:有人說“男子原諒是顧全大局”,也有人說“家暴零容忍,不能原諒”。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婚姻里出現了曖昧和家暴,到底該為了孩子繼續忍,還是果斷分開?你覺得“完整的家”和“健康的成長環境”,哪個更重要?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