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到了10月末,今年我國的養老金調整算是徹底結束了,不管是正常的調整還是養老金的重算,補發都已經落下帷幕。而從今年年初,國家就在提提高低收入群體的養老金水平。那么今年調整之后提高的效果如何呢?不同群體之間的養老金差距有所縮小嗎?明年養老金又會如何調整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毫無疑問的是,今年我國的養老金已經實現了21連漲,雖說調整的漲幅并不高,但仍然進行了上調。,但提起養老金,養老金的差距問題一直都是大家討論的重中之重。不管是企業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是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不同群體之間的養老金差距的確是比較大的。而除了不同群體之間之外,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行業之間,養老金水平也存在著明顯差距。
就比如像是西藏,上海,北京這些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基本上都已經超過5000元。但部分中西地區可能仍然徘徊在3000元左右。而從行業來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普遍是高于企業退休人員的,這都是大家能夠看得到的確定的事實。毫無疑問的是,造成養老金差距的原因很多,除了個人的養老保險繳費水平有差異之外,歷史原因,社會環境因素也是造成養老金差距的原因之一。
![]()
正因如此,國家才開始采取提低控高策略,其實在今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當中,我們能夠看到許多地區都有類似的提低控高舉措。像是北京設定了一個均值之后,在這個值之下的人多長?在這個值之上的人少長,其實就是提低控高。一些地區降低了掛鉤調整的比例,增加了和調整的比例,這其實也是一種提低控高。
不過從整體的效果來看,養老金差距的縮小并沒有預想當中的那么明顯。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我國的養老金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想要縮小養老金差距也需要一個過程。這一點大家還是要做到心中有數的,養老金差距的縮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續的去推進。
![]()
那么在需要持續推進的情況之下,明年的養老金會如何調整呢?
雖說明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還有很久才會公布,我們也不妨根據現如今的情況來預測一下。
前段時間,人社部公布了關于養老保險的相關數據。從這些數據當中我們不難看出養老金的運行總體來說是穩健的。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超過了11萬億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結余更是達到了9.78萬億元。除此之外,基金投資運營連續8年也都實現了正收益,年投資的收益率達到了5.15%。
其實從這些數字當中,我們就能夠看得到我國目前的養老金體系比較穩健。而且整體運行比較穩健。工資水平,物價水平又在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明年的養老金繼續上調是大概率的事情。但同樣不能否認的是,我國的養老金也面臨著比較大的壓力,那就是退休人員以及老年人數量的增加。
![]()
據悉,2024年的時候,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占人口總比例的數據就已經達到了21.1%。所以養老金的壓力也是不容小覷的。綜合以上這些因素,我們可以大膽的進行預測,明年的漲幅很可能會在1.5~2%之間。可以說在當下的經濟情況以及各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之下,漲幅繼續收窄的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
那么既然養老金調整處在一個變動的狀態當中,明年的養老金調整是否會按照工齡進行調整呢?
在近些年來關于養老金的討論當中,按照工齡調整的呼聲是比較高的,這也反映出大家對于長繳多得的期待。其實從理論上來說,加大對工齡的重視程度并不是不可以,但工齡調整也面臨著現實挑戰,比如對于部分靈活就業人員來說,工齡認定是比較難的。除此之外,部分群體因為歷史原因曾經中斷過工齡,還有就是單純按照工齡調整,可能會導致我們忽視了繳費基數的差異。
![]()
所以總的來說,即便是要按照工齡進行調整,也需要考慮更多方面的因素。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就業形態的多元化,我國的養老金調整機制必然需要更加的精細,才能夠滿足當下的社會變化和需求。你覺得怎么調整對于我們來說才是更公平,更有利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