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齡超35年注意!2026養老金上調最新預測,這兩類人看看有你嗎
小區花園里,張大爺和李大爺正坐在長椅上曬太陽嘮嗑,手里攥著剛到賬的養老金存折。“老李,你工齡38年,今年養老金漲了不少吧?”“是啊,漲了120多塊!聽說2026年還能漲,咱這超長工齡是不是能多漲點?”旁邊路過的王大媽也湊過來:“我養老金才2800,要是能多傾斜點就好了!”其實不光他們,全國上億退休人員都在關心2026年養老金的事兒——連續21年上漲的養老金,2026年還能續漲嗎?工齡超35年的有啥優勢?哪些人能額外多漲?
![]()
1. 2026養老金“22連漲”穩了?官方信號+基金實力給足底氣
首先給大家吃顆定心丸:2026年養老金繼續上漲的概率極大,這可不是空穴來風,有政策依據和資金實力雙重保障。
從政策層面看,《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基本養老金要“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調整”。202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都強調“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這種民生政策的連續性絕不會輕易打破。更關鍵的是,自2005年以來,養老金已經實現21年連續上漲,2021年漲4.5%、2023年漲3.8%、2024年漲3%、2025年漲2%,穩健調整的節奏清晰可循 。
從資金實力來看,養老金“錢袋子”相當充裕。截至2024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7.1萬億元,全國社保基金戰略儲備超2.6萬億元,還有1.68萬億元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保基金 。2025年上半年,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突破10.72億人,基金總收入4.53萬億元、總支出3.89萬億元,收大于支且投資運營連續八年正收益,年均收益率超5.15%。這么厚實的家底,就是2026年養老金上調的硬底氣。
2. 工齡超35年為啥“吃香”?掛鉤調整藏著“長繳紅利”
養老金調整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而工齡(繳費年限)正是掛鉤調整的核心,35年以上工齡的退休人員,優勢會格外明顯。
根據2025年養老金調整方案,掛鉤調整分為兩部分:一是與繳費年限掛鉤,二是與養老金基數掛鉤 。2025年多數省份的繳費年限掛鉤標準是每滿1年漲0.5-1元,專家預測2026年將維持在0.6-0.8元/年的區間。咱們算筆明白賬:35年工齡的人,單這一項就能漲21-28元;如果是40年工齡,能漲24-32元,而15年最低繳費年限只能漲9-12元,差距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人社部2025年明確表示,2026年要進一步強化繳費年限在掛鉤調整中的權重,可能實行“階梯式”掛鉤——繳費年限越長,每滿1年的上漲金額越高。比如部分省份已試點“30年以下按0.6元/年,30-35年按0.7元/年,35年以上按0.8元/年”的標準,2026年大概率會有更多省份跟進。這意味著,35年工齡不僅能拿基礎掛鉤金額,還能享受額外的“長繳補貼”。
3. 兩類人額外多漲!高齡+低收入群體成傾斜重點
除了工齡優勢,2026年養老金調整還會對兩類群體重點傾斜,這是官方明確的政策導向,也是“提低、擴中、限高”的具體體現。
第一類:高齡退休人員
傾斜調整向來是高齡老人的“專屬福利”。2025年的政策中,湖南70-79歲每月額外加19元,80歲以上加29元;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再補9元。專家預測2026年這一標準會小幅上調,70-79歲傾斜金額將達20-40元,80歲以上達40-80元,艱苦邊遠地區補貼10-30元。更利好的是,部分省份已將高齡傾斜門檻從70歲放寬到65歲,2026年可能有更多地區跟進,讓更多老人受益。
第二類:低收入退休人員
養老金水平較低的群體,雖然絕對上漲金額可能不多,但漲幅比例往往超過平均水平。2025年養老金總體調整幅度2%,但不少月養老金3000元以下的企業退休人員,實際漲幅達到2.5%-3% 。河南、山東等省份已試點對低收入群體發放額外補貼,2026年這一政策有望全國推廣。這意味著,月養老金越低,調整后的實際收益越明顯,有效縮小退休人員之間的待遇差距。
4. 2026漲幅怎么算?1個公式+1個案例看懂
很多人好奇“自己2026年能漲多少”,其實養老金調整有固定公式:最終上漲金額=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咱們用具體案例算一算更直觀。
假設:王大爺,68歲,工齡38年,月養老金4500元,在浙江退休(非艱苦邊遠地區)。
- 定額調整:參考2025年浙江31元的標準,2026年預計33元;
- 掛鉤調整:38年工齡×0.8元/年(35年以上標準) + 4500元×0.6%(養老金基數掛鉤比例)=30.4元+27元=57.4元;
- 傾斜調整:暫未達到70歲,無額外傾斜。
- 總計上漲:33元+57.4元=90.4元,實際漲幅約2.01%,略高于預計平均水平。
如果王大爺2026年滿70歲,還能額外享受20-40元的高齡傾斜,總漲幅會更高。需要注意的是,只有2025年12月31日前辦理完退休手續、開始領取養老金的人,才能參與2026年調整,2026年新退休人員需等下一年。而且不用自己申請,社保局會自動核算,7月左右就能補發1-6月的差額。
其實2026年養老金調整的核心邏輯很清晰:工齡越長、年齡越大、養老金越低,越能享受政策紅利。對于工齡超35年的退休人員來說,“長繳多得”的優勢會充分體現;高齡和低收入群體則能拿到額外傾斜。不用天天盯著各類猜測,多關注2026年3-4月人社部發布的全國總體方案,5-6月各地細則落地后,就能精準算出自己的上漲金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