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爽,桂香滿園。10月18日下午,中國政法大學85級校友相識40年紀念大會在海淀校區禮堂隆重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黃瑞宇出席大會并講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曾為85級校友授課的十余名教師代表與近二百名校友歡聚一堂,共敘四秩情深。活動由85級校友、北京建筑大學工程法律研究院院長姜軍主持。
重返校園:四十年后再敘芳華
下午3時,紀念大會正式拉開帷幕。會場內,“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訓熠熠生輝。大會伊始,校友們首先觀看了學校最新的宣傳片,直觀感受母校近年來的蓬勃發展,現場氣氛熱烈。
隨后,一段精心制作的紀念視頻帶領全場推開時光之門。視頻中,不僅嵌入了校友們當年的青春舊照,勾起了無限回憶,更再現了教學樓里的晨讀身影、曉月河畔的漫步、宿舍樓里的臥談夜話……一個個片段勾勒出八十年代法大人共同的青春記憶。其中,視頻題字由我校書法教學開創者畢可鷹教授親筆書寫,蒼勁的筆觸為這段光影記憶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蘊。
感恩傳承:師生情誼跨越時空
在溫馨的氛圍中,大會進入感恩環節。當年為85級學子授課的劉金友、王玉梅、畢可鷹等教師代表應邀出席。當主持人念出恩師們的名字時,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學生代表巴布、李東、馬金株依次上臺發言。來自內蒙古的巴布動情回顧了從邊疆學子到執業律師的32年歷程,感恩母校賦予的法治信仰;李東則分享了過往在校經歷以及在法治建設一線的實踐感悟;馬金株以“我見同學多面熟,料同學見我應如是”的幽默開場,引發全場共鳴。三位校友的發言雖角度各異,卻共同表達了85級學子對母校培育的深切感恩。
![]()
教師代表劉金友、王玉梅通過寄語方式表達了對學子們的掛念與祝福。劉金友為同學們在法治建設各領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勉勵大家永葆初心;王玉梅則深情回憶了當年的教學相長,祝愿校友們身體健康,情誼長存。
![]()
師恩如山,教誨如燈。在動人的音樂聲中,85級學生代表向十一位教師敬獻鮮花。白發蒼蒼的老師們與學生們深情相擁、在場全體校友起立熱烈鼓掌的場景,成為整場活動最動人的注腳。
母校寄語:攜手共筑發展共同體
![]()
黃瑞宇首先向85級校友致以熱烈歡迎,深情回顧了85級校友四十年來與母校共同成長的歷程,對校友們在各自崗位上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他從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國際交流、校園建設等多方面介紹了學校發展成就,尤其對法學學科連續多輪獲評A+、實現軟科排名“七連冠”等突出成績進行了詳細講述。他強調,這些成就離不開校友們的長期支持。他表示,校友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是母校發展最堅定的支持力量。他提到,多年來85級校友通過多種方式反哺母校,為學校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談及未來發展,他提出三點期待:希望校友成為“校友-母校發展共同體”的積極推動者、青年學子成長的引領者、母校發展的智囊與伙伴。期望校友們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法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情誼永恒:歌聲與光影中的法大情懷
![]()
“軍都山下,小月河邊……”當校歌旋律響起,全體校友自發起身,手挽手齊聲高唱。這一刻,四十年的時光仿佛瞬間倒流,不少人眼中閃爍著淚光,聲音哽咽卻依舊鏗鏘有力。四秩光陰流轉,從青絲到白發,從校園到四方,校歌的旋律將所有人的心緊密相連,共同重溫那份歷久彌新的法大情懷。
會前,學校組織拍攝師生大合影。畫面中,校友們相互整理衣裝,老師們被學生們簇擁在鏡頭中央,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笑容的面龐被永遠定格。這張承載著四十年情誼的合影,共同訴說著法大人永恒的精神紐帶。
四秩春秋如歌,今朝重逢如詩。此次85級校友入學40周年返校活動不僅是一次深情的回眸,更開啟了校友與母校攜手前行的新篇章。正如校友們所言:“無論走了多遠,法大永遠是我們精神的家園。”這份歷經歲月洗禮的情誼,必將如陳年佳釀,歷久彌香。
內容來源|中國政法大學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