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12日,江蘇省工商聯正式發布2025江蘇民營企業百強榜單。這份被喻為“江蘇民企晴雨表”的榜單,不僅揭示了區域經濟格局的新變化,更折射出江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百強門檻躍升至79.13億元,營收總額突破7.84萬億元,千億級企業達11家,創歷史新高
2025江蘇民營企業百強榜單正式發布,一組數據格外引人注目:蘇州以27家上榜企業穩居榜首,包攬榜單前五名,在千億級企業梯隊中更是獨占7席。這張被喻為“江蘇民企晴雨表”的榜單,清晰地勾勒出蘇州在江蘇民營經濟版圖中的領先地位。
縱觀本次榜單,蘇州企業的表現可圈可點,百強門檻躍升至79.13億元,營收總額突破7.84萬億元的亮眼成績單背后,是蘇州民營企業的強勢支撐。恒力集團以8715億元營收雄踞榜首,盛虹控股集團、沙鋼集團、亨通集團和永卓控股緊隨其后,包攬前五。
更深入分析發現,蘇州不僅在數量上占優,在質量上同樣領先,在同步發布的“2025江蘇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中,28家蘇州企業入圍;“2025江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100家”中,36家蘇州企業上榜,這些數字共同描繪出蘇州民營經濟規模與質量并舉的發展態勢。
蘇州的領先并非偶然,而是其多年來精準產業布局的必然結果,仔細觀察27家上榜企業,多集中于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與當地持續推進的“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密不可分。
在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生態日趨完善,從初創企業到上市公司形成了完整梯隊;在昆山,電子信息產業鏈不斷延伸,從代工制造向核心研發升級;在張家港,以沙鋼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正通過“智改數轉”實現提質增效。這種多層次、梯隊化的產業布局,為蘇州民營經濟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動力。
創新投入是衡量企業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在“江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100家”榜單中,沙鋼集團、盛虹控股集團、亨通集團等蘇州企業位列前十,彰顯了蘇州民企在科技創新上的決心。
亨通集團在光纖通信領域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盛虹控股在新材料研發上持續投入,信達生物在創新藥領域屢獲突破……這些企業正將研發投入轉化為核心競爭力。蘇州民營企業深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在江蘇區域協調發展的大格局中,蘇州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南北掛鉤”合作的深入推進,蘇州企業正將制造環節向蘇北地區延伸,形成“研發在蘇南、制造在蘇北”的產業鏈協同模式。
這種“飛地經濟”不僅緩解了蘇州本地的土地、勞動力壓力,也為蘇北地區帶來了發展機遇。與此同時,蘇州企業通過產業鏈延伸,實現了自身競爭力的提升,這種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模式,正在重塑江蘇民營經濟的空間布局。
然而,在一片喝彩聲中,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蘇州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廣東、浙江等民營經濟發達地區相比,蘇州在培育新生代企業家、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仍需努力。如何讓今天的“百強企業”成長為明天的“百年老店”,是擺在蘇州面前的重要課題。
蘇州民營經濟的強勢表現,為我們提供了觀察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寶貴樣本,其成功經驗表明,只有堅持創新驅動、優化產業布局、完善營商環境,才能培育出具有持續競爭力的企業群體。
未來,蘇州需要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需要深化區域合作,在長三角一體化中找準定位;需要推動民營經濟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躍,打造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江蘇民企百強榜就像一面鏡子,既照見了蘇州民營經濟的輝煌今天,也預示著她需要書寫的精彩明天,在這場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蘇州已經起跑,但長跑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