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
楊絳先生說:“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就是,低配你的生活,高配你的靈魂,年齡只是符號,把生活調到你喜歡的頻道,每一段時光都藏著不可復制的美好。”
希望我們都能有與之匹配的內涵,或清新無畏,或沉穩純粹,活得像自己,便是對生命最好的饋贈。
年少時,我們總以為幸福在于獲取,在于擁有,在于把生活裝點得繁華似錦。到了中年方才明白,原來真正的安寧,源自給生活做減法,為靈魂添分量。
生活低配,并非苛待自己,而是知止知足。衣裳半新不舊最適意,三餐清淡養人,居所整潔明亮便是安穩。
人之所以累,往往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背負的太多。我們總把目光落在未曾得到的東西上,卻忽略了已經握在手中的珍貴。
《道德經》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外在的紛繁繚亂,容易迷了心竅。
中年以后,當學會從喧囂中抽身,回歸內心的清靜。那些推不掉的應酬,斷不了的攀比,就隨它去吧。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低配的生活,是一種通透的智慧。它讓我們從外物的羈絆中解脫出來,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不再為虛榮買單,不再為浮華所惑,日子便越發踏實從容。
靈魂高配,亦非刻意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沉淀。年輕時,靈魂或許單薄,需要借助外物的裝飾。到了中年,經歷了幾番風雨,見過了幾場起落,內心便慢慢豐盈起來。
這時我們才懂得,精神的豐腴,遠比物質的堆砌更為可貴。
如何高配靈魂?不過是在尋常日子里,存一份詩意,守一份清醒。閑暇時,讀幾頁書,寫幾行字,與先哲對話,與自己交談。
工作中,盡職盡責,在俗務里磨礪心性。處世時,保持善良,亦不失鋒芒。
我們的靈魂,便在這樣日復一日的滋養中,逐漸變得飽滿、厚重。它讓我們在紛擾中不失方向,在困境中不失體面,在平凡中見出滋味。
至于年齡,實在不必過分在意。它不過是記錄光陰的一個記號,何必讓它成為心靈的枷鎖?有人年少已然老氣橫秋,有人白發依然童心未泯。
生命的質量,從來與年華的數字無關,只與內心的狀態相連。
把生活調到自己喜歡的頻道,這才是關鍵。別人的艷羨,社會的標準,都不如自己內心的歡喜來得實在。
你喜歡田園的寧靜,就去種花蒔草;你向往遠方的遼闊,就去看山觀海;你沉醉書海的深邃,就去與文字為伴。
每一段時光,都藏著不可復制的美好。青春的絢爛有它的張揚,中年的沉靜有它的深度。不必惋惜落花,亦不必羨慕新芽,當下的這一刻,便是獨一無二的風景。
人到中年,當如秋日天空,澄澈明凈,云淡風輕。生活素簡,靈魂豐盈,這便是最好的境界。
希望我們都能修得與之匹配的內涵——或清新無畏,或沉穩純粹。最重要的是,活得像自己。不模仿,不迎合,坦然做自己,這便是對生命最好的饋贈。
煙云過眼,繁華終會落盡。唯有內心的光芒,能照亮前路,也能溫潤這平凡而又珍貴的人間歲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