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身處高壓環境時,除了明顯感到緊張、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身體內部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壓力會觸發更高層級的“警報”。其實突然感覺“壓力大”,可能原因很簡單——水喝少了!
![]()
最近總感覺壓力大?
可能是你水沒喝夠
每天喝水少的人,面對同樣的壓力,可能更容易崩潰。2025年8月,美國生理學會旗下《應用生理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飲水量不足1.5升的人在面對壓力時,體內主要壓力激素皮質醇的水平會顯著升高。
研究選取32名參與者,按照他們日常飲水量分為兩組:
第一組喝水少的人:0.9-1.7升/天
第二組喝水多的人:3.2-5.6升/天
通過采集他們的唾液樣本,來測量皮質醇水平。最終研究發現:在面臨較大的壓力時,無論平時喝水多還是少,所有人主觀上都會有“焦慮感”和心跳加速。但在看不見的生理層面,喝水少的人正支付著高昂的健康代價——他們的壓力激素水平飆升了55%。而這種身體“內在的過度反應”,與心臟病、糖尿病和抑郁癥的風險緊密相連。
此外,研究還發現,喝水太少與皮質醇對急性壓力的反應性更強相關。注意,并不是我們感到口渴時才需要喝水,我們可以通過尿液顏色進行簡單判斷。換句話說,尿液顏色越濃、越深的人,在面對較大壓力時,壓力激素反應越強烈。
最終研究也給出解決方法:想要改善/降低壓力給身體帶來健康影響,方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日常適當多喝水!
到底怎樣喝水才健康?
很多人在無效喝水
1.喝多少?——差不多就是“8杯水”
“每天8杯水”好像是大家公認的每日飲水量。但8杯水究竟是多少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介紹,在溫和氣候條件下,低身體活動水平成年男性每天水的適宜攝入量為1700毫升,女性每天水的適宜攝入量為1500毫升,如果是容量200毫升左右的杯子,那么大概就是8杯。
不過,體型、氣候、年齡、體力活動等多種因素均會影響個體的需水量。因此,每天的推薦飲水量還是要“因人而異”。如果運動量大、出汗多,可增加到2000-3000毫升,老人、孕婦則需根據身體狀態調整。
2.何時喝?——少量多次,主動喝水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議,應主動喝水、少量多次。喝水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時間,每次1杯,每杯約200毫升。可早、晚各飲1杯水,其他時間里每1~2小時喝一杯水。
建議按照這幾個時間點來喝:
10點和下午3點各喝150~200毫升,可緩解疲勞、提升狀態。
飯前半小時喝150~200毫升,有助于控制食量。
睡前1-2小時少喝,100~150毫升即可,避免喝太多影響睡眠。
3.喝什么?——白水為王,警惕“糖衣炮彈”
白開水、礦泉水、純凈水是首選,它們無添加、易吸收,能有效補水。要盡量避開含糖飲料,比如可樂、奶茶等,它們不僅越喝越渴,還容易導致肥胖;濃茶和咖啡過量飲用會利尿,喝了之后要記得多補白開水;功能性飲料只適合高強度運動后喝,日常不必依賴。
4.怎么喝?——小口慢飲,溫水為佳
首選35~40℃的溫水,這個溫度接近人體體溫,不會刺激腸胃和食道,避免喝冰水或滾燙的水。喝水的時候盡量小口慢咽,不要一次性“牛飲”,否則會增加腸胃和腎臟負擔。
轉自:健康時報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