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時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楊振寧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隨父母來到清華園。1938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42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1944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45年作為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赴美留學,就讀于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后留校工作。1949年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1952年任永久研究員,1955年任教授。1966年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創立理論物理研究所(現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并在該研究所工作至1999年。1986年起應邀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7年起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現名為高等研究院)名譽主任,1999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
楊振寧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傳奇,是心懷家國的永恒回響。“寧拙毋巧,寧樸毋華”是他的治學態度,也是他的人生態度。正如他鐘愛的詩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楊振寧先生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閃耀在人類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
1935年于清華園西院11號楊家院中。遠在柏林念子心切的楊武之在照片背后寫下:振寧似有異稟,吾欲字以伯瓌。
![]()
楊振寧在西南聯大履歷表
![]()
楊振寧先生給啟功先生親筆信
啟功先生:
為了貫徹科教興國的方針,清華大學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我答應幫助王大中校長辦好此中心。中心即將遷入新蓋的大樓,現在正籌備大樓開幕啟用的典禮。
王校長和我希望,先生為我大樓題字如右,如蒙俯允,全校師生都萬分感激。
匆請
刻安
楊振寧上
九九年二月廿七日
啟功和楊振寧談書法
![]()
2002年暑假前的一天,清華大學派人來聯系,說楊振寧先生將在清華大學設
立“高等研究中心”,希望啟功先生能給寫個牌子。我把清華大學這個要求報告給啟功先生,先生欣然同意,并說下午就寫。先生選了一張榮寶齋送來的印有七個花團的彩色對聯紙,豎寫了“高等研究中心”六個大字,每個字各占一個花團,落款“啟功書”三個字,占最后一個花團。不久,恰逢北師大請楊先生來校講學,啟功先生親自把這幾個字送到楊先生手上。
![]()
2004年冬,啟功先生在病中,楊振寧先生在時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希的陪同下,到北師大看望啟功先生,并再次感謝啟先生為他寫了字。啟先生熱情接待客人,隨手拿出剛剛出版的《啟功口述歷史》分贈給客人。陳希先生翻看著《啟功口述歷史》,問到啟功與陳垣先生的關系,啟先生講了他“三進輔仁”的經過,客人們聽了他們師生的故事,都很感動。
楊先生稱贊啟功先生的書法很美,問啟功先生:“我的岳父杜聿明,您認識嗎?他也很喜歡書法,字寫得也很好。”
![]()
杜聿明將軍
![]()
杜聿明 致趙恒惕書法(中國嘉德2015秋拍拍品)
啟功先生說:“我當然認識,杜老有一件好東西——《萬歲通天帖》。我也見過,摹王羲之的手卷,是真的王羲之,太好了!”楊振寧說:“我沒有見過。”啟先生說:“這個帖現在在遼寧博物館收藏著。”
![]()
唐摹本《萬歲通天帖》
啟功先生答,當然,而且杜老先生還有一件“寶物”,你可否知道?是王羲之的手卷,《萬歲通天帖》,我見過,如假包換的王羲之啊!太難得了。啟功先生說到動情處,言辭里掩飾不住自己的激動。
楊振寧聽了有些失落的說,我沒有見過,啟功先生說,這幅作品現在被收藏在遼寧省博物館里。
![]()
楊振寧說到的岳父,就是他第一任妻子的父親,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
杜聿明在抗日戰場戎馬半生浴血殺敵,而且更難得的是他還是一位偏好文人雅趣的將領。雖然杜聿明在世人的印象里始終是一名浴血殺敵的武將,但這并不影響他對書法藝術的熱愛,但女婿楊振寧可能覺得岳父最大的名氣都是關于戰爭,所以他才試探性的問啟功先生,你知不知道我岳父杜聿明。
![]()
▲為昆侖關將士紀念塔題詞
楊振寧跟啟功先生聊天才知道,岳父杜聿明竟然擁有王羲之的真跡,可見他對書法藝術的喜歡程度,不然怎么會擁有極為珍惜和罕見的《萬歲通天帖》呢。跟啟功先生談過話,楊振寧也才知道岳父杜聿明比自己想象的更愛書法藝術。
![]()
▲杜聿明書法
要知道保有王羲之的真跡該是一件多么難得的事,他才恍然為何當時啟功先生會那么激動。確實從杜聿明后來留下的手跡不難發現,他當真對碑帖有一定的研究,也對此下過一番功夫。值得一提的是,在1939年桂南會戰,杜聿明率領的軍隊取得昆侖關大捷之后,這位驍勇善戰的將領還直接激動的大筆一揮,寫了一塊匾額,上面赫然寫著“雄師鎮遠”四個大字。
![]()
▲杜聿明書法
楊振寧自己也受了岳父的熏陶,平時閑來也舞文弄墨,用練習書法來靜心凝神和陶冶情操。杜聿明讓楊振寧愛上書法的同時,楊振寧也愛上了他的女兒。
![]()
杜致禮可不是普通的大家閨秀,她出身名門,母親是榆林師范學院公認的校花,而她的父親就是這位酷愛書法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
![]()
▲杜聿明書法
1944年,17歲的杜致禮進入西南聯大附屬中學讀書,而此時正在等赴美簽證的楊振寧,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來西南聯大附中做了一名數學老師。一年后,楊振寧赴美留學,過了兩年,杜致禮也只身來到美國留學。1949年圣誕節,在普林斯頓和朋友聚會的楊振寧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東方面孔,他覺得自己心跳加速了,甚至他想都沒想就沖了上去。
這一雙才子佳人在異鄉的偶遇,讓彼此覺得熟悉的感覺仿佛從未走遠,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因此他們的感情發展迅速,并于1950年直接“閃婚”了。
![]()
杜致禮與楊振寧共同生活了53年,生活甜蜜感情甚篤。杜致禮2003年過世,隔年楊振寧娶了與太太杜致禮長相極其相似的翁帆,有人說楊振寧娶翁帆是因為她有杜致禮的影子。
![]()
▲杜聿明書法
如果說岳父杜聿明是楊振寧書法的啟蒙老師,那啟功先生就是楊振寧書法之路的領路人,兩人雖然相處時間短暫,但能感覺到,楊振寧在啟功先生那里受到了很多關于書法藝術觀點的影響,而這些觀點和理論也激發了楊振寧的創作欲。
![]()
楊振寧的筆跡是這樣的——
![]()
![]()
![]()
![]()
![]()
這才是物理學家的字,雖沒經過訓練,但寫得自在從容,不被書法所拘束,也不被風格所俘虜。
![]()
楊振寧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為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以“楊-米爾斯規范場論”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
和“楊-巴克斯特方程”
為代表的學術成就
是人類科學殿堂中璀璨的明珠
![]()
1957年,中國物理學家李政道(左)、楊振寧(中)接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在粒子物理、場論、統計物理
和凝聚態物理等物理學
多個領域取得的諸多成就
對推動這些領域的發展
產生深遠影響
1997年
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
一顆國際編號為3421號的小行星
正式命名為“楊振寧星”
![]()
楊振寧在2019年求是獎頒獎典禮現場
楊振寧的一生
跨越兩個世紀,連接中西文化
是探索未知的不朽傳奇
是心懷家國的永恒回響
![]()
“寧拙毋巧,寧樸毋華”
是他的治學態度
也是他的人生態度
他將自己的人生比喻為“一個圓”
從清華園出發,歷經了世界舞臺
最終歸根故土
正如他最鐘愛的杜甫詩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楊振寧的百年人生
是一部閃耀在人類群星中的
千古篇章
悼念,緬懷!
圖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