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特朗普一改一周前的強硬立場,承認他所提議的對華加征100%關稅并非長久之計,并且是不可持續的。
特朗普在Fox的采訪中面對記者“關稅如果增加100%后,關稅達到157%,美國能撐得住么?的問題時表示,“可能撐不住,這是不可持續的”。
特朗普同時認為會和中國搞好關系,兩國將達成一項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白宮經濟顧問哈西特談到對華貿易時則表示,美國并未與中國交戰,有信心回到對兩國都有利的位置。
在特朗普的表態后,美股翻紅,而盤前期貨一度跌1.7%。
![]()
為何特朗普公開承認100%對華關稅行不通,對華貿易戰無可奈何??
雖然,自從特朗普政府大幅增加關稅后,美國關稅收入激增。截至9月底,美國今年累計關稅收入達到165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50億美元。
但據美國相關機構的多組數據顯示,如果貿易戰繼續升級,特朗普很有可能將會得不償失。
這主要原因在于美國消費者和制造商嚴重依賴中國供應鏈,難以找到相關替代品,只能被迫承擔大部分的關稅成本,將會影響美國的消費和整體經濟。
同時,美國對中國的進口依賴顯著高于中國對美國的依賴,如果貿易戰升級,美國將有更多產業面臨供應鏈中斷風險。
此外,高關稅也將會推高美國國內通脹,使得特朗普試圖通過迫使美聯儲大幅降息,降低美國國債利息成本和債務風險的意愿落空。
![]()
一、 美國嚴重依賴中國供應鏈,難以找到相關替代品
美國 80–100% 依賴中國進口的礦物包括:鋱、鏑、鈥、鉺、銩、鐿、銪、釔、鈧。
除了稀土等關鍵礦物以外,美國制造業也嚴重依賴中國的工業品和零部件。
例如,據國外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如果包括所有中間產品在內,美國約95%工業部門的部件供應直接或間接來自中國。
盡管稀土磁體和一些關鍵礦物在美國汽車、芯片、和軍工等行業成本占比微小,但缺少一個部件就可能導致整個產業的生產中斷。
工業品和零部件也同樣如此,現代制造業的產業鏈長、環節多且環環相扣,零部件和中間件眾多,一個環節的零部件中斷就會造成一個產業的中斷,并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從而對行業和整體經濟造成嚴重的沖擊。
美國家庭對中國產品的依賴也極高。據census bureau 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進口的烤面包機、臺燈和被子中,來自中國的比例分別高達99.7%、93.5%與92.4%。智能手機(81.1%)、微波爐(87.7%)、自行車(89.0%)、運動鞋(73.6%)等日用品同樣依賴中國供應鏈。
在稀土等關鍵礦物和工業品領域,美國想要擺脫中國的供應鏈將面臨重重困難,需要漫長的過程、大量的人才和技術、巨大的成本和代價。
在關鍵礦物和工業品領域,即使美國大幅增加關稅,但美國難以找到相關替代品,美國消費者、進口商和制造企業將被迫承擔大部分的關稅成本。
![]()
據高盛的數據顯示,在美國進口自中國的產品中,超過40%的品類中,中國的市場份額占比高達60%以上;而在中國進口自美國的品類中,逾60%的產品類別中,美國的市場份額低于30%。
金融時報則認為,中國對美出口集中于高復雜度產品,特別是半導體、電子設備等高技術制造品,這些商品在全球范圍內供應替代性較弱,為中國帶來了結構性優勢。
相比之下,美國對華出口則以燃料等低復雜度產品為主,替代性強。一旦貿易沖突升級,中國相對更易轉向其他進口來源,而美國短期內難以替代關鍵中國產品,從而可能在博弈中處于更被動地位。
![]()
而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近20年以來,美國對中國制造業的依賴明顯增加,而中國同期對美國制造業的依賴則出現大幅下降。
2003年以來,美國對中國制造業的依賴增加了180%,美國對中國制造業的依賴指數由2003年的100增長至目前的約280。
而同期,中國對美國制造業的依賴大幅減少60%,中國對美國制造業的依賴指數由2003年的100下降至目前的約40。
而在1995年時,中國對美國制造業的依賴指數將近100,美國對中國制造業的依賴指數僅約為20。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除了美國產業空心化,制造業外流以外,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中國企業創新力和市場競爭力大幅上升,中國企業在全球高附加值產品領域所占的市場份額持續上升,對美國相關產品的需求下降。
即使美國加征關稅,美國中短期內難以找到大量的替代品。
雖然,美國近年從越南、墨西哥和印度等國進口激增。但這些國家也同樣依賴中國的供應鏈,導致近年對華貿易逆差激增。
例如, 以越南為例。據越南海關總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越南對華貿易逆差達828億美元,較2023年的493億美元增長68%,刷新了歷史紀錄。中國繼續成為越南最大的生產資料供應國和第一大貿易伙伴,占越南進出口總額的26%。
![]()
三、美國貿易戰對中國企業的影響被明顯高估了
自2013 年以來,中國已連續12年位居全球貨物出口榜首,但中國企業的銷售收入仍然以中國市場為主,美國市場銷售占比相對較低。
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7.77萬億元。中國貨物出口總額為25.45 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對美國的出口為3.73 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貨物出口總額和中國貨物對美出口額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8.47%和2.7%。
中國為美國十大新興市場貿易伙伴中對美營收敞口最低者。不僅遠低于韓國的18%、新興市場國家平均水平的12%,也明顯低于墨西哥和印度等國。
與此同時,近年以來,中國通過拓展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對美出口依賴度持續下降。
![]()
四、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將支付大部分的關稅成本
例如,巴克萊估計,預計約50%的關稅成本將傳導至價格,這一假設與美聯儲調查一致。這就是說,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將支付大部分的關稅成本。
而高盛則認為。隨著特朗普關稅全面實施,消費者將承擔更大比例的關稅成本,美國消費者或最終將支付關稅直接成本的70%。
由于進口商品在美國個人消費中占比超過一半、美國約70%以上的經濟增長來自消費,關稅戰將會影響美國的消費、通脹和整體經濟。
據紐約聯儲最新月度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對未來一年通脹的預期明顯上升,尤其是低收入與教育程度較低的群體感受到更強烈的物價壓力。
美聯儲官員正密切關注消費者通脹預期變化,以判斷近期關稅政策是否僅導致一次性價格上升,還是將引發更持久的通脹沖擊。
![]()
五、關稅戰將使得特朗普試圖降低美國債務風險的意愿落空。
美國目前的經濟和通脹數據并不支持大幅降息,如果美聯儲迫于壓力而大幅降息,將會壓低美元,導致美國輸入性通脹進一步上升,再度加大美國加息的壓力和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的不信任。
2025財年前八個月,由于美國國債收益率高企,美國國債利息成本已達7760億美元,預計全年將超過1.2萬億美元。
美國國債利息成本高企,推動美國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激增。
美國目前國債規模已經超過37萬億美元,在過去的20年時間里,美國國債規模以平均每8年翻一番的速度在高速增長。根據目前的趨勢顯示,到2035年,美國國債規模很有可能會超過70萬億美元。
如此巨大的新增債務,國際投資者越來越難以承接。
近20年以來,雖然海外投資者持有的美債規模仍然在持續增長,但由于增長速度遠遠比不上美債的增長速度,導致海外投資者所持有的美債占比大幅下降。
2025年4月,海外投資者所持有約24%的美國國債,與2024年的約50%相比,幾乎下降了50%。目前,約76%的美國國債由美國各類投資者持有。
為了尋找美債新買家,美國政府被迫將目光更多地轉向國內投資者。
![]()
但美國的計劃也或將會進一步加大美債的不穩定性和債務風險。海外資本穩定性相對較強,特別是海外政府機構投資美債時,通常采取長期投資策略,而美國對沖基金和共同基金等美國國內投資者的資金穩定性較差。
例如,美債2023年下半年出現的歷史性暴跌與對沖基金和共同基金的大幅拋售是分不開的。同時,部分對沖基金當時也在大力做空美債。
而近10年以來,美國對沖基金和共同基金等美國國內投資者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新增美債買家。
![]()
未來,新增美債將越來越依賴對沖基金和共同基金等美國國內投資者購買,將會進一步加大美債的不穩定性,加劇美國的債務風險。
近期,“新債王”岡拉克、摩根大通CEO 戴蒙、貝萊德CEO Larry Fink以及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紛紛警告稱,美國沉重的債務負擔可能引發市場動蕩。
由于以上的五大因素的影響,美國難以承擔長期對華商品征稅高關稅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如果貿易戰持續或進一步升級,美國也將會遭到嚴重的反噬,美國未來所面臨的產業中斷風險將遠高于中國,特朗普越來越無可奈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