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布巴內什瓦爾舉行的2025年亞洲乒乓球團體錦標賽女團決賽落下帷幕,中國隊以3-0的絕對優勢戰勝日本隊,第20次捧起冠軍獎杯,在這場中日對決中,日本名將早田希娜與中國小將蒯曼的第三次單打交鋒尤為引人注目,不僅因為這是兩人的首次單打國際比賽交手,更因為賽后的早田希娜用“世界級的差距”來形容這場較量
![]()
在女團決賽中,中國隊的前兩盤單打已經奠定了勝局,王曼昱經過四局激戰逆轉日本削球手橋本帆乃香,孫穎莎則直落三局輕松擊敗張本美和,壓力落在了第三單打蒯曼和早田希娜的身上,蒯曼作為國乒新生代代表,首次在如此重大的團體決賽中亮相;而早田希娜則是日本隊的主力,肩負著為團隊奪取首分的重任;比賽開局,早田希娜迅速進入狀態,以11-8先拔頭籌,她憑借高質量的發球和搶攻,給初登決賽舞臺的蒯制造了巨大壓力,然而從第二局開始,場上的風向悄然轉變,蒯曼在5-9落后的不利局面下頑強追分,最終以12-10逆轉拿下該局,隨后的比賽,蒯曼完全釋放自我,以11-6、11-9連下兩城,最終以3-1擊敗早田希娜,為中國隊鎖定了冠軍
![]()
賽后,出現在日本機場的早田希娜面對記者的提問,坦然剖析了這場失利,“我有很多機會,第一局我10比9領先,第4局我也7比領先,本來是有很多能贏下來的可能。”早田希娜坦言,“但有時自己會不自覺地變得保守,或者在關鍵時刻做出錯誤選擇。”她將這種關鍵分處理的能力歸因于經驗問題,并坦言這正是與中國選手比賽時會遇到的“世界級的差距”,細觀整場比賽,早田希娜的評價準確指出了兩人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差異,首局她確實率先拿下;第二局蒯曼在落后情況下頑強追至9:9、10:10,最終以12:10扳回一城;而第四局中,兩人比分持續膠著,但蒯曼最終穩住心態,以11:9逆轉取勝,這些細節印證了早田希娜所說的“關鍵分”差異
![]()
早田希娜在機場采訪中還特別提到比賽環境的影響:“這次比賽的風的影響非常大,在我參加的比賽中都算是風力比較強的一次。”這一細節指向了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需要面對的多重挑戰,不僅是對手,還有環境等客觀因素,她表示未來需要“多學習這些物理性條件的應對辦法”,將這些經驗轉化為得分能力,此外,早田希娜還提到了與中澤監督的磨合問題,考慮到洛杉磯奧運會的團體賽將由他指導,早田認為必須盡快適應他的指揮方式,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和自我反思,展現了早田希娜作為頂級運動員的專業素養
![]()
回溯早田希娜的職業生涯,她其實有著與中國選手交鋒的寶貴經驗,2023年世錦賽上,她曾在女單1/4決賽中挽救9個賽點,最終險勝中國選手王藝迪晉級四強,那場比賽展示了早田希娜頑強的心理素質和逆轉能力,然而近期她的狀態有所起伏,今年10月的亞錦賽團體四分之一決賽中,她曾爆冷輸給朝鮮削球手金琴英,暴露出面對特殊打法的適應問題,手腕的傷病也困擾著她,7月她曾因手腕骨骼移位險些退賽;反觀蒯曼,這位21歲的小將正穩步上升,她的世界排名已提升至第4位,正式走入女子單打的頂尖行列,在亞錦賽決賽這樣的重大舞臺上,她頂住壓力,逆轉取勝,展示了國乒新生代的力量
![]()
站在東京機場的早田希娜,面對媒體話筒神情坦然,她毫不回避失利的細節,坦言“關鍵時刻的保守”和“錯誤選擇”是敗因,更將這種差距客觀地歸結為“世界級”的,那道橫亙在中國乒乓與世界其他選手之間的“世界級差距”,其實更像是一面鏡子,它既映照出中國乒乓的強大,也照見了追趕者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