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此前軍改后,伴隨著七大軍區調整為五大戰區,原先的“大軍區級”也隨之套改為“戰區級”,其中正戰區級單位已經是解放軍各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的最高規格建制,目前只有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紀委、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根據《大公網》的報道,軍委聯指中心已經獨立單列)以及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武警部隊還有五大戰區是正戰區級規格。(原來的戰略支援部隊也是正戰區級,但該單位已于2024年4月被撤銷番號和部隊建制。)
![]()
還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紀委、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都只是中央軍委的某一類職能部門、執行機關,因此不像五大戰區或四大軍種、武警部隊這些正戰區級單位那樣擁有完整全面的“機關組織架構”。那么,問題來了:正戰區級單位的機關部門一定是由“四部一委”構成嗎?答案是否定的。接下來,小圣就為大家展開接收一下相關情況,供大家大概了解。
![]()
軍改中,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率先組建了本軍種領導機構的機關架構,分別是參謀部、政治工作部、紀委、后勤部、裝備部(合稱“四部一委”)。其中,各軍種參謀部、政治工作部、紀委都是副戰區級,且紀委書記專職擔任;而各軍種后勤部、裝備部則是正軍級,但兩部主要負責人均進入黨委班子,所以同樣是軍種領導班子重要成員,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后勤、裝備部門的地位和影響力。
![]()
不過,同為正戰區級的武警部隊卻比較特殊,在運行初期,武警總部只設有“三部一委”,即參謀部、政治工作部、紀委和后勤部,這是因為軍改前的武警總部就僅設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而沒有像解放軍相關軍種一樣設立裝備部(當時,武警部隊司令部設有裝備部作為二級部門履行相關職責,后于軍改中改建為武警部隊參謀部裝備局)。直到2017年10月,武警部隊也增設了裝備部,自此才集齊了“四部一委”的配置。根據官方媒體的報道,武警部隊裝備部首任部長是武警新疆總隊原司令員管延密少將。
綜上所述,經過相應的調整后,解放軍四大軍種和武警部隊的機關架構都是“參政后裝+紀委”這“四部一委”的完整配置了。
![]()
最后,再來聊一聊五大戰區的機關部門構成情況:大家都知道,戰區的核心職責是履行聯合作戰指揮職能,其本身并不直接掌握統領部隊、也不負責部隊建設管理,同時后備力量動員、省軍區系統管理的工作則由軍委國防動員部負責,這便是“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正因如此,五大戰區僅領導管理著規模有限的直屬單位和戰區聯指中心,而這也就意味著五大戰區機關就不需要設立后勤部和裝備部了,相關后勤保障工作由各戰區聯勤保障中心統籌承接負責。
不過,我軍歷來要求軍隊各級單位講軍事、講政治,所以五大戰區都統一設立有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注意了,戰區機關的軍事工作部門叫作“聯合參謀部”而不是“參謀部”,突出了“聯合”特色特點,表明了戰區作為本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有權指揮本戰區內一切軍兵種力量執行聯合作戰任務。
![]()
那么,還有一個問題是:五大戰區的紀檢監察工作和監督工作由哪個部門來承擔呢?對此,官方的介紹早就給出了答案:軍委紀委共向軍委機關部門和各戰區派駐了10個紀檢組,實行派駐監督,其中五大戰區都是屬于單獨派駐(也就是說,一個戰區單獨派駐一個紀檢組)。如此一來,五大戰區就不需要額外設立“紀委”這一職能部門了。
所以啊,五大戰區的機關部門最為精簡,僅設有“兩部”,即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部,二者均為副戰區級,前者負責軍事謀劃、指揮調度,后者負責政工工作和思想建設,彼此互相配合、通力協作,共同履行好戰區使命職責、致力于保障打贏/克敵制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