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降落在中國東北某城市的機場。
踏上異國土地的第一步,金明哲感到一陣眩暈。不是因為飛行,而是因為眼前的景象。機場燈火通明,人潮涌動,巨大的電子屏幕上滾動著五花八門的廣告。人們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表情輕松,步伐匆忙。這種蓬勃的、幾乎要溢出來的活力,是他從未想象過的。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圖片
負責接待的中方人員很友好,將他們安頓在培訓中心的宿舍。宿舍條件很好,有獨立的衛生間,24小時熱水。金明哲按照在國內受到的培訓,謹慎地檢查了房間,確認沒有明顯的監視設備后,才稍稍放松。
第一天的培訓是安全的,全是技術課程。金明哲如饑似渴地吸收著知識,他帶來的筆記本很快記滿了密密麻麻的要點。他感到無比興奮,這些先進的機器和理念,正是他的工廠最需要的。
然而,考驗很快降臨。
![]()
圖片
致命的誘惑與無處不在的眼睛
培訓第三天傍晚,隊伍里一位來自平壤的運動員提議去附近的超市“見識一下”。帶隊的李干部,一個面色嚴肅的中年人,猶豫了一下,竟然同意了,但強調必須集體行動,且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
走進超市,對金明哲來說,如同踏入了另一個維度的世界。商品的豐富程度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疇——整排整排的飲料,琳瑯滿目的零食,各種品牌的電器……他口袋里裝著組織發放的少量零用錢,此刻卻感覺像一塊沉重的石頭。
在一個面包貨架前,他停住了。一個中國老太太看他站著發呆,順手從旁邊的試吃盤里拿了一個小面包遞給他,和藹地說:“小伙子,嘗嘗吧,新出爐的。”
那塊松軟、香甜的小面包,在他嘴里化開的瞬間,金明哲的眼淚幾乎要涌出來。這是一種他從未體驗過的幸福滋味。也就在這一刻,他眼角的余光瞥見,同行的李干部正冷冷地看著他,眼神銳利如刀。他瞬間清醒,那口面包哽在喉嚨里,變得難以下咽。這免費的“饋贈”,可能成為他回國后被審查的“罪證”。
當天晚上,李干部召集所有人開會,沒有點名,但語氣嚴厲地警告:“有些同志,已經被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迷惑了!一塊面包,就忘了自己是誰!別忘了,你們在國內的家人,都在等著你們‘干凈’地回去!”
“家人”兩個字,像一把重錘,敲在每個人心上。金明哲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椎升起。他明白了,他們并非一個團隊,而是彼此的監視者。李干部的眼睛,就是國內審查機構的延伸。
![]()
圖片
意外反轉與秘密使命
就在金明哲決定徹底封閉自己,只做一個學習的機器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找上了他。
那是培訓中心的一位中方老工程師,姓王。王工似乎對金明哲格外關注,經常在課后用簡單的漢語夾雜著手勢,給他“開小灶”,講解一些更深層的原理。一天下班后,王工把他單獨留下,遞給他一個厚厚的、用舊報紙包著的包裹。
“小伙子,你很好學,”王工用生硬的朝鮮語說,“這里面,是一些舊的技術手冊和我的筆記,可能……對你們有用。你帶回去,慢慢看。”
金明哲的心跳到了嗓子眼。接受境外人員的私相授受,這是大忌!他本能地想拒絕。但王工的眼神里沒有試探,只有一種長輩對晚輩的誠懇和期待。他想起了車間里那些老舊的、亟待改進的機器,想起了師傅期盼的眼神。一股巨大的勇氣,或者說是一種賭徒般的沖動,讓他接過了那個沉甸甸的包裹。
他將包裹藏在了行李箱的夾層里,外面塞滿了給家人買的合法禮物——一些糖果和便宜的衣物。他知道,自己正在玩火。
歸國:從機場到“學習班”
回國的旅程,比出國時沉重百倍。在朝鮮機場,所有人的行李都受到了極其嚴格的檢查。當檢查員的手摸到他行李箱的夾層時,金明哲的呼吸幾乎停止。幸運的是,那個包裹看起來就像一摞廢紙,檢查員捏了捏,沒有拆開,揮手放行。
然而,真正的難關才剛剛開始。
他們直接被送往位于郊外的一處“學習班”。在這里,他們要接受為期三個月的全面審查。每天的內容就是:寫思想匯報,互相揭發,接受李干部和安保人員的輪番盤問。
問題細致入微:“在中國期間,有沒有陌生人主動接近你?”“你對中國的富裕有什么看法?”“你私下購買了哪些違禁品?”所有人都被要求詳細匯報其他人的一言一行。
氣氛一天比一天壓抑。一位同行的文藝工作者,因為被揭發私下用手機拍攝了城市夜景,當晚就被帶走,不知所蹤。金明哲每晚都睡不著,耳朵緊緊貼著墻壁,聽著遠處傳來的呵斥聲,那個報紙包裹像一塊燒紅的炭,藏在他的枕頭里,灼燒著他的神經。
![]()
圖片
絕地反擊與“技術救國”
在學習班進行到第二個月時,廠里突然傳來一個壞消息:因為一個關鍵零件的生產線老化嚴重,效率低下,整個車間的生產任務面臨無法完成的危險,而這關系到一筆重要的國家訂單。
廠長親自來到學習班,臉色鐵青。他需要能解決問題的人。
機會來了!這是險境,也是唯一的生機。
金明哲站了出來,他對著廠長和李干部,說出了醞釀已久的說辭:“我在中國培訓時,重點研究了類似問題的解決方案。他們的方法我們無法直接照搬,但我結合我們設備的實際情況,在腦子里構思了一套改造方案。不需要進口任何零件,利用我們現有的廢舊材料就可以嘗試!”
他不敢提及那個包裹,所有“靈感”都必須來源于他天才的“頭腦”。
在廠長半信半疑的授權下,金明哲被暫時解除審查,回到車間。他憑借記憶和偷偷翻閱包裹里筆記的啟示,帶領工友們日夜攻關。他巧妙地運用了在王工筆記里學到的一個看似過時、實則非常適用于他們現有設備的技術原理,成功地對生產線進行了改造。
當改造后的機器轟鳴著啟動,效率提升了驚人的30%時,整個車間沸騰了!廠長緊緊握住了金明哲滿是油污的手。
結局與新的開始
功勞挽救了他。鑒于他的“技術貢獻”和對國家生產的忠誠,學習班的審查結論終于下達:金明哲“經受了考驗,政治堅定,技術突出”,予以結業,返回原工作崗位,并授予“青年勞動先鋒”稱號。
那個危險的包裹,在他記下所有內容后,被他在一個深夜悄悄地燒成了灰燼。
表彰大會那天,金明哲戴著大紅花站在臺上。他看著臺下歡呼的人群,看著主席臺上笑容滿面的領導,內心卻一片平靜。他第一次清晰地認識到,知識,才是他所能擁有的、最強大也最隱秘的武器。
他望向南方,那是中國的方向。他心中埋下了一顆更大的種子:他要留下來,用更隱蔽、更聰明的方式,一點一點地改變這個他深愛著,卻又充滿枷鎖的土地。
而下一項他準備“秘密攻關”的技術,是能繞過嚴格監控,與外界取得微弱聯系的“特殊通信技術”。他知道,這條路更加危險,但他已無所畏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