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浙江杭州游玩的一名女子坐了16個小時動車后,心跳驟停,被緊急送往浙大二院搶救。
患者女兒說:“我母親起來活動的時候,突然呼吸不暢,慢慢地就不可控制了。”
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周光居介紹,患者為突發肺栓塞。入院前出現心臟驟停,入院后采取緊急復蘇措施沒有效果,超過10分鐘沒有自主心跳。
![]()
隨后,救援人員緊急啟動ECMO(即體外膜肺氧合,用于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經過4天精準治療,患者轉到普通病房,目前情況良好。
久坐為何會導致急性肺栓塞?
對身體還有哪些影響?
一文讀懂
久坐為何會導致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一種病情兇險、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人體內靜脈血回流主要靠肌肉的收縮來擠壓推動。若肢體長時間不活動,就可能使靜脈血流速度減慢,導致血液淤積在下肢靜脈系統,形成血栓。
![]()
當人恢復活動,如突然站立或行走,血栓就有可能脫落,隨著血流來到右心房、右心室,進入肺循環,最后阻塞在肺動脈及其分支上,引發肺動脈栓塞,危及生命。本文案例中的女子正是這種情況。
長途旅行中,人們通常會減少飲水次數和飲水量,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也會顯著增加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
深靜脈血栓形成有何表現?
許多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并無先兆癥狀,但如果在旅行期間或旅行后出現以下癥狀,就需要警惕。
腿部癥狀:腿部水腫、疼痛、皮溫升高和皮膚出現紅斑時,需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建議立即就醫。
肺部癥狀:出現不明原因的胸悶、呼吸困難、咯血甚至暈厥,要高度警惕急性肺栓塞,應盡快就醫。
久坐對身體還有哪些影響?
■ 傷心腦血管
久坐、缺乏運動,導致機體對心臟工作量的需求下降,心臟功能減退,血液循環減慢,易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以及冠心病等疾病。
■ 傷腸胃
久坐時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便秘等癥狀。糞便中有害物質在結腸內滯留還會增加患結腸癌風險。
■ 傷腰、頸肌肉
長期久坐容易使腰部持續處于張力狀態,引發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等并發癥,出現腰疼、下肢麻木癥狀。
久坐時,人的頭部處于前屈位,此時頸部血管受到壓迫,肌肉呈現緊張狀態。當血液循環不暢時,大腦會出現缺血和缺氧。
如何降低久坐危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科周勇醫生介紹,在長途旅行和日常生活中,若預計久坐時間超過兩小時,可通過以下方法預防靜脈血栓↓
■ 原地活動
彎曲腳趾,進行雙腳的上勾和下蹬動作。
旋轉腳踝,活動膝關節,伸展、彎曲小腿。
適當對小腿進行按摩放松。
![]()
圖片來源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健康管理中心
■ 站立活動
久坐時間超過兩小時,就有可能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建議久坐者至少每小時站起來活動一次。
■ 補充水分
每天喝夠1.5—2升水,避免血液黏稠。
■ 使用彈力襪
建議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或處于妊娠期的女性長途旅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醫用彈力襪。穿上醫用彈力襪后,靜脈壁受到擠壓,借助梯度壓力,血液能夠順暢回流,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綜合丨央視新聞、國家應急廣播
來源:文匯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