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黃仁勛的這次演講,質量有點高。
10月6日,他出現在紐約,美國城堡證券(Citadel Securities)舉辦的一場閉門對話,對話在10天后,也就是昨天(10月16日),被公布。
臺下坐著華爾街最敏銳的一群人,掌控著全球數萬億美金的資金流;臺上,黃仁勛穿著那件標志性的黑皮夾克,講了一個橫跨30年的故事。
從顯卡、到加速計算、再到AI工廠,他幾乎重述了整部“人工智能的演化史”。
這場對話密度,像在聽一位哲學家回顧工業革命,只不過他談是算力。最讓我印象深的,是他那句幾乎帶點預言意味的話:
The future of computation is 100% generated.未來的計算,將是百分之百的生成式。
聽完,我覺得,他像在講人類的下一種生產方式。現在,請允許我把理解后的內容匯報給你。
一
先說說他都說了什么吧。
回到了1993年,那個互聯網還沒普及的年代。
那時所有投資都在押CPU,因為摩爾定律還在,晶體管越做越小,性能就能翻倍。所有人都在追“更通用、更強大的處理器”。
但他看到了極限,他說:
通用技術的最大問題,是它往往對“極難的問題,沒那么好用”。
所以,他干了一件“反主流”的事,造一個專門為“難問題”服務的計算加速器。
那時,沒人覺得這事能成,因為沒有市場、沒有標準、也沒有軟件生態。但他賭了一件事:未來的計算,是多種力量協作。
這其實是工業革命的語言,CPU 是“通用工人”,GPU 是“專業匠人”,被他翻譯成了算力的邏輯。
到了1990年代的英偉達,很慘。
沒人知道GPU是干嘛的,投資人問他:“你這東西能干什么?”他回答說:“幫游戲公司做三維世界。”那時,這句話幾乎沒人聽懂。
他講到,當時連市場都要自己造,他們和 Electronic Arts 一起做3D游戲,用游戲反過來證明GPU的價值。一句話概括:技術沒市場,就得先造一個市場。
這段故事有點像今天的AI,沒人知道“生成式AI”該怎么商業化,但你看英偉達的做法,先造生態、再等市場出現。
所以,這更像:發明技術,也發明市場。
聊到2000年代,黃仁勛開始講“CUDA”;那是英偉達的第二次轉折,把顯卡變成了“通用計算平臺”。
他說,在此之前,GPU只能畫圖。但科學家們、研究人員開始發現它的并行計算能力。于是,英偉達發明了CUDA,一套能讓任何人都能寫GPU程序的語言。
從那一刻起,GPU成了一種“語言”,世界上所有的計算,都可以“借用英偉達的腦子”。也正是它,讓AI有了生長的土壤,讓硬件第一次有了“思想的接口”。
講到這兒,他語氣變得興奮起來。因為接下來,就是英偉達“亞當時刻”。
2012年,三位科學家——Geoffrey Hinton、Andrew Ng、Yann LeCun——幾乎同時找上門,他們都在研究計算機視覺,遇到同一個問題:算力不夠。
怎么辦?
于是英偉達幫他們造了一個“專用加速庫”,叫 cuDNN,這套庫,讓神經網絡的訓練速度直接飛起來。那一年,AlexNet在圖像識別比賽上碾壓所有對手,AI從此,開始“真正跑起來”。
他說:“那一刻我意識到,神經網絡是一種‘通用函數逼近器’——它可以學任何函數,模擬任何智能。”
這句話太有意思了。
表面是技術原理,實際是文明隱喻。從“圖像到智能”,人類第一次用機器去模仿思維的結構,那一年,是AI的第一次覺醒。
講到這里,他突然轉向了一個更大的概念:AI工廠。
他說,這是英偉達的核心戰略。
AI工廠和傳統數據中心的區別在于:前者不儲存信息,而是“生產智能”,每一次訓練、每一次生成、每一次推理,本質上在“制造過程”。
他說:我們在造一個完整的智能基礎設施。
英偉達從設計GPU,變成設計整個“生產體系”,從芯片、網絡、服務器、軟件、再到算法,幾乎是一體化協同。
這個概念特別像工業革命里的“蒸汽機廠”:蒸汽機帶來了機械動力,AI工廠帶來的是“認知動力”,一個制造鐵的,一個制造智能。
所以,從此,英偉達是“新工業體系的底層”,芯片是鋼鐵,而AI工廠,才是煉鋼廠。
二
在談到AI未來時,他拋出了另一個極具畫面感的說法:未來的企業里,會有兩種員工:人類與AI,AI將成為“數字勞動力”的一部分,每家公司都要學會如何“入職”自己的AI。
他甚至說:CIO將成為AI的HR部門。
這話聽起來像玩笑,但背后是深刻的結構變化,因為AI是“員工”,需要被訓練、被文化化、被管理。
他說:你需要教它公司的文化、知識、流程——就像教一個新人,而英偉達提供那套“讓AI學會工作”的生產體系。
所以,我們談AI賦能業務,現在要反過來——業務要學會管理AI,當“算力”成為勞動力的一部分,企業的邊界就被重新定義了。
智遠認為,這是“組織革命”的開始。
講到全球競爭,他提到了中國,一句話讓全場安靜了下來,他說:
我們現在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95%,變成了0%;出口管制,讓英偉達徹底退出了中國。
然后,他話鋒一轉:
任何政策,如果讓美國失去世界上第二大的計算市場,那就不是好政策。
這是整場演講里的最“政治”的一段。
他沒有直接批評政府,但意思非常清楚: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黃仁勛還補了一句:AI研究者遍布全球,超過一半在中國,讓他們不能用美國的技術,是戰略性錯誤。
我覺得,他在間歇性提醒美國:
如果AI是新工業革命,那“技術制裁”,就等于退出工業秩序,這是一個CEO用商業邏輯在給國家講地緣政治。
好吧,到了最后,他回到了那句最像預言的總結:
“The future of computation is 100% generated.”未來的計算,將是百分之百的生成式。
他說,傳統計算是“檢索式”——你問,它查。AI計算是“生成式”的——你問,它創造,從“搜索”到“生成”,人類第一次讓機器具備了想象力。
他舉例說:
像Sora那樣的視頻、像Perplexity那樣的搜索,全是生成的像素、生成的內容。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所有結果都是生成的世界。
我覺得,這句話是整場演講的哲學核心。
他講文明走向,人類第一次用機器去生成現實,如果工業革命是“力量的解放”,那生成革命就是“想象力的解放”。
三
講到這里故事已經很清楚了,他想鋪墊一個新世界觀,問題是:他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以下為智遠分析時刻:
首先得明白,這場演講不是技術匯報,也不是媒體采訪,更像一次“算力世界觀”的宣言。
他面對坐在紐約Citadel Securities的那一群掌控全球資本方向的人。什么概念?這就決定了,他要講的內容是“未來的世界會怎樣”。
在黃仁勛的語境里,算力是生產力。
過去我們說“計算機行業”,更像在賣零件、賣性能、賣速度,但他在講“計算的社會意義”,講加速計算、講AI工廠、講數字勞動力。
這都在構建一個“AI世界的經濟學”,仿佛在說:
算力,是新能源;算法,是新機器;數據,是新原材料。
所以你看,他整場演講都在暗示一件事:未來的社會,靠算力驅動;AI工廠的邏輯是“機器生產智能”,再讓智能去生產價值。
他講這段話,其實間歇性在告訴華爾街們:英偉達是這場時代變革的“煉鋼廠”。
再看看場合。
Citadel Securities是誰?全球最大的做市商之一,在那種場合講話,本質上是一種“資本定向”;他要讓那些手里有錢、卻還沒看清趨勢的人,知道“未來錢該往哪流”。
于是,他講“AI工廠”、“生成式計算”、“數字勞動力”都算“投資框架”。
他等于在告訴資本:別再把AI當工具了,要當趨勢看,當成“新的生產資料”來看,過去工業革命的資本買機器,現在要買算力、買數據、生成系統。
第三點,智遠認為他在做“政策敘事”的布局。
這一點最有意思,黃仁勛很聰明,他知道美國現在的AI政策是“半開放半封鎖”的狀態,他不能直接反對,但可以“從底層邏輯”去重新闡釋。
怎么詮釋?
他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說“讓中國的AI研究者不用美國技術,是戰略性錯誤”。表面像在陳述事實,其實在給政策層“留臺階”。
哎,我理解你們想贏,但別輸掉整個市場,我理解你們怕泄密,但別把自己鎖在籠子里。
這其實是CEO能做到的最高級溝通,用商業邏輯去暗示政治邏輯。他說“主權AI”為全球AI生態辯護,他要讓美國明白:如果AI真是一場工業革命,那技術封鎖就等于放棄全球化。
智遠認為,這也是黃仁勛最罕見的一面。
他既是商人,又是“文明外交官”。說白了,他在幫美國找一個“繼續開放”的理由。
那整場演講最打動人的地方,我認為是他的情緒。如果你看了原視頻,會覺得,他講AI工廠時,那種語氣像在講一座新城市。
他想用“故事化的語言”去讓投資人相信,AI是一個“宏大敘事的入口”。
不捧臭腳丫子,智遠認為,這是黃仁勛最大的能力:他能把技術講成人文,把算力講成信仰,這是一種“精神工程”。
講到這里,你就明白了,他整場演講是一次資本動員。
所以,回頭想,他這場演講,到底想讓誰看到呢?智遠覺得四個層面:
一,資本,AI工廠、計算都在給投資人看。
二,政策,他明白美國現在的尷尬,想贏,但又怕開放。于是,他留了余地,說出口管制是“戰略性錯誤”,那在幫政策層找退路。
三,產業,他知道所有做AI的人都在等一個信號,他想把信號再強化下,最后,給普通人,他想告訴所有人,機器在進化,人也得進化。
所以,不同的人,聽懂不同的部分。但所有人,都會有一個共識——AI,離自己越來越近了,AI在學習人,人應該去駕馭它。
參考來源:
[1].YouTube《Nvidia’s Jensen Huang on AI & the Next Frontier of Growth》,2025年10月16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1wfJOqDUv4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93468.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