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甄 瑤
編輯 | 李國政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2025年10月15日,全球汽車安全領域的目光聚焦中國上海——中汽中心與全球新車評價規程(Global NCAP)在這里聯合主辦2025世界NCAP大會。
作為全球汽車安全領域的頂級活動,本屆大會匯聚多方核心力量——全球9個國家和地區的NCAP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總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生態環境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等行業專家齊聚會場,共同商討汽車安全技術發展趨勢、碰撞測試標準、安全技術創新應用等,這些都是關乎全球道路交通安全的核心議題。
大會現場,全球NCAP組織一起發布《NCAP上海宣言》。宣言承諾通過推動車輛安全標準升級、確保信息透明度、促進合作交流、提供支持協作等措施,為實現共同愿景持續努力。
![]()
作為全球NCAP家族里唯一中國成員,中汽中心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也參與其中,體現了中國在推動全球汽車安全協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開放合作的態度。
幫寧工作室認為,時隔11年,中汽中心再次主辦這個全球頂級汽車安全盛會,背后折射中國汽車安全產業十年蝶變,是中國汽車安全實力的一次集中檢閱。
2014年首次主辦時,中國汽車產業尚處于轉型初期,C-NCAP作為中國汽車行業核心評價規程,仍以借鑒國際成熟經驗、完善自身標準為主,在全球體系中處于追趕者位置。
歷經十余年深耕,2025年的中國已完成角色蛻變。一方面,C-NCAP評價體系躋身全球NCAP第一梯隊,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另一方面,在智能駕駛安全、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等新興領域,中國率先探索并構建與國際協同的測評體系,實現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
![]()
19年被動安全深耕、6次標準升級換版、2000余次碰撞試驗、覆蓋580款熱銷車型;推動核心安全裝置普及、豐富汽車安全標準體系,助力民族品牌出海,“零愿景”目標……從C-NCAP近20年發展關鍵詞中,能清晰看見汽車安全的中國方案和中國實踐。
全球新車評價規程主席 Iain Cameron 在現場表示,作為全球社群,NCAP的實力明確,將通過提升安全標準、鼓勵創新,推動汽車安全與安全出行。“但我們必須承認,當前面臨諸多挑戰,安全差距依然寬闊,需要共同擔責彌合。”
在大會演講中,中汽中心董事長安鐵成回顧了中國汽車安全事業的發展歷程。
![]()
“C-NCAP自2006年啟動以來,經過6次升級換版……2025年NCAP年度測試中,18款5星車型中有13款為中國制造,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更安全的產品選擇,更通過標準互認技術共享,推動了全球汽車安全水平整體提升。”安鐵成說。
當下,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領域的突破,也為安全創新注入新動能。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產銷量連續10年居全球第一;2025年1-6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L2級及以上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達82.6%。
與此同時,電池安全、自動駕駛倫理、數據安全等新課題不斷涌現,而汽車安全的中國方案,正成為全球應對這些挑戰的重要參考。
![]()
NCAP中國方案
在中國,當汽車從交通工具變成能滿足多元需求的出行載體,誰在守住安全底線?答案是C-NCAP——它19年的成長,就是守護出行安全的中國方案。
1978年,全球有了第一個NCAP體系,此后全球汽車安全評價在合作中不斷進步。
中國的C-NCAP不只是學習國際經驗,更結合本土情況而創新,用中國智慧讓區域安全標準能更好地與全球汽車安全治理體系對話。
2006年,中汽中心C-NCAP誕生。它沒有簡單地照搬國際經驗,而是像量身定制一樣,把中國的道路特點、車主的安全需求揉進規程里。從一開始,它就帶著中國思考,為全球汽車安全做點不一樣的事。
![]()
▲C-NCAP是中國唯一的全球NCAP成員
早些年,全球NCAP都在思考如何保護前排乘客,但C-NCAP發現,中國家庭出門時,老人、孩子常坐后排,后排安全絕不能忽視。于是,C-NCAP成了全球第一個把后排乘員保護算進核心評價的NCAP,不僅讓中國家庭出行更有保障,還讓Euro NCAP等國際機構看到了家庭場景的重要性,跟著優化了自己的標準。
到2021年,C-NCAP又往前邁了一步,用更先進的APLI腿型測試行人保護,還明確了合格限值。沒想到,這套更科學的方案,后來被Euro NCAP直接放進了其2023版規程里,標志著中國汽車安全測評技術,成為國際標準的參考樣本。
如今,C-NCAP完成6次大升級,建起一套既符合中國實際、又能跟國際接軌的高標準安全測試體系。
![]()
這直接促成中國汽車安全配置普及成果顯著。比如,側面安全氣囊/氣簾從2006年30.7%的配置率,逐步實現2021年100%全覆蓋;駕駛員安全帶未系提醒,從初期不足90%的配置率,躍升至連續多年100%標配;前排乘員安全帶未系提醒,從2006年39.8%提升至2012年95.2%,如今同樣實現100%配置。
還有兒童約束系統(ISOFIX)固定裝置,從2006年不足30%,到2012年突破95%,2018年后徹底實現100%標配;電子穩定控制(ESC)也從2012年73.4%的配置率,成為當前所有車型的安全標配……
回顧19年發展,C-NCAP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它始終貼著中國道路的實際脈搏走,依托中汽中心CIDAS中國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庫,搭建了一套能讓安全技術持續進步的循環引擎。
看到事故數據中后排乘客防護不足,C-NCAP就把后排安全納入測試;發現行人碰撞風險較高,就升級行人保護測評項目……通過這些從真實事故中提煉的測試內容,C-NCAP用星級評定傳遞給車企,后者就有針對性地研發側碰防護、自動緊急制動等技術。
![]()
這些技術裝到新車型上,消費者買到了更安全的車,而新的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又將反過來優化下一輪測評——正是這樣的循環,讓C-NCAP的評價一直未脫離用戶的實際出行場景,讓中國汽車安全一步步升級。
“我們憑借扎實的測評實踐與創新成果,在國際舞臺上不斷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安鐵成在演講中說。
“作為中國汽車安全測評核心力量,C-NCAP始終以‘中國根基、全球視野’輸出前瞻性方案,為全球道路安全治理貢獻東方智慧。”中汽中心汽車測評管理中心主任李向榮在發言中表示。
未來已來,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技術正加速重塑汽車產業格局。
面對這一趨勢,C-NCAP將從兩方面深化實踐:
一方面,拓寬全球視野,加強國際協同與技術交流,吸納全球先進經驗;另一方面,優化測評體系,設定更嚴苛的安全標準,精準覆蓋新技術場景下的安全需求,一步步向著“零事故、零傷亡”的終極目標邁進。
![]()
自主品牌共探“零事故”愿景
成立19年來,C-NCAP一直推動中國車企在汽車安全領域持續進階。從本次大會的多場討論發言來看,比亞迪、奇瑞、賽力斯、吉利等中國自主品牌均以實際行動,展現安全研發實力。
“我們緊跟C-NCAP開發腳步,不僅做好安全防護,更著力通過主動安全與自動駕駛開發避免碰撞;若碰撞不可避免,則做全工況驗證,對所有C-NCAP工況開展大量仿真與開發驗證,以全維度保護為用戶提供充足安全保障。”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有忠在會上表示。
![]()
在研發投入上,奇瑞2002年啟動CE仿真部門建設,2010年建成亞洲最大碰撞實驗室,中汽中心及其他研究機構提供重要支持。如今,奇瑞構建主動、碰撞、救援、電、健康、信息、功能等七大安全體系,累計誕生28款全球五星安全產品(2008年推出首款,截至2025年9月),安全實力獲國際認可。
徐有忠提出了安全研發四大核心方向:正視研發挑戰、聚焦用戶極限場景驗證、聯合多方開展事故研究、運用最新仿真技術提升開發水平。
過硬的安全實力成為奇瑞出海優勢,過去22年里,它長期位居中國汽車出口榜首,2024年出口114萬輛,今年前三季度出口突破93萬輛。
![]()
賽力斯集團則以技術與體系構建,回應安全關切。今年9月15日,集團輪值總裁張正萍在央視晚會上,展示問界M9(參數丨圖片)的萬噸級一體化壓鑄技術(減少1440個連接點,車身鋁合金占比80%),并推出行業首個“智能安全”體系,支持車輛自主泊車,重構豪華出行安全體驗。
本屆大會上,賽力斯汽車安全平臺總經理石蕩赫表示,全球汽車安全嚴峻形勢,每年約120萬人死于汽車事故,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及衍生問題復雜度遠超預期。
調研顯示,用戶對新能源汽車安全認知分化——2/3認為其比傳統汽車更安全;76%因對新技術缺乏信心擔憂安全,具體集中在電池、主動、健康、信息、隱藏式門把手等五大安全問題。
對此,石蕩赫認為,行業已邁入基于工況與場景的智能安全新紀元,需摒棄孤立開發,構建多維安全矩陣,比如賽力斯智能安全系統分為生命(覆蓋車廂內外所有人)、車身(應對進水、火災)、健康(保障車廂健康)、隱私(全生命周期守護數據安全)等4個保護類別。
![]()
吉利汽車研究院安全技術開發部部長王鵬翔,則從行業趨勢、企業安全發展階段、未來安全開發方向三方面,闡述了吉利在汽車安全領域的思考與實踐。
他預測,未來幾年L3-L5級自動駕駛將加速落地,車輛普遍具備不同程度的智能網聯功能;從市場數據看,今年前8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45.5%,共享汽車則預計2030年占中國出行總量12%。
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發展趨勢,給智能網聯安全、新能源汽車安全及共享汽車安全帶來新挑戰。
![]()
王鵬翔表示,吉利汽車安全建設可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008-2013年的體系突破期,以GTSM為核心,在研發、生產、服務全體系推進安全建設,實現安全體系的初步構建。
第二階段是2014年起的技術融合期,推出安全識別圈理念。伴隨博瑞、博越、帝豪GL/GS等3.0代車型落地,圍繞事故發生的時間軸,實現安全技術的整合與應用。
第三階段始于2020年,吉利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全域安全開發理念,推動安全預警系統向全場景拓展,進入全域安全的深化階段。
第四階段自2023年起,緊跟行業發展趨勢,邁入數字驅動的全域安全新階段,以數字化技術賦能安全開發,開啟安全發展新篇章。
![]()
“吉利全域安全理念的核心目標,是生命零傷亡、健康危害零發生、財產零損失、隱私零泄漏,將持續以技術創新守護出行安全。”王鵬翔說。
對全球汽車行業而言,2025世界NCAP大會不只是一場盛會,還像一座橋梁——讓中國汽車產業與世界平等對話、共謀未來。
在這場共赴中,所有人的愿景始終一致:構建一個無論地域與境遇如何,每個人都能受益于安全車輛、透明信息,并共同致力于實現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零重傷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