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羅榮云
古剎之中,青山環繞,白云悠悠,晨鐘暮鼓之聲在山谷間緩緩回蕩。法號“八苦”的老和尚心懷慈悲,秉持著渡化眾生的宏愿,收了八個徒弟。
這一日,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寺院的庭院里,形成一片片光影。八苦和尚把八個徒弟召集到跟前,緩緩說道:“佛說人生有八苦,悟透便能超脫苦海。你們既入我門,我便依此為你們賜下法號,希望你們在修行中能領悟其中的真諦。”眾徒弟紛紛低頭合十,一臉恭敬地聆聽。
大徒弟撓撓頭,滿臉疑惑地開口:“師父,您常說人生苦,可生活比苦瓜還苦嗎?我嘗過苦瓜,那味道可真不好受。”八苦和尚目光溫和地看著他,說道:“生苦啊,這是人生伊始的苦難。人大多記不得出生時的苦,胎兒在母親肚子里十個月,就像被關在小小的監獄。出生時,嬰兒要通過狹窄的通道,脫離母體后又要面對外界的各種刺激,那痛苦難以用言語形容。這生苦,可比苦瓜的苦深刻得多。”
生苦眨眨眼睛,抬起頭,眼中滿是對生命的熱愛,說道:“師父,我倒覺得,雖然出生的過程很艱難,但生命能來到世上就是個大奇跡。就像咱寺院里的翠竹黃花,各有各的美好。出生是生命美好的開始,我不覺得有多苦。”
二徒弟皺著眉頭,湊上前問:“師父,那您說人的一生比黃連還苦嗎?我聽說黃連特別苦。”八苦和尚微微嘆息,緩緩說道:“老苦啊,誰都逃不掉。你看,人年紀大了,身體各種機能衰退,疾病也跟著找上門來,對女人來說,衰老更是殘酷。唐人有詩說‘公道人間惟白發,貴人頭上不會饒’,這老苦就像黃連,一旦沾上,苦味就揮之不去。”
老苦輕輕一笑,坦然道:“師父,我讀韓愈的文章,他說‘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可我覺得,只要心里年輕,就不怕歲月的變化。身體變老只是表面,內心充實安寧才是最重要的。”
三徒弟摸摸自己的肚子,問道:“師父,人要是生病了,這苦比藥還苦吧?我喝藥的時候,那苦味能在嘴里留好久。”八苦和尚點點頭,神色凝重地說:“病苦確實難熬。人從出生起,就和病痛結下了緣分。身體上的疾病,還有精神上的痛苦,都讓人備受煎熬。這病苦就像那苦澀的藥,喝下去不僅嘴里苦,心里也苦。”
病苦雙手合十,平靜地說:“師父,您說‘身體是道場’,我覺得病痛雖然苦,但也是對我們身心的一種考驗。我在學習醫書和草藥知識的時候,發現生命其實很堅韌。能戰勝病痛,就是我修行的進步。”
四徒弟望著遠方,若有所思地問:“師父,人死的時候是不是特別苦?人的一生比那凋謝的菊花還苦嗎?菊花謝了就沒了,人沒了是不是也一樣難過?”八苦和尚念起佛經:“佛經里講,就算在非想非非想天,壽命長達八萬四千大劫,最終還是要墮落,脫離不了六道輪回。有生就有死,這是世間的規律。死苦啊,就像秋天的菊花,慢慢凋零,美好消逝,實在讓人哀傷。”
死苦一臉平靜,輕聲說:“師父,我明白‘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不害怕死亡,我覺得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開始。只要珍惜當下,好好修行,就不辜負這一輩子。”
五徒弟氣鼓鼓地說:“師父,有些人特別討厭,還老是湊在一起,這種苦比黃連還讓人受不了,這是為啥呀?”八苦和尚微微一笑,說道:“這就是怨憎會苦,俗話說‘不是怨家不聚頭’,那些你不喜歡、和你有矛盾的人偏偏聚在一起,確實讓人苦惱。”
怨憎會苦雙手抱胸,灑脫地說:“師父,我覺得只要心里不恨,就不會有那么多怨憎。用寬容的心對待別人,把矛盾化解了,內心自然就安寧了。”
六徒弟眼眶微紅,小聲問:“師父,和親人朋友分開的時候,心里空落落的,這種苦比離枝的花朵還苦吧?花朵離開枝頭就沒了生機,我和親人朋友分開,也覺得很難過。”八苦和尚神情有些哀傷,說道:“這就是愛別離苦。屈原說‘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生死離別,是人間最悲慘的事,就算只是暫時分開,也讓人心里痛苦萬分。就像離枝的花朵,失去了依靠,只剩下凄涼。”
愛別離苦輕輕搖頭,說道:“師父,雖然和親人朋友分開了,但我心里對他們的牽掛是美好的。就像白云自在飄蕩,流水隨心流淌,我把這份思念當成修行的動力,心里就沒那么難受了。”
七徒弟無奈地攤開雙手,說:“師父,我一直想做好一件事,可總是做不成,這種苦比沒熟的野果還苦,這該怎么辦呢?”八苦和尚目光深邃,看著他說:“這是求不得苦。人啊,總是有各種欲望,想得到某樣東西,或者達到某個目標,可就是實現不了,心里就會苦惱。這求不得苦,就像沒熟的野果,看著誘人,吃起來卻又酸又澀。”
求不得苦微微點頭,微笑著回答:“師父,您說‘山谷易滿,人欲難平’。我追求佛法的真諦,不會太執著于結果。追求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收獲,何必非要得到不可呢?”
最后,八徒弟皺著眉頭思索了很久,問:“師父,有時候我心里特別煩躁,靜不下來,這種苦比亂麻還讓人頭疼,這是不是一種苦啊?”八苦和尚鄭重地說:“這是五陰熾盛苦。五陰集聚在我們身上,就像火一樣燃燒,前面說的七種苦,很多都是由它引起的。內心煩躁不安,就像一團亂麻,怎么都理不清。”
五陰熾盛苦閉上眼睛,沉思片刻后緩緩說:“師父,我明白了五陰熾盛的道理。我會努力專注內心的修行,讓自己的心不被外界的誘惑和雜念打擾,做到心平氣和。”
八苦和尚聽了眾徒弟的話,眼中滿是欣慰,雙手合十道:“善哉善哉!你們以各自的方式領悟了佛法,雖然想法和法號里的‘苦’不太一樣,但都真正明白了超越苦難的真諦。”
稍作停頓,八苦和尚目光變得更加深邃而平和,繼續說道:“徒兒們,你們要知道,實際上一個人一生所經歷的苦難遠遠不止這八苦。生活中的磨難多種多樣,每一種生活方式都在磨練你們的意志品質。這世上,不要刻意去尋找苦難,沒苦硬吃并不是智慧的做法;但也不要害怕苦難,苦難是成長的基石,是幫助我們修行的助力。真正的修行,是在這復雜的世界里,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痛苦和快樂,不逃避、不執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娑婆世界里找到內心的安寧,達到解脫的境界。”
眾徒弟齊聲應道:“謹遵師父教誨!”
從此,這八個徒弟在古剎中繼續修行,以他們對佛法獨特的領悟,影響著寺里寺外的人,成為一段佳話。
【作者簡介】羅榮云,男,漢族,中共黨員,祖籍湖南道縣,新疆和靜人,1987年1月生于湖南道縣,自由撰稿人,有作品見于媒體報刊等,現供職于新疆某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