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侖高原的冰雪終年不化,海拔 5000 米的加勒萬河谷藏著中國軍人的赤誠。當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的誓言傳遍大地時,“衛國戍邊英雄團長” 祁發寶的名字早已與這片土地緊緊相連。這位戍邊 27 年的老兵,用青春與熱血書寫的傳奇,值得我們深入追尋。
![]()
1979年出生的祁發寶,1997年高中畢業便放棄大學,追隨兄長腳步參軍。新兵營軍事考核斬獲第一的他,主動申請 “到高原去、到斗爭一線去”,最終扎根西藏阿里軍分區。這里平均海拔高于4000米,哨所距鄉鎮200多公里,缺氧與孤寂是常態。
巡邏路上危機四伏,祁發寶曾不慎墜入湍急的象泉河,幸得戰友救援脫險;也曾在雪崩中被困數小時,憑意志力死里逃生。27年間,他40余次遭遇暴風雪和泥石流,13次與死神擦肩。
2014年執勤期間,為讓戰友喝上熱水,祁發寶在百余天里燒了六千多個暖瓶的開水。他所在團有不成文規定:對峙時干部站前頭,吃飯時戰士不打滿干部不端碗,野營時干部睡風口。這些細節,藏著他對戰友的溫情。
2020年6月,加勒萬河谷的平靜被打破,印軍違背共識越線搭設帳篷,祁發寶本著誠意,僅帶數名官兵蹚齊腰深河水交涉。“我是團長,必須沖在最前面!” 這是他當時的吶喊。
![]()
對方早有預謀,潛藏大量兵力用鋼管、棍棒攻擊。祁發寶成為重點目標,左前額骨被打破,一道十幾厘米的傷口淌滿鮮血。軍醫包扎時,他扯掉繃帶想重返戰場,終因力竭暈倒。
增援部隊趕到后擊潰敵軍,可陳紅軍、陳祥榕等四名戰友永遠倒下。祁發寶昏迷9天蘇醒后,得知戰友犧牲悲痛欲絕,康復后第一時間申請重返崗位,他說:“這些榮譽屬于所有犧牲戰友。”
2021年2月,組織授予祁發寶 “衛國戍邊英雄團長” 榮譽稱號,這份表彰,是對他 “大好河山,寸土不讓” 誓言的最好回應 —— 這句標語,正是他帶官兵刻在河谷崖壁的。
2022年7月,官方消息證實祁發寶晉升大校軍銜,2023年9月,他佩戴六排勛表出席西部戰區頒獎禮,彼時已升任副師級干部。
![]()
大校作為副師級軍官,待遇體現國家尊崇,薪資包含基本工資、邊疆津貼等,因高原戍邊會有額外補助,醫療上享受軍隊優質資源,住房按職級分配保障房。
更珍貴的是榮譽待遇,六排勛表記錄著祁發寶的功勛,其事跡被寫入教科書,成為全國青少年的榜樣,這種精神層面的認可,遠超物質待遇的重量。
從普通士兵到大校副司令,祁發寶的晉升之路,是對戍邊軍人奉獻的回饋。他對國家的忠,彌補了對家庭的虧欠 —— 父親去世時他因任務未能奔喪,孩子出生后匆匆歸隊。
黃旭華院士曾說 “對國家的忠,就是最好的孝”,祁發寶用 27 年堅守詮釋了這句話,他的待遇,本質是國家對 “守土護疆者” 的承諾。
如今加勒萬河谷的哨位上,新戰士接過鋼槍,祁發寶的經歷告訴我們:和平從不是理所當然,正是有人把黑暗擋在身前,我們才能沐浴陽光。
![]()
英雄的待遇,從來不僅是薪資與職級,是人民的銘記,是國家的尊崇,是精神的傳承。這待遇,祁發寶與所有戍邊軍人,值得擁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