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的武漢水多成患,武漢在歷史上遭遇過三次特大洪澇災害:1931年夏季,長江中下游遭遇持續強降雨,長江武漢漢口段水位暴漲,張公堤潰口導致洪水肆虐,淹沒漢口市區,其最深處水深達3-4米,持續2個月之久。此次洪災造成了16.3萬戶家庭受災,78萬人受困,直接經濟損失約22億元(1931年幣值)。1954年長江中下游再次遭遇全流域性的洪災,武漢關水位達26.47米(超過1931年最高水位)。江漢大堤因百年失修出現險情,軍民20萬人參與抗洪搶險,最終勝利的保住了大堤安全。但此次洪災導致了3000萬人受災,經濟財產損失超過了100億元。 ?
20世紀的第二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發生于1998年,武漢遭遇了八次洪峰,武漢關水位達29.43米,超警戒線長達73天。全軍和武警戰士投入了17.8萬人參與抗洪搶險,歷時80余天才戰勝了洪澇災害。此外,武漢歷史上還多次發生局部性洪澇災害,如1935年漢江洪水、1991年暴雨等。武漢歷史上頻繁發生洪澇災害主要與地理位置、氣候特征及歷史治理缺失有關:武漢位于長江與漢江交匯處,地勢低洼(平均海拔低),易形成“江湖頂托”現象。長江中下游平原排水不暢,汛期江河水位暴漲時,低洼區域易積水成災。武漢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也是導致夏季持續性強降雨的主要原因。 ?
![]()
歷史上治理的缺失也是易發洪澇災害的原由之一。堤防薄弱?:歷史上防洪工程缺失,如1931年漢口張公堤潰口事件因官員貪污導致堤防失效,洪水肆虐2個月。排水設施系統滯后?:早期城市排水系統建設不足,加劇了內澇的風險隱患。武漢市全面治理城市水患始于1949年解放初期。1949年武漢解放后,長江流域又遭遇了特大洪水災害,為應對持續肆虐的洪澇災害,中共中央和中南水利委員會將治理重心放在湖北荊江河段(武漢的長江上游)。通過修建分洪區、進洪閘和節制閘等工程措施,有效緩解了長江干流的防洪壓力,避免了長江荊江河段遭受更大的洪水威脅。 ?
1954年武漢遭遇歷史最高水位29.73米(比1931年高1.45米),通過全民動員、黨政軍聯合指揮的防汛斗爭取得了勝利。這一事件成為我國城市防洪體系建設的重要參考依據,也為后續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武漢市在治理洪澇災害方面主要依托智慧防汛體系、工程措施和科技支撐,形成了一套綜合防控體系:智慧防汛體系;武漢市通過搭建防洪排澇智慧管理調度平臺,實現國家、省、市、區四級專業網絡貫通,監控視頻、地理信息等協同網絡橫向互通,形成全覆蓋的調度中樞。利用數字孿生系統進行精準預報,支撐聯合調度,提前預警并調度泵站聯排聯調,降低河渠水位。 ? ?
![]()
武漢的水患治理在?1998年抗洪搶險后逐步得到控制?,并通過后續工程鞏固了防洪能力。1998年抗洪?:武漢龍王廟閘口等關鍵區域出現"誓與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牌誓詞,體現了當時抗洪的決心。1999-2002年?:武漢完成397公里長江、江漢干堤整險加固工程,從硬件上提升防洪能力。 2002年后?:通過系統治理,武漢基本消除水患威脅,干堤防洪能力達到設計標準。武漢近期未出現明顯水患,主要得益于以下綜合防洪措施:科技支撐與精準調度丹江口水庫等上游水庫通過水利測雨雷達實現精準降雨預測,結合氣象部門數據優化調度,有效降低了洪水風險。
水患消失了,武漢市開始依托豐富的江河水資源發展水旅游,其主要旅游內容有:打造長江夜游精品線路;推出11條長江夜游精品線路,包括“知音號”“船長9號”等主題游船,提供沉浸式體驗吸引游客。2025年新增夜游船只至11艘,覆蓋兩江四岸的燈光秀和歷史景觀游覽。 ?開發江灘休閑消費場景;口江灘設有星辰·春風十里書吧、山海關路美食街區,每月舉辦露天電影放映活動;武昌江灘、漢陽江灘等區域設置咖啡店、文創店,結合江景打造休閑空間。 ?融合歷史文化與生態景觀;兩江四岸規劃保留青山工業碼頭遺址、楊泗港龍門吊等歷史印記,通過濱水空間來增強游客體驗。
![]()
武漢市通過生態修復、文化融合和科技應用等多維度措施推動水旅游發展,具體舉措包括:生態修復與水質提升;實施“長江高水平保護‘新雙十行動’”,持續推進長江十年禁漁,2024年長江武漢段水質優良率達100%,東湖獲評“省級幸福河湖”首位。通過退漁還湖、生態補水等措施,東湖水質從Ⅳ類提升至Ⅲ類,成為全國首批健康湖泊。 ?在長江新洲雙柳段建立江豚固定棲息地,通過前端感知設備24小時監測,市民可通過“慢直播”實時觀看江豚活動。東湖綠道全線貫通后,形成105公里連續開放的濱水綠道網絡,串聯起城市生態與人文景觀。 ?
打造“長江夜游”等10條精品線路,新增11艘游船提供沉浸式體驗。黃鶴樓周邊開發“地鐵同框”等創意拍攝點,將古跡與現代城市風貌結合,年接待游客超800萬。開發長江日落的“橘子海”?景:在武昌江灘或漢陽門碼頭,可觀賞江面被夕陽染成橘紅色的絕景,年輕人常在此拍攝浪漫大片。在青山江灘聽潮聲?:每晚7點,江潮涌動伴隨落日余暉,形成“長江落日交響曲”,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聆聽。在武漢大學東湖的凌波門棧橋上看日出?:清晨可觀賞江城日出與湖面倒影交織的奇幻景象。武漢就這樣做到了從城市經常遭受水患再到因水旅游使城市浪漫的脫胎換骨。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