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陳振
來源 | 財經八卦(ID:caijingbagua)
![]()
引言:2025 年的夏日社交場,冰紅茶不再是便利店貨架上 “平平無奇” 的解渴選擇,而是搖身變成了社交平臺的 “流量寵兒”。
![]()
這個曾經被貼上“窮鬼飲料”標簽的飲品,一夜之間躍升為“爆款”飲料,這究竟發生了什么?
答案或許藏在女明星的鏡頭里,前不久,韓國女星裴珠泫在Vlog中,一邊拆著粉絲寄來的禮物,一邊隨手拿起桌上的冰紅茶擰開喝,就這個毫無劇本的日常畫面,直接帶火了#冰紅茶也是升咖了#這個話題,單日閱讀量破千萬,引發網友大規模熱議。
![]()
圖源:小紅書
![]()
但這可不是冰紅茶第一次 “靠明星出圈”。前幾天金智秀錄制綜藝現場,隨手拿出的就是冰紅茶、Lisa 在演唱會彩排間隙,對著鏡頭比耶時,桌上也有一瓶冰紅茶,瓶蓋還沒擰開。
![]()
![]()
當大家發現,平時精致到頭發絲的女明星,私下里也愛喝這種“平民飲料”時,冰紅茶瞬間就多了層 “濾鏡”,有人說“再也不說冰紅茶是窮鬼飲料了”,也有人說”冰紅茶背著我們偷偷‘升咖’了”。
![]()
圖源:微博
![]()
冰紅茶的 “二次翻紅” 絕不是單靠幾個明星鏡頭就能成的,而是傳統飲品在社交時代精準適配新消費需求的結果。但這款“國民飲品”又藏著怎樣的生存智慧,能在近三十年市場中持續保鮮、逆勢走紅?
![]()
社交場“全面開花”
冰紅茶再度走紅
當冰紅茶在 2025 年夏日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中心時,立體爆發的熱度催生出海量“神評論”。在自來水安利下,讓這款經典飲品真正實現了 “全面開花”。
![]()
![]()
從傳播陣地來看,不同社交平臺形成了“各有側重、相互共振”的熱度態勢。
在以短視頻為主的抖音平臺,冰紅茶相關話題憑借“強視覺+魔性BGM”的配合迅速破圈。
![]()
而在小紅書,冰紅茶的傳播則更貼近日常需求。用戶不再局限于 “怎么喝”,而是延伸到 “在哪喝、和誰喝”。
有人分享 “辦公室冰紅茶提神攻略”,說自己加班時會用冰紅茶兌黑咖啡,一杯“冰紅茶美式”成為了辦公室“牛馬”的新寵。
![]()
微博平臺則憑借“話題發酵 + 明星效應”,推動冰紅茶實現 “破圈傳播”。Lisa、IU 等 30 多位明星在公開場合飲用冰紅茶的畫面被整合傳播,#康師傅冰紅茶#話題順勢登上熱搜。
![]()
這種 “全面開花” 的態勢,最終也體現在市場數據上。從終端渠道的反饋來看,2025 年夏天的冰紅茶完全成了便利店的“銷量主力”。貨架上的冰紅茶基本擺不滿多久就會被買走。像商圈、寫字樓附近的熱門門店,更是經常出現斷貨的情況,熱度肉眼可見地高。
![]()
![]()
雙重動力驅動
冰紅茶走紅的邏輯何在?
冰紅茶能在社交場中 “出圈”,并非單一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 “產品革新、社交傳播” 雙重力量共振的必然,每一環都精準踩中了當下消費市場的核心痛點。
產品端的 “健康化升級 + 口感創新”,是冰紅茶走紅的核心根基。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覺醒,“高糖” 曾是冰紅茶的最大短板,這也讓它在無糖茶崛起的浪潮中逐漸失勢。
為此,茶飲巨頭針對性推出 “0 蔗糖版冰爽紅茶飲”,保留經典茶香的同時剔除多余糖分,還新增鴨屎香等果味低糖款,精準適配健康需求。
![]()
![]()
而后是社交端的 “反差營銷 + 用戶共創”,讓冰紅茶實現 “低成本破圈”。冰紅茶的走紅沒有依賴高額廣告投放,而是抓住了 “反差感” 這一社交傳播密碼。
當大家印象中 “精致到骨子里” 的女明星,私下里卻拿著平價冰紅茶暢飲時,這種 “高端人設與平民飲料” 的反差瞬間引發熱議。
![]()
更關鍵的是,品牌沒有局限于 “明星效應”,而是主動引導用戶共創:通過發起 “冰紅茶創意喝法挑戰”,鼓勵大眾分享自己的混搭方式。
有人把冰紅茶搭配冰紅茶,兩大解暑飲料被稱為“最偉大的喝法”;有人用冰紅茶搭配伏特加,調出“酒蒙子的夜晚必備”,這些玩法門檻極低,幾乎人人都能嘗試,很快在社交平臺掀起熱潮。
![]()
![]()
與此同時,圍繞冰紅茶的趣味玩梗也在社交平臺上掀起熱潮,網友們腦洞大開的創意解讀讓這款飲品多了幾分話題感。甚至衍生出 “冰紅茶才是隱藏的社交硬通貨” 這樣的趣味段子,進一步放大了它的社交熱度。
![]()
![]()
這種“明星引爆 + 用戶裂變” 的傳播模式,讓冰紅茶快速從 “產品討論” 升級為 “社交話題”,形成病毒式傳播。
正是這雙重合力的相互支撐,產品革新解決 “能不能喝” 的問題,社交傳播解決 “想不想喝” 的問題,才最終推動冰紅茶在社交場 “全面開花”,完成這場漂亮的 “二次翻紅”。
![]()
三十年迭代史
冰紅茶品類進化之路
冰紅茶如今的 “社交頂流” 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歷經近三十年的市場沉淀與迭代升級,在不同階段找準定位,逐步成長為 “國民飲品”。回溯其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關鍵階段。
1994-2005 年是冰紅茶的 “開創期”,核心任務是 “定義品類、打開市場”。1994 年,旭日升推出國內首款碳酸冰茶,以 “冰爽口感” 為賣點,首次將 “茶” 與 “冰” 結合,開創了茶飲料新品類。
![]()
這一時期,冰紅茶通過電視廣告、線下小賣部鋪貨等方式,逐步走進大眾視野,“冰爽一夏” 的廣告語深入人心,為品類奠定了廣泛的消費基礎。
2006-2019 年進入 “成熟期”,行業呈現 “雙雄爭霸” 格局,同時也面臨 “標簽固化” 的問題。隨著市場需求增長,康師傅與統一成為冰紅茶市場的兩大巨頭,通過 “渠道下沉 + 廣告營銷” 鞏固地位。
![]()
這一時期,冰紅茶的增長陷入瓶頸,甚至被網友們調侃為 “窮鬼飲料”,品類面臨轉型壓力。
2020 年至今,冰紅茶進入 “轉型期”,以 “健康化 + 社交化” 為核心,開啟 “二次增長”。面對無糖茶的沖擊,頭部品牌率先調整策略。康師傅在 2023 年推出無糖版冰紅茶,簽約王一博代言,吸引年輕消費者。
![]()
與此同時,品牌開始主動擁抱社交平臺,鼓勵用戶分享冰紅茶的創意喝法,結合明星效應制造話題,最終在 2025 年實現 “社交破圈”,讓冰紅茶從 “傳統飲品” 升級為 “社交符號”,完成了品類的“升咖”。
![]()
冰紅茶“紅出圈”
前景和挑戰不可忽視
冰紅茶的社交走紅為品類帶來了短期熱度,但要實現 “從爆紅到長紅”,還需在機遇中應對挑戰,在創新中鞏固優勢。
![]()
當前,冰紅茶既面臨著品類擴容、市場拓展的機遇,也需應對同質化競爭、健康認知短板、熱度保鮮等多重挑戰。
從發展前景來看,冰紅茶仍有可挖掘的空間。其一,健康化與場景化可進一步深挖;其二,市場可實現 “下沉與升級并行”,依托現有覆蓋全國的渠道網絡,繼續鞏固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的基本盤。
![]()
但與此同時,冰紅茶也面臨著兩大核心挑戰。首先是同質化競爭加劇—— 看到冰紅茶的走紅后,元氣森林、農夫山泉等新玩家紛紛聚焦 “減糖、氣泡” 賣點,產品差異度逐漸縮小。
![]()
其次是熱度保鮮難度大。當前的走紅高度依賴明星效應與話題營銷,若后續缺乏持續的內容創新,用戶容易對 “明星同款”“創意喝法” 失去新鮮感;如何將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的品牌忠誠度,避免 “曇花一現”,成為冰紅茶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
冰紅茶的社交逆襲,本質上是 “經典基因與時代需求” 的成功對接。這款擁有近 30 年歷史的飲品,沒有被 “傳統” 束縛,而是通過精準洞察消費變化,最終實現了從 “功能飲品” 到“社交符號”的蛻變。
![]()
其背后的邏輯,為更多傳統品類提供了可借鑒的“重生路徑”。
首先,經典不是負擔,而是可挖掘的核心資產。冰紅茶的“童年回憶”是其區別于新品牌的最大優勢,品牌沒有拋棄這一基因,而是喚醒了消費者的情感共鳴,找到經典與現代的連接點,讓 “老品牌” 煥發新活力。
![]()
最后,短期走紅靠流量,長紅靠價值。若想避免“曇花一現”,冰紅茶需要在流量過后,持續進行產品迭代,將 “短期熱度” 轉化為 “長期增長”,真正實現 “跨越時代的經典”。
![]()
未來,冰紅茶若能持續平衡 “創新與傳承”“流量與品質”,有望在 350 億元市場規模的基礎上進一步突破,成為真正跨越代際的 “國民飲品”。
而更多像冰紅茶這樣的傳統品類,也可借鑒其路徑,在堅守核心價值的同時擁抱變化,在新消費時代找到屬于自己的 “破圈之道”。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