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最想檢測什么菜?掃這個碼,您說了算。”在成都市錦江區一家超市的生鮮區,一位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正熱情地向顧客介紹著“你點我檢”的參與方式。一旁的電子公示屏上,實時滾動著當天的農產品檢測結果,檢測項目也從過去的“常規1類單項”拓展至“常規1類+農殘9項”,檢測更全面,信息更透明。
這是成都市“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守護專項行動中的一個典型場景——“在商超,放心買”。今年以來,成都市以智慧監管為抓手,推動商超食品安全管理從“被動合規”走向“主動管理”,從“單向監管”邁向“社會共治”。讓“舌尖上的安全”真正看得見、摸得著。
您點單,我檢測!
掃碼決定“檢什么”
“以前買菜就看是否新鮮,現在還能看檢測報告,心里更有底了。”正在Olé超市太古里店選購蔬菜的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剛通過掃碼選擇了“韭菜”作為檢測樣本,并勾選了“農藥殘留”項目,最終的檢測結果是合格。
![]()
錦江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進行有機食品專區檢查
據錦江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你點我檢”活動在今年實現了“提級擴面”。過去,該店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僅覆蓋常規項目1類單項,如今已拓展至常規1類中的農藥殘留9項,涵蓋消費者最關心的高風險品種。檢測結果通過“電子公示屏”實時公示,消費者可隨時查詢、監督。“這不僅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尊重,更是對企業自律的推動。”Olé超市太古里店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盒馬鮮生光環店,同樣可以看到“你點我檢”的落地升級。一名食品安全檢測機構抽樣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消費者參與度很高,經常有人主動來問‘能不能檢這個’‘我想看看那個’,我們也會根據大家的反饋調整抽檢重點。”
有機專區“證”在眼前
品質消費看得見
走進Olé超市太古里店的有機食品專區,整齊排列的貨架上擺放著超過40種有機認證食品,從食用農產品、糧油米面到嬰幼兒輔食,種類豐富。每個商品旁都附有清晰的認證標識,專區還配備了溫控設備和冷鏈系統,確保食品品質。
“我們不只是‘掛牌’,還要‘驗牌’。”超市食品安全員介紹,專區建立了認證證書動態核查機制,定期對有機食品的認證有效性進行核驗,確保每一件商品“持證上崗”、認證標識真實有效。
在盒馬鮮生,有機專區同樣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我經常來這里買有機蔬菜,感覺更放心。”帶著孩子購物的李女士說,“尤其是看到認證信息可以隨時查,買得明白。”
品質專區的建設,不僅是商品的陳列升級,更是消費信心的重塑。錦江區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科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專區+精細管理’的模式,推動企業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讓品質消費成為常態。”
信息透明“碼”上掃
臨期打折也保“鮮”
“這個專區挺好的,價格實惠,也不擔心買到過期的。”在盒馬鮮生的臨期食品專區,大學生小陳正在挑選餅干和飲料。她告訴記者,專區的商品都有明確標識,且價格優惠,“對我們學生黨很友好”。
據了解,錦江區推動商超設立臨期食品專區,并引入“人工+系統”雙線管理模式。系統會根據商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自動預警,提示工作人員將臨近保質期的商品移至專區;人工則負責復核、標價和巡查,確保專區商品安全可控。
![]()
超市臨期食品專區
“過去臨期食品管理靠人工記憶,難免有疏漏。現在系統自動提醒,效率高、誤差小。”盒馬鮮生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臨期食品專區的設立不僅減少了浪費,也滿足了部分消費者對性價比的需求。
散裝食品因其“裸賣”特性,一直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難點。記者在錦江區的多家試點商超看到,散裝食品區都配備了“防翻動罩”和“專用取物夾”,有效防止消費者直接接觸食品。每個容器旁都附有統一格式的標簽,清晰標注食品名稱、成分、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
“我們要求商家按批次調整標簽,杜絕‘模糊’銷售。”錦江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介紹,標簽信息必須與進貨憑證一致,確保源頭可溯、信息真實。
“現在買散裝食品更放心了,標簽清楚,還有罩子防塵防觸摸。以前總擔心生產日期不清,現在一目了然。”正在選購干果的消費者趙先生說。
沉浸體驗 共治共享
消費者也是監督員
在錦江區市場監管局舉辦的“在商超,放心買”探店體驗消費體察活動中,消費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食品安全專家走進盒馬鮮生光環店,實地觀摩監管流程、參與“你點我檢”、聆聽專家講解。
“這種‘沉浸式’體驗讓我對食品安全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消費者代表王女士在活動后感慨,“原來監管這么細致,企業也這么負責。”
活動現場,食品安全專家結合現場風險測評,針對性講解食品安全常識;錦江區消委會發布消費提示,開展問卷調查;多家食品經營主體現場簽訂《放心食品經營單位自我承諾書》,承諾誠信經營、接受監督。“政府監管、企業主責、行業自律、公眾參與——四位一體,才能真正筑牢食品安全防線。”錦江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你點我檢”活動現場
從“你點我檢”的透明檢測,到有機專區的品質保障;從臨期食品的數字管理,到散裝食品的標簽規范——錦江區通過系統化、智慧化的場景建設,推動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現代化,也讓“放心吃”從口號落為現實。消費者手中拎著的,已不只是一袋食材,更是一份安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挖掘典型場景,推動專項行動走深走實。”錦江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持續擦亮“錦江美食”名片,讓“舌尖上的安全”成為“品位錦江·幸福城區”最溫暖的底色。
全媒體記者 王鈺
來源 | 消費質量報
編輯 | 陳蕊妮
校對 | 聶行
責編 | 張可、郭劍夫
審核 | 開永麗
版權聲明 | 本文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