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1年確診到2024年穩定7年,他用一段“手術+靶向藥遇阻、中藥續命”的經歷,為癌癥復發患者寫下了一份“別放棄”的生存注腳。 趙師傅的故事,要從2011年說起。那時他45歲,在工地做項目經理,總仗著“年輕扛得住”,加班熬夜是常事。直到一次劇烈的腹痛,把他直接送進了急診。
![]()
CT結果如驚雷炸響:胃間質瘤,直徑8cm,已侵犯周圍組織。“醫生說必須手術,不然可能撐不過半年。”趙師傅懵了——他剛攢夠錢準備給兒子買房,怎么就得了癌癥?
2011年3月,他做了第一次胃大部切除手術。術后醫生建議吃靶向藥格列衛:“這是唯一能降低復發率的藥。”一盒藥2萬多,他咬著牙吃了1年,“吃掉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幸運的是,復查顯示腫瘤縮小了,他以為“熬過去就好了”。
![]()
可命運沒打算放過他。2015年,趙師傅因持續腹痛再次住院——胃間質瘤復發,且轉移到了肝臟。“醫生說必須二次手術,切肝、切胃,風險很大。”
第二次手術持續了6個小時,術后他瘦到90斤,傷口愈合慢,稍微動一動就疼得冒冷汗。更折磨人的是術后并發癥:頻繁腹瀉,一天跑七八次廁所;貧血嚴重,蹲久了站起來眼前發黑。“那時候我連去菜市場買菜都費勁,覺得自己成了家里的累贅。”
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趙師傅的姐姐曾患乳腺癌,喝中藥調理后狀態不錯,便提議:“要不試試中醫?至少能緩一緩。”
2018年2月7日,趙師傅拄著拐杖走進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初診時,他胸口、腰腹纏滿繃帶,走路一搖三晃。袁希福院長看了直嘆氣:“像根快燒完的蠟燭,經不起一點風。”
![]()
但趙師傅沒放棄。他每天按時喝中藥,根據復查結果調整藥方。“剛開始喝藥會反胃,慢慢就習慣了。”3個月后,他發現自己能走500米不喘;半年后,腹瀉次數從每天7次減到2次;1年后,復查顯示貧血改善,肝轉移灶穩定。
“最明顯的變化是體力。”趙師傅說,“以前爬3樓要歇兩次,現在能扛50斤大米上樓,和工友喝酒劃拳都沒問題!”
![]()
如今,7年過去,趙師傅的復查報告始終“漂亮”:白細胞正常,血紅蛋白達標,肝腎功能甚至比同齡人還好。2024年4月,他受邀參加“希福中醫第六屆抗癌明星·龍年中國行”開封站活動,上臺分享時笑著說:“最近在鄭大一附院做的檢查,醫生說我‘比正常人還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