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不是也刷到這種說法:
“現在的退休老干部,一個個拿高薪、住大房、看病不花錢!”
聽起來好像他們都在“金山銀山”上養老?
可真相,遠沒那么簡單。
今天我們不帶情緒,只講事實,用數據說話
![]()
全國3.2億退休人,到底誰在“過得好”?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退休人員已經超過3.2億人。
其中,離退休干部大約3776萬人,占比11.8%。
不少人一聽“退休干部”這仨字,腦海自動出現畫面:
“拿著兩三萬退休金、住兩套房、看病全報銷。”
但全國1.2萬名退休者的數據告訴我們:
這只是極少數的光環現象
![]()
養老金確實有差距,但不是“人人暴富”
平均數來了:
企業退休人員:3850元/月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5780元/月
副處級以上干部:8500元起,有的確實能到2萬
看到這你可能眼紅了,但別急——
九成以上的干部都是縣處級以下,
也就是說,他們離“金山銀山”還差十萬八千里。
大部分人不過是比普通職工多了一點“穩當”。
![]()
房子,是拉開差距的關鍵
家庭資產對比一目了然:
干部家庭資產均值:約320萬元
普通職工家庭:約135萬元
為啥?
因為過去分福利房的時候,干部大多在一線城市、地段好、成本低。
后來房價一路飛,他們就這樣被“房產紅利”推上去了。
不是他們現在賺的多,而是當年分的早。
![]()
醫療保障,是隱形的“優越感”
退休干部中,98%以上享有公費醫療或補助;
普通職工退休后,主要靠基本醫保,報銷比例大約65%。
一來二去,看病這塊的差距,反而比養老金還扎眼。
這也是很多人覺得“不公平”的核心原因。
![]()
??穩定≠有錢,但確實讓人“羨慕”
數據顯示:
退休干部的收入波動系數只有0.12,幾乎沒變化;
企業職工則是0.28,受經濟影響大。
在今天這個“動不動就裁員”的年代,
收入穩定,本身就是一種“隱性財富”。
這也是為什么別人覺得他們“看起來都挺滋潤”。
![]()
別忘了,地區差距才是真“分水嶺”
你可能不知道:
同樣是退休干部,
東部發達地區平均月收入能到9200元,
而西部欠發達地區只有5600元。
差距高達64%!
可見,不是干部都富,而是有的地方資源多。
![]()
“有房有錢”的背后,也有壓力
廣州一項調查顯示:
老干部月均支出6200元,
醫療費、房屋維修、子女教育支出占了六成!
有些人賬面上有資產,
但現金流并不寬裕——
尤其年紀大了,通脹、藥費上漲,讓他們也開始算計生活。
![]()
別忘了,他們中的很多人還在“發光”
超過六成的退休干部仍在做事:
有人當社區顧問、有人搞公益、有人做政策咨詢。
他們“退而不休”,不是為了錢,
而是那種“繼續貢獻”的習慣,早就刻在骨子里。
所以,穩定也好、福利也罷,
本質上是歷史積累下的制度結果。
![]()
雙軌制在改,趨勢在變
確實,制度差距還存在。
企業退休養老金替代率:45.2%
事業單位、公務員:78.6%
但2025年的改革方向已經明確:
逐步打通不同系統,縮小待遇差距。
專家的原話很中肯
“不能讓貢獻被忽視,也不能讓差距被固化。”
![]()
?最后一句話:
退休干部確實穩定,但遠不是人人暴富。
他們的“優勢”更多來自時代、政策與穩定,
不是“金山銀山”,而是“穩穩的幸福”。
與其羨慕,不如反思:
怎么讓未來每一代老人,都能“體面又安心”地老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