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李女士(化名)是一名網約車司機。這天,她像往常一樣連續10小時跑車后,下車時突然眼前一黑,竟直直倒在路邊!所幸被熱心路人發現,緊急就近送往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以“暈厥待查”收治進心內科病房。
心血管內科駱榮華醫師經詳細問診發現,李女士半個月前就有胸悶、心跳加快、爬樓氣促的癥狀,卻誤以為是“跑車太累”,一直沒當回事。
結合癥狀,駱醫師立即安排了肺動脈CTA與冠脈CTA檢查。結果顯示,李女士的冠狀動脈沒有明顯狹窄,排除了心梗風險;但肺動脈CTA提示肺動脈栓塞,經下肢彩超進一步檢查終于找到“元兇”—— 右下肢腘靜脈血栓。
![]()
“長期久坐讓下肢深靜脈形成血栓,血栓脫落隨血流堵在肺動脈,這才導致暈厥。”駱醫師說,肺栓塞會導致肺部缺氧,引起大腦、心臟受損,致死率和致殘率非常高,也被稱為“致命殺手”。
向李女士充分解釋后,立即為她進行抗凝治療,通過藥物阻止血栓擴大、促進其溶解。經過兩周的精心診治,李女士終于康復出院。她心有余悸地說:“以后再忙也要每小時都停下車活動5分鐘,再也不敢拿身體透支了。”
10月13日是第十二個“世界血栓日”。駱醫生呼吁,血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可能潛伏在任何人身邊,大家要注重培養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動”制“栓”,共同守護血管暢通。
血栓的危害比想象中更大 這四類人群最危險
血栓即血管內凝結的“血塊”。正常時血液有序流動,一旦血管受損、血流變慢或凝血異常,血液就可能凝結成塊,堵塞血管導致下游組織 “斷血斷氧”。常見的血栓包括腦血栓(腦梗死)、心臟血栓、下肢血栓(深靜脈血栓)、肺血栓(肺栓塞)。
駱醫生介紹,其中,肺栓塞會導致肺部缺氧,引起大腦、心臟受損;腦血栓可致癱瘓、失語;心梗若未及時搶救,死亡率高。下肢血栓治療不及時,可能引發 “血栓后綜合征”,出現長期腫脹、皮膚潰爛;肺栓塞殘留血栓可能致 “慢性肺動脈高壓”,稍活動就氣短。此外,下肢血栓脫落可能堵塞腎臟(致腎衰)、腸道(致腸壞死),形成多器官栓塞,救治難度大。
發生血栓的高危群體
①久坐久臥者:網約車司機、白領、程序員等每日久坐超8小時;術后臥床、癱瘓患者。
②基礎病患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血管易受損;房顫患者血栓風險是常人的5倍;腫瘤患者因放化療及腫瘤本身,血栓風險升高。
③特殊人群:妊娠期女性;60歲以上老人;肥胖者;長期服用雌激素類藥物、避孕藥。
④有血栓病史或家族史者:曾患血栓者復發風險高3倍;直系親屬有血栓史,遺傳易感性增加。
來源:浙醫在線
▌2024年各地執法趨嚴,了解運管是怎么辨別網約車的?可發送關鍵詞“抓車”,我們已組織全國網約車城市互助群,發送關鍵詞:“加群”到微信公眾號:用車指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