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愛吃糖的貓cat第522篇原創文章
作者|愛吃糖的貓
![]()
先說下,我寫這篇文章并不是貶低成都,相反,我很喜歡成都。
或許因為我的老家距離成都近,或許每個川人都覺得去成都工作就已經算很好了,再或許是成都把地鐵都建到了我老家的城市。
是,我是資陽雁江的,對于資陽樂至和安岳的人來說沒什么感觸,但對于資陽雁江的人來說,聊到成都,大家的認可度都很好。
雖然很多人說什么,成都是“成慣吸”“集全省之力只發展一城”等等,我心里仍舊非常認可成都這座城市,國際化、現代化、生活化。
前一周的國慶旅游報告新鮮出爐,從主要城市旅游接待人次來看。
截至10月9日,文旅統計了35個主要旅游城市國慶中秋假日旅游成績單,整體來看國內主要旅游城市熱度持續火爆。其中,成都市以接待2862.3萬人次,旅游收入293.5億元,成為本年度國慶中秋假日出游最熱城市,其次是重慶市。
上半年城市綜合幸福指數榜也是成都位居第一,看著成都越來越強大,作為一個川人來說,也的確覺得蠻驕傲的。
更是有很多外地人都愿意在成都定居,說到悠閑生活城市,成都一直都榜上有名,人民公園喝喝茶嗑嗑瓜子打打麻將,看會兒川劇變臉,吃碗冰粉火鍋,都是說不出來的安逸。
成都生活成本不算很高,每個月2000塊能過的舒舒服服,我指的是不含什么別的大支出費用,就光是生活成本,吃喝這種。
但基于能過的舒服的前提下,是你得有一套成都的房子。
成都的房價收入比是國內比較夸張的,看齊北上廣,遠超南京武漢重慶等其他二線,成都稍微能住人的小區,最低最低150萬打底吧,品質稍微好那么一點點的,200-300萬起步。
但工資,卻少得離譜,四五千是常態。
如果是個普通人,普通家庭,想在成都買套房,真的好難,每個月四五千的工資,除去房租、生活開銷,剩下的錢就沒多少了。
再來看看成都的就業情況,多年前我曾想過回成都上班,雖然網上吹噓著天府新區和高新區都是復合型人才的大型企業集聚地,但真正在工作的時候,這些區域早就把我們這種普通人排除在外了。
![]()
在成都找工作真的很難,崗位沒有沿海城市多,然而流入到成都的人卻是一波接一波。
不夸張的說,就連985畢業的來應聘坐柜都要靠關系。
有個朋友開玩笑的說,成都就是個“西南柬埔寨”,電話之都,搞推銷啊、電銷的崗位一抓一大把,都是些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工作。
所以網上有兩類人對成都的評價很鮮明,一類是工作不太好,也存不下錢買不起房,他們叫苦連天,勸大家千萬不要去成都,還有一類老成都人,他們有房有車,哪怕工資不高,也能過的悠閑自在,也是比較安逸的那一批人。
我老家的很多人,都去成都工作了,春熙路的招聘廣告牌寫著“應屆生起薪6k-8k”,可犀浦地鐵里,幾個98年左右的綿陽姑娘在相互抱怨,公司又降薪了,底薪只剩下3000左右了,績效還要砍半。
這座被民謠唱成詩的城市,如今藏著太多年輕人的就業困境,空氣里飄著不只是火鍋香,還有廉價勞動力的焦慮。
更魔幻的是學歷與收入的倒掛,新傳本科畢業的應屆生投了多次簡歷,最后只能去醫美機構做客服,朝九晚十單休,扣完社保月薪才3800元,高端崗位難尋,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雖有五萬多崗位缺口,但普遍要求都是碩士以上,再加五年工作經驗,普通本科生連門檻都夠不著。
成都的就業噩夢,一邊是“蓉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邊是3000底薪配無限加班的常態,一邊是新興產業的人才缺口,一邊是普通求職者的技能錯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