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文稱,求職平臺已經有外國留學生了。簡歷上是這樣介紹的:
學歷:985碩士
個人情況:巴基斯坦人,目前已拿中國LK,2年半中科院工作經驗,熟悉嵌入式軟件/視覺算法相關開發地點:目前在西安工作,可接受南京的工作地點
薪酬:面議
求職動機: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
![]()
本科應該是在巴基斯坦上的,然后來中國上研究生,拿到了碩士學位,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這個外國人都是相當優秀的,履歷很光鮮,具備一定工作經驗,且專業也是高科技行業的。
不過大家更關注的是他的綠K是怎么拿到的,大家都知道中國綠K是很難拿到的,要知道2004年到2022年18年間,總共發放的綠K只有 7300 張,平均下來一年約 384 張,雖然近年來有所增加,比如2024年全國發放了8923張。
![]()
但是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的數據,中國綠K通過率為15%左右,也有數據顯示近五年中國綠K的申請通過率不足10%,申請中國綠K需遵守中國法律,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且對納稅、職稱、貢獻以及婚姻方面有一定要求。
能順利拿到中國綠K可以看出該小伙兒還是很優秀的,不過還是有網友表示不屑,說這樣的“高文憑”跟國內學生的文憑沒有可比性,不要被“高學歷”唬住,中國高考試卷能達到“大專”水準估計都難,更別說非洲的國際“掃盲班”。
其實外國人來中國找工作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比如根據2024年《首都國際人才發展報告(藍皮書)》顯示,當時在京長期工作的外籍人才有2.2萬余人。
![]()
此外,截至2022年底,持有有效居留許可的外國人約85萬,其中長期居留(超過1年)的外籍人士約50萬,這其中包含了部分因工作原因長期居留的外國人。
如果是按照正常程序找工作那就還好,只要在我們國家遵紀守法我們一樣歡迎,但有些外國人開始“得寸進尺”,比如今年九月有印度留學生在網上發問 “中國事業單位能不能對我們開放”,這一問題引發了熱烈討論。
![]()
目前,中國事業單位招聘原則上要求 “具有中國國籍”,但對于高層次人才有一些特殊政策。例如,“雙一流” 高校可通過 “綠色通道” 引進外籍博士,海南自貿港、浦東新區等地也有針對外籍高層次人才的招聘政策,但這些人才多為聘用制,與普通編制崗位不同。
以后來中國找工作的外國人會越來越多,也有人擔心本國年輕人會失業,其實這個問題相關高層肯定也是想到了,會合理引進外國高端人才,不至于搶咱們的飯碗,但另一方面,時代在進步,不管有沒有外國人來中國工作,我們也一樣要保持學習能力,跟上時代步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