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中小企業老板只要聚在一起,就會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據商務部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消費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國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僅增長2.3%,創下近五年來新低;線下零售業態客流量較2019年同期下降約21%。從數據來看,如今的生意也確實不好做。
![]()
為此,就有人提出疑問:我國人口超過14億,為何生意還是越來越難做?面對這樣的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生意之所以會難做,主要有以下這四個深層次的原因,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第一,居民收入增長放緩
![]()
近些年居民收入增速明顯放緩。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3.2%,遠低于同期GDP實際增長5.3%。而在收入增長放緩的同時,居民在生活成本、房貸、子女教育、醫療費用等方面支出卻有所增加。
這就導致很多家庭不得不減少非必要的生活開支,于是居民消費需求就出現了萎縮。最終企業庫存商品積壓嚴重,資金無法及時回籠,而這就會讓人感覺到生意越來越難做。
第二,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
![]()
眾所周知,我國已經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就是老年人數量越來越多,而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底,國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超過3億人。一些老年人手里雖然有不少存款,但還是過著節儉的生活,消費需求有限。
而作為消費主力軍的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再加上年輕人的收入普遍不高,即使想消費也沒有這個能力。事實上,隨著在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會讓人感到生意難做。
第三,實體商鋪受到電商沖擊
![]()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在網上購物消費,因為網上購物價格便宜,而且還能送貨上門,這樣可以節省不少金錢和時間。不過,對于實體商鋪來說,受到租金、用工成本、進貨渠道等因素的影響,出售商品的價格降不下來,無法與電商展開競爭。于是,就會有很多生意被電商給搶走了。在這種情況下,實體商鋪老板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四,消費者的心態發生變化
![]()
現在的消費者心態悄然發生變化。在疫情之前,很多人消費起來大手大腳,不管自己需不需要,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回來,沒使用幾次后,就隨手就扔在一邊。
而在經歷了疫情之后,消費者的心態發生悄然改變,大家都開始過“精打細算”的日子,把省下來的錢存入銀行,以備不時之需。如此一來,消費市場的需求會出現明顯萎縮。中小企業老板覺得生意難做也在預料之中。
當務之急,實體企業可以采取以下三個應對措施:①先要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產品和服務,這樣就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②實體企業應該與電商展開差異化競爭,把自己的強項發揮出來。③實體企業也可以把出售的商品和服務放到網上出售,真正實現O2O(線上線下),這樣就可以更好的與電商展開競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