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南門阿公
文|陳娟娣
“炎夏復又來,
守門人已隨秋去,
青春鎖猶在。”
雖入秋,南方仿若盛夏。反常的氣象,帶來驚人的噩耗,敬愛的南門阿公一一老師們口里親切的華師傅,寧中盛名在外的“南門吹雪”離世。
![]()
一、阿公生平
阿公肖猴,享年84歲。
阿公也是寧中學子,是64屆老學長。據阿公舊同事留言,阿公曾任西門礦用電器廠的工會主席,也是勤懇負責又古道熱腸。退休后,逢1998年寧中遷址,阿公返聘母校,從此開啟22載守護南門、守護寧中師生的日子,也開啟了一段“南門吹雪”的傳奇故事。
我于2000年入讀風華書院,當時阿公就已在職。至此風華三年,寧中又三年,幸得阿公守護。
印象里,初見阿公已是滿頭白發,似深冬白雪,可十多年后再見一如從前,阿公勝似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從不會老去。
說是傳奇,阿公做的卻是不能再平凡的基層工作:他永駐南門,做門衛,做保安,做打鈴人,做收發室員……
阿公記得人人,因而人人記得阿公。他就像母校親切的長輩,站在南門,看著一輩又一輩寧中學子從這里長成,又從這里奔赴四方。
阿公以其畢生熱忱,從廠領導到校園“門神”,鶴發童顏,被學生賦予“南門吹雪”之名,他將長達22載的生命篇章,全然融入了寧中人的青春記憶。
![]()
二、“南門吹雪”盛名在外
寧中人口中“南門吹雪”,一如金庸筆下“掃地僧”。“南門吹雪”盛名在外,可謂名副其實。
同學們叫南門阿公,總有種親近溫暖之意。可一旦叫上“南門吹雪”,則威嚴形象立顯。
曾有頑皮學生意圖翻墻出去通宵上網,被華師傅抓住,苦口威嚴之下,卻也心疼地讓孩子在值班室睡了一晚,身上蓋的是阿公的軍大衣。
既有威嚴,又不失溫暖,因為“南門吹雪”總會答應你各種合理的請求。他像一個智者,似乎能看透每一個學生,誰是真的著急出校門,誰又只是想逃課。
阿公的溫暖,總在那些不經意的細節里,像南門的風,輕輕吹過,卻讓人記了一輩子。
有學生因趕時間,只在小店買個零食當早飯,阿公看見便會叮囑:“這樣早飯營養不夠的。”一句簡單的話,有人記了二十多年。有年輕老師懷孕時咳嗽不止,不能吃藥,阿公和師母就每天為她摘新鮮的枇杷葉熬煮,如家人般照顧。
![]()
有同學從“逃學少女”到成家立業,阿公的笑語始終相伴:“那高中怎么辦哦?”“你又回來了嗎?”他記得每個人的成長軌跡,仿佛我們的青春,在他那里從未斷檔。冬日里,他為我們烘干玩雪濕透的鞋襪,棉絮間蒸騰起白蒙蒙的水汽;寧海十四夜,他招呼我們去門衛室吃熱乎乎的湯包,餡料的香氣混著歡聲笑語,至今還在記憶里暖著。
在他守護南門的歲月里,水果不曾腐爛,鮮花不會過期——阿公讓每件瑣碎的小事,都變成了值得托付的溫暖。
三、寧中學子與阿公二三事
阿公守著南門二十余載,也守著每一屆寧中人的青春。他像一棵不老的樹,扎根在校門口,見證著我們抽枝展葉,也記得每一片葉子最初的模樣。
阿公的溫情,踐行在“母校大門永為你打開”里。因為阿公守的不僅是校規,更是心門。2014年春節,我和先生(同為2000屆寧中學子)結婚那天,特地回母校拍照留念。出發前也很忐忑,萬一不讓進可怎么好。到了一看,還是南門阿公守在那里,心頓時放下了。果然,阿公一看是孩子們回來了,趕緊開門迎進。那一刻,阿公再次成了我們青春的見證人。得阿公放行,又逢高三補課的學弟學妹下課,我們還多得了一張熱熱鬧鬧的大合照。唯一遺憾的是,那日竟忘記與阿公單獨合影一張。
阿公的守護,常常藏在“破例”里。同學胡小貝回憶道,有一年暑假,乒超聯賽在寧中體育館舉行。小小球迷的她苦于沒有門票,一大早就跑到校門口轉悠。阿公一眼看穿她的心思,悄悄告訴她:“孔令輝他們剛進去訓練,你去看看可以,不要亂跑。”因為他的這一次“通融”,胡小貝不僅見到了偶像,還當了一下午的球童。回憶那份喜悅,她至今仍嘴角上揚。前幾年,她在朋友圈看到學弟學妹懷念阿公的文章,當即拉著丈夫(同為寧中人,可見寧中多出CP)、帶著兩個孩子回南門看他。阿公不僅記得他們是哪一屆的,還記得當年各自的班主任。他不是在記憶名字,他是在用心收藏每一段與寧中孩子有關的時光。
阿公的細致與照拂,也深藏寧中師長乃至家長心中。同為寧中老師及家長的雪曉紅說,華師傅在她心里又叫作華師父,只因阿公那如父般的細致。她兒子愛打球,常常渾身濕透就沖去晚自習,連晚飯都顧不上吃。阿公發現后,總會騎上他的小電驢,繞操場喊:“快吃飯!”有一次,孩子的電動車壞了,正推著車發愁,阿公二話不說,把自己的車讓給他先走,又幫忙叫來修車師傅。這一樁樁小事,如春雨潤物,默默滋養著每一個寧中人的心。
“南門吹雪”之神,還在于畢業十年、二十年,他總能一眼認出你,準確叫出你的名字。他記得的又何止是名字,更是名字背后那段被他溫柔以待的青春。
![]()
結尾:
“人生宛有去來今,臥聽檐花落秋半。”
籃球場上的蟬鳴一如二十年前的喧囂,只是南門那里,寧中的“門神”從此不再。阿公已隨秋而去。
那二十載不曾間斷的守護,阿公身上那串鑰匙早已成為數萬人青春序曲里,最沉穩的定音鼓。他鎖上的是一天的喧囂,開啟的,卻是無數人關于“家”與“歸宿”的最初印象。
謹以此文,懷念南門阿公!
2025年10月13日
- End -
鄉土寧海公益平臺
@關注我們就是最大的支持@
對話主編請加微信:
□ 撰稿:陳娟娣
□ 排版:天姥老人
□ 審核:鄉土寧海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