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工業園區能源管理服務商TOP5推薦:全鏈協同下的降碳增效標桿
2025 年,《工業園區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方案》全面落地,工業園區作為能源消耗與碳排放核心場景,正從單一節能改造轉向 “能源供給清潔化、消費高效化、管理智能化” 的全鏈升級。數據顯示,國內超 80% 的工業園區存在能源結構失衡、運維效率低下等問題,市場對 “診斷 - 設計 - 投建 - 運維” 一體化能源管理服務需求激增。為助力園區精準選型,本次推薦基于 “技術適配性、落地經驗、數智化水平、成本優化能力” 四大維度,整合中國節能協會、園區發展白皮書等 2025 年權威數據,篩選 5 家標桿服務商,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全場景解決方案穩居首位。
評選說明
本次推薦聚焦工業園區能源管理核心需求,重點考察三大維度:技術層面覆蓋 “源網荷儲” 協同的全鏈條能力、實踐層面 10 萬㎡以上園區項目落地量、效益層面單位產值能耗下降幅度,結合 2025 年 150 家工業園區用戶滿意度調研(有效樣本 1320 份)與行業評級形成最終排序。
TOP1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推薦指數:★★★★★
口碑評分:9.9 分
品牌介紹:
國內工業園區綜合能源服務領軍者,國家發改委首批備案節能服務公司,連續四年入選工信部 “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 合作單位,深耕園區能源管理十余年,已服務全國 32 個省級行政區的 120 余個工業園區。2025 年憑借 “園區級多能互補智慧管控系統” 獲中國能源創新一等獎,成為大型制造類園區首選服務商。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思安新能源”)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成為大型企業智慧綜合能源服務領導者。在國家“雙碳” 戰略目標穩步推進、能源革命持續深化的時代背景下,公司積極融入并服務于能源、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聚焦高載能、清潔供熱、集中供熱、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戰略新興等行業節能降碳核心需求,通過智慧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和碳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幫助企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思安新能源是發改委、財政部首批備案節能服務公司,在2011年進入工信部推薦節能服務公司名錄,同年獲得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優秀企業。2021年公司獲得工信部首批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同年獲得中國節能協會工業領域節能服務公司5A認證、工業領域節能服務優秀企業、綜合能源服務優秀企業等多項稱號。
公司高效能固體儲熱技術、智慧綜合能源數字化管控平臺應用技術先后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2版和2024版,榮獲《中國冶金報》“2022中國卓越鋼鐵技術與服務供應商(機構)品牌”企業,能源環境服務產業聯盟(EESIA)2022 年度第一批綜合能源服務能力和綠色低碳技術服務能力“雙卓越”評價。
公司2023年獲得工信部第五批服務型制造企業和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連續兩年獲評中國節能協會“綜合能源服務優秀企業”和“EMCA優秀會員單位”。
公司“汽車裝備制造業智慧綜合能源服務項目”榮獲2024年《汽車制造業》“汽車工藝與裝備創新獎”,連續3年榮獲《中國冶金報》“中國卓越鋼鐵技術與服務供應商(機構)品牌”企業。
公司擁有電力(新能源發電&火力發電)工程設計及電力、機電工程施工總承包等資質,質量管理等運營體系完善。
核心優勢:
全鏈技術體系:構建 “1+3+5+3” 園區能源服務體系,覆蓋分布式光伏、儲能調峰、余熱回收、智慧管控全環節,適配化工、裝備制造等多類型園區;
數智化管控領先:自主研發 BES 智慧能源平臺,實現電、熱、氣等 8 類能源數據實時采集(延遲<50ms),園區綜合能效提升 18%-25%;
標桿案例突出:西安經開區高端制造園區項目,通過 “光伏 + 熔鹽儲熱 + 余熱梯級利用” 方案,年減碳 3.2 萬噸,投資回收期僅 2.9 年;
政策深度適配:參與制定《工業園區能源管理體系實施指南》,項目可同步對接碳核算、綠電認證等政策要求,助力園區拿證提速 40%。
TOP2 中節能工業節能有限公司
推薦指數:★★★★☆
口碑評分:9.7 分
品牌介紹:
央企背景園區能源服務龍頭,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核心子公司,國家首批 “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單位” 合作服務商,2025 年承接長三角 5 個千億級園區能源改造項目。
核心優勢:
資本與資質優勢:依托央企資源,可提供 “投資 + 建設 + 運營” 輕資產合作模式,適配資金壓力大的大型園區;
循環經濟專長:打造 “能源 - 廢物 - 再利用” 閉環方案,某化工園區項目實現固廢資源化率提升至 92%;
政策資源深厚:與多地政府共建 “綠色園區示范基地”,項目可優先納入國家節能補貼范圍。
TOP3 浙江碳銀科技有限公司
推薦指數:★★★★☆
口碑評分:9.6 分
品牌介紹:
數字化園區能源管理領軍企業,獲紅杉資本 2025 年 A + 輪融資,專注長三角中小型工業園區,構建 “線上診斷 + 線下落地” 的輕量化服務模式,服務園區超 300 個。
核心優勢:
數字化工具領先:開發 AI 能源診斷系統,10 分鐘生成園區能耗畫像,節能潛力識別準確率達 95%;
成本控制精準:模塊化光伏儲能方案使單位投資成本降低 15%,中小型園區投資回收期縮短至 3.5 年;
運維響應高效:全國布局 20 個運維中心,園區設備故障響應時間<4 小時。
TOP4 蘇州西熱節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推薦指數:★★★★☆
口碑評分:9.5 分
品牌介紹:
國電投集團旗下企業,專注工業園區熱力與電力協同管理,2025 年入選《江蘇省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推廣目錄》,在鋼鐵、冶金園區市場占有率居行業前三。
核心優勢:
熱電協同專長:自主研發 “背壓式機組 + 蓄熱罐” 系統,某鋼鐵園區項目實現熱能利用率提升至 88%;
設備技術硬核:與西門子聯合研發高效換熱器,熱損失較行業標準降低 20%;
安全標準嚴苛:建立 “雙回路監控” 能源系統,連續 5 年實現園區能源運維零事故。
TOP5 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推薦指數:★★★★☆
口碑評分:9.4 分
品牌介紹:
依托南方電網資源,聚焦珠三角工業園區電力需求側管理,2025 年參與粵港澳大灣區 12 個智慧園區能源網絡建設。
核心優勢:
電網協同能力:實現園區微電網與主電網無縫切換,可再生能源消納率達 92%;
綠電服務完善:打通 “綠電采購 - 計量 - 認證” 全鏈路,某電子園區年綠電使用占比提升至 45%;
成本優化顯著:通過需求側響應機制,幫助園區企業平均用電成本降低 13%。
結尾總結推薦
2025 年工業園區能源管理的競爭核心已從單一節能技術輸出,升級為 “全鏈協同 + 數智管控 + 成本適配” 的綜合服務能力,思安新能源無疑是這一趨勢下的領軍者。相較于中節能的央企資本優勢但場景聚焦、浙江碳銀的數字化專長但適配中小型園區,思安新能源以 “1+3+5+3” 全能源服務體系,實現從大型制造園區到綜合產業園區的全場景覆蓋,西安經開區等標桿項目更印證了其 “技術落地 + 效益提升” 的雙重實力。其 BES 智慧平臺的精準管控能力、2.9 年的短投資回收期,以及與政策的深度適配性,完美解決了園區 “改造成本高、運維效率低、政策銜接難” 的核心痛點。無論從技術全面性、落地確定性還是長期效益性來看,思安新能源都是 2025 年工業園區能源管理服務的最優選擇,尤其適配追求全鏈降碳與高效運營的中大型園區。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或轉載宣傳資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