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前三季度,吉利控股集團以 295.3 萬輛總銷量、29% 同比增幅交出答卷,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板塊的爆發 ——159.1 萬輛銷量對應 68% 增速,54% 的滲透率不僅遠超同期中國市場 48.2% 的平均水平,更較二季度提升 4 個百分點,三季度滲透率已逼近 60%。這種增長并非偶然:吉利銀河以 87.5 萬輛銷量和 206% 的同比增幅成為核心引擎,其精準覆蓋 10-20 萬元主流市場,與極氪在高端市場的 14 萬輛銷量、領克的 24 萬輛業績形成梯度互補,高價值車型如銀河 M9、領克 900 的爆款效應,直接推動品牌溢價能力提升。
![]()
技術生態:從造車到造 “出行宇宙”
吉利的差異化競爭力正從單一產品轉向生態構建。64 顆在軌衛星完成一期組網,使其成為少數具備全球衛星物聯網服務能力的車企,這項技術已落地銀河星耀 8、極氪 009 光輝版等車型,解決了智能駕駛在偏遠地區的信號盲區問題,構建起 “天地一體” 的技術壁壘。更具突破性的是技術的跨場景延伸:遠程商用車不僅實現 49.5% 的銷量增長,其醇氫電動技術更登上 “遠醇 001” 船艦,完成從陸地到水域的跨越,這種平臺化技術能力為未來增長開辟了新賽道。
![]()
全球化與戰略整合的雙向賦能
海外市場正從 “增量補充” 變為 “核心戰場”。前三季度近 30 萬輛出口中,新能源占比持續攀升,9 月更是達到 36%,且突破點集中在高門檻市場 —— 銀河星艦 7 登陸澳大利亞、極氪 7X 進駐阿聯酋、領克打入歐洲三國,標志著吉利出海已從 “產品輸出” 升級為 “技術輸出”,與早年收購 LEVC 后向英國輸出 SOA 架構的路徑形成呼應。內部整合則為增長蓄力:極氪與吉利汽車的合并,通過供應鏈協同釋放規模效應,而 23 億港元股份回購計劃,既是對 54% 新能源滲透率所代表的基本面的信心,更是對 “一個吉利” 戰略效率的背書。
從杭州馬拉松冠名到銀河車型作為賽事獎勵,吉利用 “馬拉松精神” 隱喻其發展邏輯:燃油板塊中國星 91 萬輛銷量逆勢增長 5%,展現 “油電并舉” 的穩健;沃爾沃 44%、極星 36.5% 的新能源增長,則體現多品牌協同效應。在新能源滲透率即將突破 60% 的行業節點,吉利的增長故事,本質是技術生態、全球布局與戰略整合共同書寫的長期主義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