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午時分,西安市臨潼區驪山新家園學校食堂漸漸熱鬧起來。學生李可欣輕松走向取餐窗口,面對攝像頭站立,不過數秒就完成了刷臉支付,轉身即享用起熱騰騰的飯菜。
再也見不到排長隊充卡、工作人員手忙腳亂找零的場面。“以前排隊要十幾分鐘,現在‘刷臉’吃飯,系統自動識別身份、完成扣款,又快又方便!”李可欣笑著說,“父母在家就能實時查看我的消費信息,也很安心。”
這樣的高效場景,正是臨潼區紀委監委推進“校園餐”專項整治、建設“智慧食堂”的一個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臨潼區按照中央紀委、省紀委、市紀委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部署,聚焦“校園餐”領域突出問題,打出系列組合拳,推動校園餐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全面升級。
目前,臨潼區共有88所中小學校實行食堂供餐制,其中80所學校納入營養改善計劃,另有36所無食堂的義務教育段學校為學生提供營養早餐,受益學生達32890人。
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臨潼區建立“七部門聯動、專班推進”工作機制,印發專項工作方案,建立任務臺賬,開展全覆蓋自查檢查,嚴格落實大宗食材采購率100%、從業人員培訓率100%、校領導陪餐率100%等硬性要求,全區義務教育段81所學校食堂全部實現自主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臨潼區還積極推動“家校共治”,在127所學校成立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吸納家長監督員1270人。家長可通過輪值、申請等方式進入校園,“沉浸式”體驗陪餐全流程,監督食材品質、制作過程和餐飲服務質量。同時,臨潼區教育局還邀請人大代表、營養專家組成監督團,不定期抽檢校園餐質量,構建起“家校互信、陽光共治”新格局。
“孩子們的每天飯菜都有新花樣!”臨潼區驪山新家園學校學生家長蔣靜滿意地表示。該校通過吸納招聘有廚師從業經驗的8名學生家長到學校餐廳就業,從源頭上發揮監管作用,讓學生吃得開心、家長看得放心。
![]()
在強化監督的同時,臨潼區也注重提升軟硬件水平。今年,該區已開展食品安全與資金管理培訓2場,培訓500余人次;申請財政資金650萬元,將270余名食堂聘用人員工資納入區級保障,穩定了隊伍。此外,臨潼區還加快“智慧食堂”建設,已有15所學校上線人臉識別取餐、智能結算、手機APP實時查看學生消費記錄等系統應用,有效提升學生就餐效率和監管透明度。
截至目前,臨潼區紀委監委聯合區教育局已開展2輪專項整治和監督檢查行動,配合交叉檢查2次,接受省、市級督導審計各1次,累計整改問題85條,向臨潼區紀委監委移交問題線索1條,完善《臨潼區中小學“校園餐”管理工作實施細則》等制度文件。
![]()
臨潼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楊溢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監督推進食堂“智慧化”建設,強化全流程信息化監管,推動加快設備更新換代,進一步夯實行業監管責任和“校長”第一責任人責任,切實筑牢校園食品和資金“雙安全”防線,讓“校園餐”真正成為政府放心、群眾滿意、學生受益的“民心工程”。(記 者:王三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