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校園里,一塊塊深灰色的地磚靜臥在林蔭道旁。當夕陽的余暉為云層鍍上金邊時,這些看似普通的地磚悄然蘇醒——隨著暮色漸濃,地磚邊緣的LED燈帶如星河般次第亮起,將校園步道裝點成流動的光帶。這是某高校最新落成的光伏地磚景觀,也是一堂生動的環保實踐課。
![]()
河北四兩智能科技生產的光伏地磚
一、科技與自然的共生實驗
光伏地磚頂部覆蓋著單晶硅太陽能板,在日間吸收陽光轉化為電能,存儲于內置鋰電池中。當光照傳感器檢測到環境亮度低于閾值時,控制系統自動啟動燈光模式。這種"光能收集-存儲-釋放"的閉環設計,讓地磚在無需外接電源的情況下,實現全年365天的自主運行。更巧妙的是,地磚表面采用防滑磨砂處理,承重達1噸,既能承受行人腳步,也能經受車輛碾壓。
![]()
河北四兩智能科技生產的光伏地磚
![]()
河北四兩智能科技生產的光伏地磚
二、流動的光影語言
燈光系統被設定為"日出而息,日落而作"的智能模式。傍晚6點30分,隨著校園廣播響起輕柔的晚間音樂,地磚燈帶以0.5秒的間隔逐次點亮,形成從教學樓向宿舍區蔓延的光之浪潮。這種動態照明不僅創造了獨特的視覺體驗,更暗含著能源利用的智慧——通過分時控制減少同時亮燈數量,延長整體續航時間。
![]()
河北四兩智能科技生產的光伏地磚
三、行走間的環保啟蒙
"第一次發現腳下的路也在發電。"環境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小林說。自從光伏地磚投入使用,她的專業課堂從教室延伸到了校園步道。教師們開發了"光影尋寶"實踐課,讓學生通過測量不同時段的發電量,計算碳減排量。數據顯示,項目運行半年已累計發電1.2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噸。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行為習慣的改變。許多學生開始主動關注地磚的清潔維護,雨后自發擦拭表面灰塵;這種潤物無聲的教育方式,讓環保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當最后一盞地磚燈在午夜自動熄滅時,校園沉入靜謐的黑暗。但那些深埋地下的電池組仍在默默工作,為下一個黎明儲備能量。這片會發光的地磚,不僅照亮了回宿舍的路,更在年輕的心靈中播下了可持續發展的種子——關于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關于科技應有的溫度與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